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一专利>正文

整经机经轴支撑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800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整经机经轴支撑连接装置。包括一经轴和传动该经轴的卷绕传动链,还包括连接盘、花键套、花键轴和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两花键轴与经轴同轴线地置于经轴两端,每一花键轴的内侧端连接连接盘,两连接盘分别通过紧压在经轴的对应端或通过连接件使之与经轴连接成一体,花键套滑套在花键轴上,卷绕传动链连接在一花键套上,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花键轴的外侧端,通过花键轴带动经轴进行轴向往复移动。其优点是:经轴在卷绕的同时能够进行小动程轴向往复运动,使相邻的上下层纱线形成交叉卷绕,解决了经轴染色时常出现的染液冲乱纱线的问题,提高了经轴染色质量;同时纱线轴向稳定性好,可实现更小卷绕密度,染液容易渗透,减小染液泵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涉及整经机经轴支撑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将纱线巻绕在经轴上染色被称为经轴染色,染过色的经轴再经过上浆(同时 并轴)后巻绕成织轴,成为织布机织布的经纱。用经轴染色的方法染纱比传统的 方法有效率高、环保和节能等诸多特点,近几年己经得到推广应用。经轴染色使用的经轴与一般经轴不同,它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轴管的园柱面 上开有密集的小孔。染色时,多个巻满纱线的经轴被放置在一个高温高压染色锅 中,有一个主泵循环染液,使染液通过轴管上的孔由轴管内向外均匀渗透,从而 达到染色的目的。要使染液均匀渗透到巻绕在经轴上的纱线中,对整经机的性能要求非常高,要求整经机能够有效地控制巻绕密度(g/cm3)和巻绕均匀性,巻绕 成形的纱线在染液的冲击下能保持原形。传统整经机的主要组成是伸縮筘、导纱辊、经轴和经轴压辊。纱线经过伸缩 筘排匀,绕过导纱辊后巻绕在经轴上,经轴压辊用于将巻绕在经轴上的纱线压紧 和压平,巻绕密度通常在0.550g/cm'i以上,与不需要经轴染色的传统的纺织工艺 相适应。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开始尝试经轴染色新工艺,使用的整经 机都是在传统整经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后的产品,比如申请号99229930.6 公开的《分批整经机压辊传动机构》和申请号99230030. 4公开的《分批整经机平行加压装置》都是传统整经机技术的改良。经轴染色所需要的巻绕密度通常在0.450g/cn/至0.500g/cn/之间,传统整经机控制纱线巻绕密度主要靠控制经轴压 辊的压力,当巻绕密度控制在0.450g/cm3左右时,经轴压辊只能浮在经轴表面, 用于压辊加压的动力大部分用在克服压辊(通常直径是420mm)的重量,因此, 精确控制巻绕密度是困难的,经轴染色很不稳定,经常会发生染不透和爆轴的问 题,爆轴就是在巻绕密度小的部位爆炸开,造成很大的损失。申请号01237716. 3公开的《喂纱式分批整经机》专利技术了新的整经技术,与传 统的整经技术不同的是取消了经轴上的压辊,增加了导纱辊上的压辊,使用了导 纱辊喂纱的新方法,改变了人们"整经机离不开经轴压辊"的习惯思维。喂纱式 分批整经机很好地解决了巻绕密度均匀性和可控制性的问题,不再发生染不透和 爆轴的事情,但是,还存在纱线在染液的冲击下被冲乱,形成表面不平整,严重时会影响纱线退绕质量。原因是,几百至一千多根平行纱线,以与经轴轴线几乎 垂直的方式平行巻绕在经轴上,经轴上的层层纱线是平行叠绕的,在巻绕密度小 的情况下,纱线在轴向不稳定,在外力的作用下纱线产生轴向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克服现有经轴上因巻绕的层 层纱线相互平行叠绕而出现一些不足,提出一种整经机经轴支撑连接装置,它由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一经轴和传动该经轴的巻绕传动链,还包括连接盘、花键套、花键轴 和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两花键轴与经轴同轴线地置于经轴两端,每一花键轴的 内侧端连接连接盘,两连接盘分别通过紧压在经轴的对应端或通过连接件使之 与经轴连接成一体,花键套滑套在花键轴上,巻绕传动链连接在一花键套上, 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花键轴的外侧端,通过花键轴带动经轴进行轴向往复移动。所述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主要由拍合臂、拍合轴、花键套、凸轮、滚子和拍 合电机传动链及轴向电机传动链组成,所述拍合轴的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 螺纹,在该螺纹的内侧设有花键,花键套滑套在该花键上,凸轮套接在拍合轴 上,凸轮两端设有凸轮曲面,在对应凸轮两端的拍合轴上连接有滚子,滚子压 触在所述凸轮曲面上,轴向电机传动链连接在凸轮外周侧上,两拍合臂的一端 分别旋接在拍合轴一端的所述螺纹上,两拍合臂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花键轴 的外侧端,拍合电机传动链连接在一花键套上,轴向电机传动链传动时,凸轮 转动,所述凸轮曲面通过推动滚子使拍合轴相对花键套轴向移动,拍合电机传 动链传动时,拍合轴转动,两拍合臂作相向或相离的移动。所述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主要由拍合臂、拍合轴、花键套、凸轮、滚子、气 缸和轴向电机传动链组成,所述拍合轴的两端设有花键,两花键套滑套在该花 键上,两拍合臂的一端分别与拍合轴的一端连接,两拍合臂的另一端分别连接 一气缸,气缸通过其上的推杆与对应的所述花键轴的外侧端连接,凸轮套接在 拍合轴上,凸轮两端设有凸轮曲面,在对应凸轮两端的拍合轴上连接有滚子, 滚子压触在所述凸轮曲面上,轴向电机传动链连接在凸轮外周侧上,气缸工作 时,通过其推杆推动两花键轴作相向或相离的移动,轴向电机传动链传动时, 凸轮转动,所述凸轮曲面通过推动滚子使拍合轴进行相对花键套轴向移动。所述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主要由凸轮、滚子和轴向电机传动链组成,所述凸 轮套接在所述花键轴上,凸轮两端设有凸轮曲面,在对应凸轮两端的拍合轴上 连接有滚子,滚子压触在所述凸轮曲面上,轴向电机传动链连接在凸轮外周侧 上,当凸轮与所述花键轴有相对转动时,所述凸轮曲面通过推动滚子使所述花 键轴相对花键套作轴向运动。本专利技术使经轴在巻绕的同时能够进行小动程轴向往复运动,相邻的上下层 纱线形成交叉巻绕,提高了在巻绕密度小的情况下纱线的轴向稳定性,解决了在经轴染色时常出现的染液冲乱纱线的问题,从而提高经轴染色的质量;同时 由于纱线轴向稳定性好,可以实现更小的巻绕密度,染液容易渗透,减小染液 泵功率,节省能源,此外上下经轴的操作变得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前一层经线巻绕在经轴上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后一层经线巻绕在经轴上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相邻两层经线巻绕在经轴上的状态示意图。图中,6巻绕传动链,7经轴,8连接盘,9花键套,IO花键轴,ll拍合臂, 12拍合轴,12a花键,12b螺纹,13花键套,14拍合电机传动链,15轴向电机 传动链,16凸轮,17滚子,18气缸。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经线巻绕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经轴支撑连接装置得以实现,它使经 轴在作巻绕转动的同时作轴向往复运动,使几百至一千多根并列平行经线与巻 绕该经线的经轴的轴线呈小于90°的锐角,且相邻上下巻绕层的经线呈相互交 叉的排列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经轴支撑连接装置主要分为二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主要由经轴7、 巻绕传动链6,连接盘8、花键套9、花键轴10组成的巻绕机构,它主要使经轴 7产生巻绕的转动运动。另一部分是往复轴移传动机构,它主要使经轴产生轴向往复运动。本案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三种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与上述的巻绕机构相对应,下面分述如下实施例1对照图1,两花键轴10与经轴7同轴线地置于经轴7的两端,每一花键轴10的内侧端连接连接盘8,两连接盘8分别通过紧压在经轴7的对应端使之与 经轴7连接成一体。花键套9滑套在花键轴10上,由皮带和皮带轮组成的巻绕 传动链6连接在右侧的花键套9的外周侧上。经轴7和花键轴10随花键套9作 旋转运动。本实施例的往复轴移传动机构6主要由拍合臂11、拍合轴12、花键套13、 凸轮16、滚子17和拍合电机传动链14及轴向电机传动链15组成。拍合电机传 动链14由蜗轮蜗杆减速机、皮带和皮带轮组成,轴向电机传动链15由皮带和 皮带轮组成。拍合轴12的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12b,在该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整经机经轴支撑连接装置,包括一经轴和传动该经轴的卷绕传动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盘、花键套、花键轴和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两花键轴与经轴同轴线地置于经轴两端,每一花键轴的内侧端连接连接盘,两连接盘分别通过紧压在经轴的对应端或通过连接件使之与经轴连接成一体,花键套滑套在花键轴上,卷绕传动链连接在一花键套上,往复轴移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花键轴的外侧端,通过花键轴带动经轴进行轴向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一
申请(专利权)人:姜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