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梭织布的生产流程及其生产设备分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526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梭织布的生产流程,包括原纱整经、轴染、浆纱和织布,其特征在于在轴染之后、浆纱之前增加分轴步骤,即使用分轴机将轴染出缸的长度较长的经轴纱分轴为长度准确,张力均匀且能直接用于浆纱的经轴纱。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实现了将长度大的经轴,准确的分为张力均匀、长度准确且完全能用于浆纱的经轴;②只需要一至两名挡车工操作,就能完成分轴工作;③能将一部分梭织布生产的工艺流程中的松纱、筒染脱水、筒染烘干、络筒、分筒的过程省略。既加快了生产进度,又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业梭织生产工序的染纱、整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纺织机器,更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染整技术。分轴机在染纱、整经工序的加入,即简化了生产流程,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梭织布生产流程中的染纱与整经。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能源等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纺织品制造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致力于寻求更为便利、高效的生产方法。一方面,纺织设备商在不断开发高效、节能的染整设备,一大批先进的染整设备技术被开发应用,纺织染整企业也在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纺织品制造企业也日益重视自行改造,自行开发一些高效、节能的染整技术,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简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在传统的色织布生产方法中,一些小单(布匹长度2500米以内)生产的流程(以下称流程1)需要经过以下工序松纱→筒染→络筒→分筒→整经→浆纱→织布(流程1)流程1中的松纱在松纱机上,将原纱均匀的卷绕到染色用的筒管上,以制作出密度满足筒染要求的筒子纱。络筒在络筒机上,对染色过后的筒子纱进行独个筒子的重新卷绕,以挑出染色不匀的纱线,改善筒子成型、改善纱线密度。分筒根据工艺要求,将经过筒染的纱线,用络筒机对每个筒子进行卷绕,生产成张力均匀、长度一致且个数与经纱数量一致的筒子纱。由于松纱、络筒、分筒都是需要在络筒机上,对每一根纱线进行单独的卷绕,因此整个络筒、分筒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并占用了大量的设备产能。而小单生产的另外一种流程(以下称流程2),需要经过以下工序原纱整经→轴染→浆纱→织布(流程2)流程2不需要经过流程1中的松纱、络筒和分筒,但因为经纱长度较小、浆纱要求轴数又较多,运用用流程2生产必然会造成轴染轴数过多且每缸纱重过小,浪费原料且又占用染缸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和设备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简化从原纱到浆纱中间的染纱,整经过程以达到显著节约人力和成本的新型梭织布的生产流程及其生产设备分轴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梭织布的生产流程,包括原纱整经、轴染、浆纱和织布,其特征在于在轴染之后、浆纱之前增加分轴步骤,即使用分轴机将轴染出缸的长度较长的经轴纱分轴为长度准确,张力均匀且能直接用于浆纱的经轴纱。一种新型梭织布的生产设备分轴机,包括轴承座7、减速箱6,马达米,其特征在于由右边的马达M经减速箱6传输动力至连轴器5上,经轴8由两端卡盘锁在中间,左端为可伸缩卡盘,安装经轴8时旋转手轮9使卡盘往外走增大空间,将经轴8升至卡盘间,旋转手轮9锁紧经轴8,升降筘台3由筘台升降支座16固定,由链条19承接传输动力,并通过内设的凸轮17实现筘台的上下、左右运动;待分经轴11的纱线经过筘齿20和导辊2均匀缠绕在经轴8上,在导辊2的右端设置精确计长的计码器4。——所述升降筘台3上设有上下、左右摆动的筘齿20,摆动范围为1公分。——所述的导辊2能被纱线带动。——所述的导辊2的一侧、经轴8的上方设有开机保护栏杆13,栏杆抬起状态机器不能运转。——所述的经轴8可设置1至4个。——所述经轴8纱线卷绕的速度范围为0~250米/分钟。——所述待分经轴11的分轴头份范围为500~1000根。通过对梭织布生产流程、人员配置、机台配置的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纺织机械,包括该机器投入使用后带来的一种新的梭织布生产流程的使用,实现了减轻松纱、筒染脱水、筒染烘干、络筒、分筒的工作量,简化生产流程,节约成本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经轴架上安装有气压刹车装置,能保证分轴时纱线的张力,并且保证纱线在运转过程中停机时,不会因为惯性而造成松纱。本专利技术设计有上下、左右摆动的筘台,能有效的防止经轴纱并头、绞头,防止经轴硬边。本专利技术在筘台下方设计有间歇往上吹气的吹风装置,能有效防止经轴纱被飞花污染。本专利技术设计有能被纱线带动的导辊,导辊侧安装有记码器,能根据导辊转动的圈数准确的测量分轴纱的长度。本专利技术机头设计有开机保护栏杆,当栏杆抬起时机器不能运转,能起到对操作人员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了将长度大的经轴,准确的分为张力均匀、长度准确且完全能用于浆纱的经轴。2)只需要一至两名挡车工操作,就能完成分轴工作。3)能将一部分梭织布生产的工艺流程中的松纱、筒染脱水、筒染烘干、络筒、分筒的过程省略。既加快了生产进度,又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形式分轴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形式分轴机的侧视示意图。图中有箭头标记的线为纱线路线,线上箭头标识方向为分轴时纱线方向。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形式分轴机的升降筘台运动示意图。在图1-图3中,1为支架,2为导辊,3为升降筘台,4为计码器,5为连轴器,6为变速箱,7为轴承座,8为经轴,9为手轮,10为经轴支架,11为待分经轴,12为纱线,13为开机保护栏杆,14为支座,15为筘齿松紧调节螺杆,16为筘台升降支座,17为凸轮,18为动力马达,19为链条,20为筘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及所具有效果,但不能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的任何限定。实施时,先制作分轴机,参照图1-图3,将分轴机的各部件按设计型号机加工或购置成型部件组装调试成功。实施例一新纺纱80S/2;染色为深色;浆纱要求经轴数14个;每个经轴纱长度1110米;经轴头份586根。则共需要加工14×1110米×586=9106440米纱线。运用流程1生产松纱松纱机车速800米/分钟;每个筒子80000米;需要松纱分9106440米/80000(米/个)=114个纱每个纱约需要分筒时间为80000米/800(米/分钟)=100分钟生产实际时间约为100分钟,需要两台机器,一名挡车工。筒染筒染时间为10小时,需要一个染缸,平均需要两名操作工。脱水、烘干需要一台脱水机、一名操作工工作2小时。需要一台烘干机、一名操作工工作一个小时。络筒络筒机车速600米/分钟;每个筒子80000米;生产实际时间约为120分钟,需要两台机器,一名挡车工。分筒分筒车速600米/分钟;每个筒子14×1110米=15540米;生产实际时间为240分钟,需要一台机器,一名挡车工。整经整经车速500米/分钟;装纱、排筘、落纱时间约60分钟;生产实际时间为180分钟,平均需要两名生产工。运用本专利技术分轴生产原纱整经7个轴,每个轴2270米,轴染后分轴为14个轴,每个轴1110米。原纱整经整经车速500米/分钟;装纱、排筘、落纱时间约60分钟;生产实际时间为180分钟,平均需要两名生产工。轴染轴染时间为10小时,需要一个染缸,平均需要两名操作工。分轴分轴车速平均120米/分钟;生产实际时间为360分钟;平均需要两名操作工。从以上实施实例可以看出,运用分轴流程,将节约大量的机台产能和人力。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梭织布的生产流程,包括原纱整经、轴染、浆纱和织布,其特征在于在轴染之后、浆纱之前增加分轴步骤,即使用分轴机将轴染出缸的长度较长的经轴纱分轴为长度准确、张力均匀且能直接用于浆纱的经轴纱。2.一种新型梭织布的生产设备分轴机,包括轴承座(7)、减速箱(6),马达(M),其特征在于由右边的马达(M)经减速箱(6)传输动力至连轴器(5)上,经轴(8)由两端卡盘锁在中间,左端为可伸缩卡盘,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梭织布的生产流程,包括原纱整经、轴染、浆纱和织布,其特征在于在轴染之后、浆纱之前增加分轴步骤,即使用分轴机将轴染出缸的长度较长的经轴纱分轴为长度准确、张力均匀且能直接用于浆纱的经轴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耀辉彭明超王剑丰李显中黄奎明黄庆俊刘伟春陈卫东谢景良田柱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