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良专利>正文

隐形竹节纱的纺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559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形竹节纱的纺制方法,工艺如下:开清棉:抓棉机小车行车速度14米/分种,抓棉量20mm深,双轴流除尘机第一打手速度421r/min,第二打手速度446r/min,三打手除杂机以梳针打手为主,三个打手的齿形密度越来越密,第一打手速度680r/min,第二打手速度1200r/min,第三打手2050速度r/min,每只打手配两块固定分梳板和一把除尘刀;梳棉:锡林速度400r/min,刺辊速度1050r/min,道夫采用金属针布,短绒含量14%,刺辊下面配置两块分梳板和两把除尘刀;并条:头并8根并,二并6根并,湿度65%,在并条上采用小喇叭口;转杯纺:牵伸倍数:75倍,转杯速度68000r/min,竹节倍数<1.48倍。采用上述工艺竹节效果明显,竹节间距规律性强。织成的面料竹节突出,经印染后竹节效果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纺织行业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纯棉竹节纱、弹力竹节纱、超工竹节纱、新纤维竹节纱以及气流竹节纱等在市场上非常流行。其生产工艺流程是由圆盘抓棉花机抓棉、弹花机弹花、成卷机成卷;由梳绵机梳出绵条,由并条机再进行棉条处理,由粗纱机纺出粗纱,再由细纱机纺出竹节纱。采用上述工艺纺出的竹节效果不明显,竹节间距规律性不强。织成的面料竹节不突出,经印染后竹节效果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竹节突出、竹节规律性强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开清棉 抓棉机小车行车速度14米/分种,小车抓棉量20mm深, 双轴流除尘机双打手第一打手速度421r/min,第二打手速度446r/min, 三打手除杂机打手采用梳针打手,三个打手的齿形密度越来越密,第一打手速度680r/min,第二打手速度1200r/min,第三打手速度2050r/min,每只打手配两块固定分梳板和一把除尘刀; b)梳棉 锡林速度400r/min,刺辊速度1050r/min,道夫采用金属针布, 短绒含量14%,盖板隔距0.22mm、0.25mm、0.25mm、0.22mm, 刺辊下面配置两块分梳板和两把除尘刀; c)并条 头并8根并,二并6根并,相对湿度控制在65%,在并条上采用小喇叭口, d)转杯纺 牵伸倍数75倍 转杯速度68000r/min, 竹节倍数<1.48倍。 本专利技术的开清棉以开松混和为主,多混少落,避免纤维过多损伤,降低原棉中的灰尘。抓棉做到勤抓少抓,使棉块小而容易开松。控制双打手的速度可以减少纤维损伤和提高除杂大的杂质,加大棉块下沉和棉块撞击尘棒的力度,实现杂质多落早落,每只打手配两块固定分梳板和一把除尘刀,提高了分梳和除杂。通过以上各道的合理配置使进入下一个工序的棉块比较小,基本把大的杂质已清除干净,为提高梳棉工序的充分分梳打下了基础。 梳棉机梳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条的内在质量和成纱质量,隐形竹节纱牵伸倍数小,棉条定量重,纺制隐形竹节纱时由于生条比较重,梳棉机在单位时间内产量高,分梳工作量重,梳棉机工艺设计是否合理对改善生条条干有直接影响。本专利技术锡林和刺辊的速度适当加快,两者速度比适当减小,增加了除杂和分梳,但又减小了纤维损伤。道夫选用针齿密度密和工作度矮的金属针布,有利于抓取纤维,提高道夫的凝聚力。适当放大锡林和盖板间的隔距,可以减少针面间的搓揉而形成的棉束,减少了短绒。 由于竹节纱的牵伸倍数小,二并棉条的定量比较重,在工艺上采用了“重加压、大隔距、倒牵伸、小喇叭口径”的工艺原则,采用二道并合工艺,提高混和均匀度改善条子的CV%值,由于喂入头并的纤维比较紊乱,因此头并采用适当偏大的后区牵伸(1.83倍)和大的总牵伸(7.53倍)和小的总牵伸倍数(6.32倍)以减少粗节,提高纤维的定向性和纤维分离度。二并减少后区牵伸倍数(1.35倍)和小的总牵伸倍数(6.32倍),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考虑在气流纺过程中棉条喂入时的意外牵伸,使条子抱合比较紧,为此在并条上采用了小喇叭口。 采用上述工艺纺出的竹节倍数<1.48倍,竹节效果明显,竹节间距规律性强。织成的面料竹节突出,经印染后竹节效果强。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开清棉 抓棉机小车行车速度14米/分种,小车抓棉量20mm深, 双轴流除尘机双打手第一打手速度421r/min,第二打手速度446r/min, 三打手除杂机以梳针打手为主,三个打手的齿形密度越来越密,第一打手680r/min,第二打手1200r/min,第三打手2050r/min,每只打手配两块固定分梳板和一把除尘刀; b)梳棉 锡林速度400r/min,刺辊速度1050r/min,道夫金属针布,短绒含量14%,盖板隔距0.22mm、0.25mm、0.25mm、0.22mm,刺辊下面配置两块分梳板和两把除尘刀; c)并条 头并8根并,二并6根并,相对湿度控制在65%,在并条上采用了小喇叭口; d)转杯纺 牵伸倍数75倍 转杯速度68000r/min 竹节倍数<1.48倍。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开清棉抓棉机小车行车速度14米/分种,小车抓棉量20mm深,双轴流除尘机双打手第一打手速度421r/min,第二打手速度446r/min,三打手除杂机打手采用梳针打手,三个打手的齿形密度越来越密,第一打手速度680r/min,第二打手速度1200r/min,第三打手速度2050r/min,每只打手配两块固定分梳板和一把除尘刀;b)梳棉锡林速度400r/min,刺辊速度1050r/min,道夫采用金属针布,短绒含量14%,盖板隔距0.22mm、0.25mm、0.25mm、0.22mm,刺辊下面配置两块分梳板和两把除尘刀;c)并条头并8根并,二并6根并,相对湿度控制在65%,在并条上采用小喇叭口;d)转杯纺牵伸倍数75倍转杯速度68000r/min。竹节倍数<1.48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如下开清棉抓棉机小车行车速度14米/分种,抓棉量20mm深,双轴流除尘机第一打手速度421r/min,第二打手速度446r/min,三打手除杂机以梳针打手为主,三个打手的齿形密度越来越密,第一打手速度680r/min,第二打手速度1200r/min,第三打手2050速度r/min,每只打手配两块固定分梳板和一把除尘刀;梳棉锡林速度400r/min,刺辊速度1050r/min,道夫采用金属针布,短绒含量14%,刺辊下面配置两块分梳板和两把除尘刀;并条头并8根并,二并6根并,湿度65%,在并条上采用小喇叭口;转杯纺牵伸倍数75倍,转杯速度68000r/min,竹节倍数<1.48倍。采用上述工艺竹节效果明显,竹节间距规律性强。织成的面料竹节突出,经印染后竹节效果强。文档编号D02G3/22GK101130905SQ20061008622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国良, 李永丰, 伟 诸, 李江勇, 李福高, 李永全, 新 李 申请人:李国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竹节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开清棉抓棉机小车行车速度14米/分种,小车抓棉量20mm深,双轴流除尘机双打手第一打手速度421r/min,第二打手速度446r/min,三打手除杂机打手采用梳针打手,三个打手的齿形密度越来越密,第一打手速度680r/min,第二打手速度1200r/min,第三打手速度2050r/min,每只打手配两块固定分梳板和一把除尘刀;b)梳棉锡林速度400r/min,刺辊速度1050r/min,道夫采用金属针布,短绒含量14%,盖板隔距:0.22mm、0.25mm、0.25mm、0.22mm,刺辊下面配置两块分梳板和两把除尘刀;c)并条头并8根并,二并6根并,相对湿度控制在65%,在并条上采用小喇叭口;d)转杯纺牵伸倍数:75倍转杯速度68000r/min。竹节倍数<1.48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良李永丰诸伟李江勇李福高李永全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