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具有一厚基织物的表面型搭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3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第一基底织物在其一面上有若干竖起的互锁件和一第二基底织物有单线的纬线,它们通过连结线相互整体地编织或针织,且用一合成树脂层整体牢固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具有厚基底织物的表面型搭扣,上述结构的表面型搭扣并不要求常规的缝纫制作,因此能有效地加工且容易地滚卷在卷筒上,当考虑到按各自基底织物的尺寸和颜色分开贮存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时不需要复杂的库存管理,防止搭扣使用时基底织物之间分开且连续保持必要的强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具有一厚基织物的表面型搭扣有关,且其形状和外形稳定。由编织或针织生产的常规表面型搭扣,从挠曲性角度考虑,所编织出的基底织物在强度允许范围内做得尽可能薄。然后,所织的基底织物在其背面涂有一层诸如聚氨酯的合成树脂,这样在基底织物前面上的由许多柱或钩组成的竖起的互锁件的基部牢牢地紧固到基底织物上。在常规表面型搭扣用作一粘合带情况下,一种底料诸如编织织物,针织编物,皮革或非编织织物等用胶水或对压力敏感二面涂胶带粘合或以溶粘方法暂时连到或缝到基底织物的背面。随后基底织物和底料用缝纫连在一起以提供所要的厚度和刚度。上述的结合方式,例如先用胶水粘合,然后再把常规的表面型搭扣和底料缝在一起,这就需要多个加工流程从而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再者,由于需要提供与各种常规的表面型搭扣尺寸和颜色很好匹配的底料而使库存和存货管理变得很复杂。况且,上述用胶水或一压力敏感双面胶带或溶粘的粘合仅仅是粘结,因此在使用粘合带时,粘合部分可能会脱开,从而使表面型搭扣沿着粘合部分与底料脱开而不是在缝到底料部分处脱开,最终,表面型搭扣沿着二个相邻缝线之间所限定部分处虚浮在底料上而不接触。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厚基织物的表面型搭扣,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搭扣改进了劳动生产率,易于仓库存货管理,强度上优于粘合且外形稳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设有一具有厚基织物的表面型搭扣,该搭扣有一由编织或针织制成的第一基底织物和具有从第一基底织物的一个表面突出的多个阴和/或阳的互锁件;一在第一基底织物另一表面之下的第二基底织物并且通过连结线与第一基底织物同时进行编织或针织。第二基底织物比第一基底织物在编织密度上更松散,通过把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浸渍在合成树脂材料中形成一合成树脂层,第二基底织物有最好由单线组成的纬线。最好,阴互锁件由具有大量多线的竖起且未割断的环的经线堆面组成,而阳互锁件则由大量单丝的竖起的环组成,各环有一呈钩形的顶端部或有一径向向外增大的头部。阴互锁件或阳互锁件既可单独也可与其相啮合的互锁件相结合一起安置在第一基底织物的整个面上。另外的形式有若干排阴互锁件和若干排阳互锁件可在第一基底织物的横向交替地安置。还有另一种方案,阴互锁件和阳互锁件也可以单独地安置在第一基底织物表面的规定区域上,可沿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编织或针织的方向分开。因为第一基底织物和第二基底织物是由连线整体地编织或针织以及因为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是由合成树脂层整体地连在一起,故而可省略普通的缝纫过程,这就导致简化了整个加工过程,也就能排除对库存存货复杂的管理,这种复杂的存货管理发生在当为了对各自的基底织物的尺寸和颜色的协调需对第一基底织物和第二基底织物进行单独地贮存时,此外,在使用中完全防止第一基底织物与第二基底织物分开,结果,表面型搭扣就可保持其所需的强度。在第二基底织物的纬线是由单线组成的情况下,就能稳定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外形,方便地滚卷一连续长条的表面型搭扣,在贮存时保持其成品所需的形状和构造的稳定。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通过参照说明书和根据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附图以及对实施例的说明,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都会懂得。附图说明图1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由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组成的缝制成双层布结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表示一具有阴互锁件表面型搭扣结构的典型实例的部分剖视图;图3表示一具有阳互锁件表面型搭扣结构的典型实例的部分剖视图;图4表示一具有阳互锁件表面型搭扣结构的另一个典型实例的部分剖视图;图5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的阴和阳互锁件表面型搭扣的捆绑装置实例的透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某个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叙述如下在此实施例中,基底织物由编织制成,但是也可以用针织制成来代替编织,图1示出由一第一基底织物10和一第二基底织物20组成的双层布的一部分,其它部分省略,它们各自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件,所述的双层布是一条具有小的宽度在针织机上织出的窄带状织物,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10和20各有一以双纬纱敷设的纬线14,24如此以形成一双层线。第一基底织物10是一相当于具有阴互锁件的常规表面型搭扣的部件,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基底织物10有若干由多线组成的堆线11从而在第一基底织物10的前面上形成多个阴或环状互锁件,各堆线11延伸过二个相邻的基底经线12以形成一竖直的环,并与纬线14交织,随后再延伸过相同的二基底经线12以形成下一个竖直的环。此后,重复上述编织花纹,结果形成了以一定间隔或节距成排成行布置的大量竖起的阴互锁件或环形互锁件13,虽然第一基底织物10有一由平纹组成的基面编织结构,二条紧靠8条连续的基底经线12敷设的相邻的经线12a则织成一纱罗织物,一般,经线12和纬线14都由多线组成,然而,这些经线和纬线12,14既可单个也可二者都由单线组成。单线或多线都由从合成树脂材料诸如聚酯、聚酰胺、聚丙烯酸或聚丙烯纺成的线所组成。除了上述的合成树脂材料外,适合基底织物的纤维材料可包括各种半合成或天然纤维。第二基底织物20借助若干连线21与第一基底织物10一起整体织成,虽然第二基底织物20的基织结构为平纹编织,一紧靠12条连续基底经线22的经线用作上述连线21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基底织物10中,连线21也同时与第一基底织物10的编织成相互交织,这样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10,20由连线21整体地连结。连线21和第二基底织物20的基底经线22都由多线组成,然而,根据表面型搭扣的用途,可以采用各种纺纱和单线。在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二基底织物20的纬线24是由从上述任何一种材料制成的单线组成,其目的不仅为了稳定成品的外形而且也为了对一长条状连续的表面型搭扣的滚卷操作方便,这样就保证了在成品贮藏时使其外形稳定。通常,上述结构的第二基底织物20设计成具有比第一基底织物10的编织密度低或稀疏,此外所用的连线21和经线22各由比第一基底织物10的经线12具有更大纱支数的线组成。编织密度和纱支数值明显地根据表面型搭扣的用途而变化,然而考虑到下文所述的合成树脂的透气性,并不希望特别高的编织密度。连线21和经线22可由任何一种上述的合成树脂纤维、半合成树脂纤维和天然纤维制成的单线或纱组成。图3示出在其前面上具有多个阳互锁件15且各在其上端设有一钩15a的基底织物10的另一个结构实施例,互锁件15由从诸如聚酯,聚酰胺聚丙烯酸或聚丙烯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单线所组成,该所述单线与用在上述第一基底织物10的单线相同。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基底织物10的编织结构,阳互锁件15的形成是使单线交织在第一基底织物10中以便在第一基底织物10上形成具有大量竖起且未切断的环堆,这与图2所示的阴互锁件13的形成方式相同,随后用一种已知梳子状的切割工具以常用方式在堆环为一侧切断以形成钩15a,阳互锁件15的顶端形状决不应限制在上述的钩15a的形式,也可有不同形式,在第一基底堆织物10上可能切去或去掉各环的圆头部分,随后,可以通过把环的切割端用力压向开有许多个半球形凹槽的炽热板或把热源移到紧靠环的切割端,使环的切割端呈一径向向外增大的蘑菇状头部15a诸如图4所示。由上述第一和第二编织基底织物10和20用连线21整体地连在一起所组成的双层布于是浸渍有合成树脂,所浸渍的合成树脂最好应该是一种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10,20具有很好粘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具有厚的基底织物的表面型搭扣有:一用编织或针织成形的第一基底织物并有多个从第一基底织物一个表面上突出的阴和/或阳互锁件;一在上述第一基底织物之下的第二基底织物并通过连结线同时与第一基底织物编织或针织,上述第二基底织物比上述第一基底 织物在密度上更稀疏;和通过把第一和第二基底织物浸渍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一合成树脂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川光久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