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燕明专利>正文

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9122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15
一种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它包括地铁的盾构区间,在盾构区间内设置有道床和轨道,在每段盾构区间均设置有泵房,在轨道两侧的道床面上设置有与泵房相通的纵向侧水沟,所述的泵房设置于轨道中心的下方,在盾构区间的最低点与泵房之间设置有导水沟,该导水沟的沟底从盾构区间的最低点至泵房渐低。所述的泵房和导水沟处的轨道采用短轨枕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区间最低点与泵房位置有较长距离的情况,通过导水沟将区间渗漏水、消防水等引至泵房,从而实现区间排水的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区间最低点与泵房位置不重合的问题,为我国地铁区间排水设计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地铁发展做出了大的贡献。

The drainage system of the non lowest point pump room in the subway shield

A non low point pump room drainage system of the subway shield, which includes a shield section of a subway, a tunnel bed and a track in the shield section, and a pump room in each section of the shield, and a longitudinal ditch with a pump room on both sides of the track. The pump room is set below the center of the track. A drainage ditch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lowest point of the shield area and the pump room, and the groove bottom of the diversion ditch gradually decreases from the lowest point of the shield interval to the pump house. The track of the pump house and the water drain ditch is supported by short sleep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long distance between the lowest point of the interval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pump room, and leads the interval seepage and water proof to the pump room through the water guide trench, thus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rval drainage,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lowest point of the interval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pump room is not identical, which provides a better design for the drainage design of the subway in our country. The solution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ub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盾构区间的建设,具体的说是一种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地铁盾构区间都采用纵向排水的形式,利用轨道道床设置排水沟,沿隧道纵向将区间渗漏水、消防水汇集至泵房,泵房设置在隧道的最低点,通过泵房内的水泵排至地铁区间之外。但由于客观原因或施工偏差导致区间最低点与实际泵房位置有较长距离,导致区间水无法汇集至泵房。中国专利局于2014年6月18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13208884073”的地铁区间隧道废水泵房,它包括钢筋混凝土管片,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片上设有两个钢筋混凝土轨道梁,所述两个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将钢筋混凝土管片分为中心水沟区域和位于中心水沟区域两侧的道床空间,所述中心水沟区域两侧的道床空间通过设在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内的预埋管连通,所述中心水沟区域内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另一端设有排水泵。这种结构在遇到泵房不是设置在隧道的最低点时就无法将最低点附近的废水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用于地铁建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它包括地铁的盾构区间,在盾构区间内设置有道床和轨道,在每段盾构区间均设置有泵房,在轨道两侧的道床面上设置有与泵房相通的纵向侧水沟,所述的泵房设置于轨道中心的下方,在盾构区间的最低点与泵房之间设置有导水沟,该导水沟的沟底从盾构区间的最低点至泵房渐低。所述的泵房和导水沟处的轨道采用短轨枕支撑。所述的导水沟的沟底坡度为2‰至10‰。所述纵向侧水沟与导水沟之间设置有跨轨水沟。本技术针对区间最低点与泵房位置有较长距离的情况,通过导水沟将区间渗漏水、消防水等引至泵房,从而实现区间排水的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区间最低点与泵房位置不重合的问题,为我国地铁区间排水设计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地铁发展做出了大的贡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盾构区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它包括地铁的盾构区间4,在盾构区间4内设置有道床2和轨道3。在每段盾构区间4均设置有泵房7,在轨道3两侧的道床2面上设置有与泵房7相通的纵向侧水沟1,渗漏水、消防水等会通过纵向侧水沟1引至泵房7,实现区间排水。所述的泵房7设置于轨道3中心的下方,在盾构区间4的最低点9与泵房7位置不重合时,在盾构区间4的最低点9与泵房7之间设置有导水沟6,该导水沟6的沟底6.1从盾构区间4的最低点9至泵房7渐低,通过导水沟6将最低点9附近的水排至泵房7。所述的导水沟6的沟底6.1坡度为2‰至10‰,以便于快速排水。所述纵向侧水沟1与导水沟6之间设置有跨轨水沟8,纵向侧水沟1内的水也可以通过导水沟6快速排至泵房7。所述的泵房7和导水沟6处的轨道3采用短轨枕5支撑,这样可以方便泵房7和导水沟6的挖掘。本技术针对区间最低点9与泵房7位置有较长距离的情况,通过导水沟6将区间渗漏水、消防水等引至泵房7,从而实现区间排水的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区间最低点9与泵房7位置不重合的问题,为我国地铁区间排水设计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地铁发展做出了大的贡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它包括地铁的盾构区间(4),在盾构区间(4)内设置有道床(2)和轨道(3),在每段盾构区间(4)均设置有泵房(7),在轨道(3)两侧的道床(2)面上设置有与泵房(7)相通的纵向侧水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房(7)设置于轨道(3)中心的下方,在盾构区间(4)的最低点(9)与泵房(7)之间设置有导水沟(6),该导水沟(6)的沟底(6.1)从盾构区间(4)的最低点(9)至泵房(7)渐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盾构区间非最低点泵房排水系统,它包括地铁的盾构区间(4),在盾构区间(4)内设置有道床(2)和轨道(3),在每段盾构区间(4)均设置有泵房(7),在轨道(3)两侧的道床(2)面上设置有与泵房(7)相通的纵向侧水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房(7)设置于轨道(3)中心的下方,在盾构区间(4)的最低点(9)与泵房(7)之间设置有导水沟(6),该导水沟(6)的沟底(6.1)从盾构区间(4)的最低点(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燕明肖广良刘斌夏汉庸刘新科王世君
申请(专利权)人:姚燕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