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48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包括:固定于车身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上方布置有供电模块;电器支架总成,所述电器支架总成架设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所述电器支架总成安装有电器模块;及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固定于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下方,驱动模块三点悬置于所述副车架并靠近所述第二纵梁设置,所述驱动模块的侧面安装有空调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布置前舱结构,使前舱质量分布均匀、空间利用率高、装卸维修方便。

The front cabin layout of a micro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cabi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a miniature electric vehic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front cabin arrangement of the mini electric vehicle consists of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nd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fixed to the body. The top of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is arranged with a power supply module; the electrical support assembl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The electrical support assembly is equipped with an electrical module. The sub frame is fix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driving module is suspended in the sub frame and near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side of the driving module is equipped with an air conditioning compressor. By reasonably arranging the front cabi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front cabin quality evenly distributed,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 and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maintenanc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产生,各汽车厂都在大力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随着国家补贴政策退坡,碳积分制度的实施,微型电动汽车成为现阶段的明星产品。由于微型电动汽车的结构限制,其前舱布置问题成为各大主机厂的重要问题。现有前驱微型纯电动汽车前舱布置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前舱布置方式是借内燃机车身,去掉原有的动力总成及相关部件,加装纯电动动力系统及配电元器件,这种布置型式导致前舱布置美观性差,空间利用率低从而导致空间不足;第二种布置方式是在前舱里布置一些支架以固定一些电器元器件,这样导致前舱空间不足,装配困难及维修不便。综上,现有的微型电动汽车普遍具有前舱质量分布不均、空间利用不足、装配维修不便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其前舱质量分布均匀,充分利用了前舱空间。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包括:固定于车身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上方布置有供电模块;电器支架总成,所述电器支架总成架设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所述电器支架总成安装有电器模块;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固定于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下方,驱动模块三点悬置于所述副车架并靠近所述第二纵梁设置,所述驱动模块的侧面安装有空调压缩机。作为优选,所述电器支架总成包括间隔设置的电器前支架和电器后支架,所述电器前支架和所述电器后支架的一端连接均所述第一纵梁、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电器模块安装于所述电器前支架和所述电器后支架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电器模块包括电源补给系统和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源补给系统和所述电机控制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所述电机控制器靠近所述第二纵梁设置,所述电源补给系统设置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远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通过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三悬置连接于所述副车架。作为优选,所述空调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减速器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供电模块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第一纵梁的上方。作为优选,还包括ABS,所述ABS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并位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后端。作为优选,还包括储气罐、洗涤壶和电动真空泵,所述储气罐、所述洗涤壶和所述电动真空泵均安装于所述第二纵梁,所述储气罐位于所述第二纵梁的后端,所述洗涤壶位于所述第二纵梁的中部,所述电动真空泵位于所述第二纵梁的前端。作为优选,还包括前横梁和散热器,所述前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前部连接,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前横梁并与所述电器前支架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隔开驾驶室与车头的前围板,所述前围板安装于车身,且位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后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供电模块布置于第一纵梁上方,电器模块布置于电器支架总成上,驱动模块布置于副车架并靠近第二纵梁设置,供电模块与驱动模块左右布置,电器模块中间布置,使整个前舱质量布置均衡。2、驱动模块采用三点悬置布置,悬置固定于副车架上,能够减少驱动模块在启动过程中的窜动,优化整车NVH,提高品质,空调压缩机布置在减速器的侧面,减少了固定空调压缩机的支架,充分利用空间。3、电器模块布置在独立的电器支架总成上,供电模块位于第一纵梁的上方,装配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驱动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空调压缩机在减速器上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电器模块在电器支架总成上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ABS在第一纵梁上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储气罐、洗涤壶和电动真空泵在第二纵梁上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第一纵梁;2、第二纵梁;3、供电模块;4、电器支架总成;401、电器前支架;402、电器后支架;5、电器模块;501、电源补给系统;502、电机控制器;6、副车架;7、驱动模块;701、驱动电机;702、减速器;8、空调压缩机;9、ABS;10、储气罐;11、洗涤壶;12、电动真空泵;13、前横梁;14、散热器;15、前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中出现的方位词,以前舱实际在该微型电动汽车上的位置为参考,靠近车头处为前,靠近驾驶室处为后。如图1所示,该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包括固定于车身的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第一纵梁1的上方布置有供电模块3,供电模块3为蓄电池;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之间架设有电器支架总成4,电器支架总成4上安装有电器模块5。电器模块5布置在独立的电器支架总成4上,供电模块3位于第一纵梁的上方,电器模块5和供电模块3可以方便地进行装卸,维修方便。该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前横梁13、散热器14和用于隔开驾驶室与车头的前围板15,前横梁13分别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的前部连接,散热器14安装于前横梁13并与电器前支架401连接。前围板15安装于车身,且位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的后部。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的下方连接副车架6,驱动模块7三点悬置于副车架6并靠近第二纵梁2设置。供电模块3与驱动模块7左右布置,电器模块5中间布置,使整个前舱质量布置均衡。具体地,驱动模块7包括驱动电机701和与驱动电机701连接的减速器702,减速器702通过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连接于副车架,驱动电机701通过第三悬置连接于副车架6。左右悬置的弹性中心点连线与驱动模块7的惯性轴线夹角达到最小,能够减少驱动模块7在启动过程中的窜动,优化整车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提高品质。如图3所示,空调压缩机8安装于减速器702远离驱动电机701的一侧,从而减少固定空调压缩机8的支架,进一步优化整车NVH,同时节约了布置空间。如图4所示,电器支架总成4包括电器前支架401和电器后支架402,电器前支架401和电器后支架402分别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连接,电器模块5安装于电器前支架401和电器后支架402之间。电器模块5包括电源补给系统501和电机控制器502,电源补给系统501和电机控制器502分别安装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之间,电机控制器502靠近第二纵梁2设置,电源补给系统501设置于电机控制器502的远离第二纵梁2的一侧。如图5和图6所示,该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还包括ABS(防抱死制动系统)9、储气罐10、洗涤壶11和电动真空泵12,ABS9连接于第一纵梁1并位于第一纵梁1的后端,储气罐10、洗涤壶11和电动真空泵12均安装于第二纵梁2,储气罐10位于第二纵梁2的后端,洗涤壶11位于第二纵梁2的中部,电动真空泵12位于第二纵梁2的前端。制动真空泵12、ABS9、储气罐10和洗涤壶11均固定在车身纵梁上以减少安装支架,充分利用空间。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车身的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所述第一纵梁(1)的上方布置有供电模块(3);电器支架总成(4),所述电器支架总成(4)架设于所述第一纵梁(1)和所述第二纵梁(2)之间,所述电器支架总成(4)安装有电器模块(5);及副车架(6),所述副车架(6)固定于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1)和所述第二纵梁(2)的下方,驱动模块(7)三点悬置于所述副车架(6)并靠近所述第二纵梁(2)设置,所述驱动模块(7)的侧面安装有空调压缩机(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车身的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所述第一纵梁(1)的上方布置有供电模块(3);电器支架总成(4),所述电器支架总成(4)架设于所述第一纵梁(1)和所述第二纵梁(2)之间,所述电器支架总成(4)安装有电器模块(5);及副车架(6),所述副车架(6)固定于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1)和所述第二纵梁(2)的下方,驱动模块(7)三点悬置于所述副车架(6)并靠近所述第二纵梁(2)设置,所述驱动模块(7)的侧面安装有空调压缩机(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支架总成(4)包括间隔设置的电器前支架(401)和电器后支架(402),所述电器前支架(401)和所述电器后支架(402)的一端连接均所述第一纵梁(1)、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纵梁(2),所述电器模块(5)安装于所述电器前支架(401)和所述电器后支架(40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模块(5)包括电源补给系统(501)和电机控制器(502),所述电源补给系统(501)和所述电机控制器(502)均安装于所述第一纵梁(1)和所述第二纵梁(2)之间,所述电机控制器(502)靠近所述第二纵梁(2)设置,所述电源补给系统(501)设置于所述电机控制器(502)的远离所述第二纵梁(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7)包括驱动电机(701)和与所述驱动电机(701)连接的减速器(702),所述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