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萱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18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插秧机,其结构包括可伸缩方向操作杆、插秧操作杆、固定机架、加强支撑片、船板、栽植架、挡片、连接杆、秧苗箱,可伸缩插秧操作杆由防滑手柄套、伸缩杆、锁紧调节块、固定杆组成,防滑手柄套嵌套于伸缩杆左端,伸缩杆嵌套于固定杆内侧,锁紧调节块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杆左端,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于船板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水稻插秧机通过安装有可伸缩方向操作杆,水稻插秧机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手长进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感,提高装置实用性。

A rice transpla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ce transplanter, which consists of a telescopic directional operating rod, a transplanting operation bar, a fixed frame, a reinforcing support piece, a ship plate, a planting frame, a block, a connecting rod and a seedling box. The telescopic transplanting rod is composed of a skid handle sleeve, a telescopic rod, a locking adjusting block and a fixed rod, and a skidproof hand. The handle sleeve is nested on the left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The telescopic rod is nested on the inside of the fixed rod. The locking adjusting block is connected to the left end of the fixed rod through the thread. The fixed rod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ship plate by the bol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rice transplanter with a telescopic directional operating lever. The rice transplanter can be use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or. The hand length adjusts the length of the operating lever, improves the comfort when using, and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插秧机
本技术是一种水稻插秧机,属于插秧机领域。
技术介绍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10269421.9的一种小型水稻插秧机,机架由操纵架和秧箱架两部分构成,操纵架位于插秧机的后部,秧箱架位于操纵架的前方,秧箱架是一个横向放置呈矩形的框架,框架中间设一根横梁,横梁的中间设一立柱,立柱中心设有螺孔,立柱上套插棘爪摇杆、遮板,矩形盖板,矩形盖板正好放人遮板的横向滑道中,立柱端头用螺钉将盖板固定,秧箱架四角上各设有一个导轮架,秧箱搁在四个导轮上,导轮架的下面用两长两短的四根立柱组成框架与操纵架连接,并形成斜坡面,该专利技术布秧均匀,不带秧、不漂秧,无空穴,适宜在任何土质的稻区内工作,对大小不等的田块和不规则田块能栽插秧龄长的秧苗,但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水稻插秧机在使用时操作杆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操作不便,无法根据不同身高的操作者进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装置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插秧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水稻插秧机在使用时操作杆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操作不便,无法根据不同身高的操作者进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装置实用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稻插秧机,其结构包括可伸缩方向操作杆、插秧操作杆、固定机架、加强支撑片、船板、栽植架、挡片、连接杆、秧苗箱,所述可伸缩方向操作杆通过螺纹固定于船板上方,所述加强支撑片焊接于可伸缩方向操作杆下方并通过螺栓连接于船板上方,所述固定机架焊接于船板上方与秧苗箱下方,所述插秧操作杆焊接于栽植架上方,所述栽植架位于固定机架上方,所述挡片通过螺栓安装于秧苗箱左侧,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于秧苗箱上方,所述可伸缩插秧操作杆由防滑手柄套、伸缩杆、锁紧调节块、固定杆组成,所述防滑手柄套嵌套于伸缩杆左端,所述伸缩杆嵌套于固定杆内侧,所述锁紧调节块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杆左端,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于船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支撑片设有支撑片主体、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连接于支撑片主体左右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秧苗箱包括密封保护条、分隔板,所述密封保护条通过螺栓固定于秧苗箱表面右端,所述分隔板等距均匀分布于秧苗箱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船板与秧苗箱呈130°-160°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直径为1-2cm的圆柱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秧苗箱为矩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碳素钢/普通钢/不锈钢材质。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水稻插秧机通过安装有可伸缩方向操作杆,水稻插秧机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手长进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感,提高装置实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稻插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伸缩插秧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插秧操作杆-2、固定机架-3、加强支撑片-4、船板-5、栽植架-6、挡片-7、连接杆-8、秧苗箱-9、防滑手柄套-101、伸缩杆-101、锁紧调节块-103、固定杆-104、支撑片主体-401、固定螺栓-402、密封保护条-901、分隔板-90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稻插秧机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插秧机,其结构包括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插秧操作杆2、固定机架3、加强支撑片4、船板5、栽植架6、挡片7、连接杆8、秧苗箱9,所述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通过螺纹固定于船板5上方,所述加强支撑片4焊接于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下方并通过螺栓连接于船板5上方,所述固定机架3焊接于船板5上方与秧苗箱9下方,所述插秧操作杆2焊接于栽植架6上方,所述栽植架6位于固定机架3上方,所述挡片7通过螺栓安装于秧苗箱9左侧,所述连接杆8贯穿连接于秧苗箱9上方,所述可伸缩插秧操作杆1由防滑手柄套101、伸缩杆102、锁紧调节块103、固定杆104组成,所述防滑手柄套101嵌套于伸缩杆102左端,所述伸缩杆102嵌套于固定杆104内侧,所述锁紧调节块103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杆104左端,所述固定杆104通过螺栓固定于船板5上方,所述加强支撑片4设有支撑片主体401、固定螺栓402,所述固定螺栓402贯穿连接于支撑片主体401左右两端,所述秧苗箱9包括密封保护条901、分隔板902,所述密封保护条901通过螺栓固定于秧苗箱9表面右端,所述分隔板902等距均匀分布于秧苗箱9表面,所述船板5与秧苗箱9呈130°-160°连接,所述连接杆8直径为1-2cm的圆柱形结构。本专利所说的可伸缩插秧操作杆,主要是为了使水稻插秧机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手长进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感,提高装置实用性。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逆时针旋转锁紧调节块,使伸缩杆可以上下调节,将伸缩杆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顺时针旋转锁紧调节块将伸缩杆固定住,可以有效的提高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本技术的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插秧操作杆-2、固定机架-3、加强支撑片-4、船板-5、栽植架-6、挡片-7、连接杆-8、秧苗箱-9、防滑手柄套-101、伸缩杆-101、锁紧调节块-103、固定杆-104、支撑片主体-401、固定螺栓-402、密封保护条-901、分隔板-90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水稻插秧机在使用时操作杆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操作不便,无法根据不同身高的操作者进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装置实用性差,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实现了水稻插秧机通过安装有可伸缩方向操作杆,水稻插秧机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手长进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感,提高装置实用性,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可伸缩插秧操作杆1由防滑手柄套101、伸缩杆102、锁紧调节块103、固定杆104组成,所述防滑手柄套101嵌套于伸缩杆102左端,所述伸缩杆102嵌套于固定杆104内侧,所述锁紧调节块103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杆104左端,所述固定杆104通过螺栓固定于船板5上方。甲采用碳素钢材质的伸缩杆,利用该可伸缩插秧操作杆使操作者可以自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乙采用普通钢材质的伸缩杆,利用该可伸缩插秧操作杆使操作者可以自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丙采用不锈钢材质的伸缩杆,利用该可伸缩插秧操作杆使操作者可以自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碳素钢普通钢不锈钢硬度351825重量轻一般一般综上所述,采用碳素钢材质的伸缩杆,利用该可伸缩插秧操作杆使操作者可以自行调节操作杆的长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插秧机,其结构包括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插秧操作杆(2)、固定机架(3)、加强支撑片(4)、船板(5)、栽植架(6)、挡片(7)、连接杆(8)、秧苗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通过螺纹固定于船板(5)上方,所述加强支撑片(4)焊接于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下方并通过螺栓连接于船板(5)上方,所述固定机架(3)焊接于船板(5)上方与秧苗箱(9)下方,所述插秧操作杆(2)焊接于栽植架(6)上方,所述栽植架(6)位于固定机架(3)上方,所述挡片(7)通过螺栓安装于秧苗箱(9)左侧,所述连接杆(8)贯穿连接于秧苗箱(9)上方;所述可伸缩插秧操作杆(1)由防滑手柄套(101)、伸缩杆(102)、锁紧调节块(103)、固定杆(104)组成,所述防滑手柄套(101)嵌套于伸缩杆(102)左端,所述伸缩杆(102)嵌套于固定杆(104)内侧,所述锁紧调节块(103)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杆(104)左端,所述固定杆(104)通过螺栓固定于船板(5)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插秧机,其结构包括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插秧操作杆(2)、固定机架(3)、加强支撑片(4)、船板(5)、栽植架(6)、挡片(7)、连接杆(8)、秧苗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通过螺纹固定于船板(5)上方,所述加强支撑片(4)焊接于可伸缩方向操作杆(1)下方并通过螺栓连接于船板(5)上方,所述固定机架(3)焊接于船板(5)上方与秧苗箱(9)下方,所述插秧操作杆(2)焊接于栽植架(6)上方,所述栽植架(6)位于固定机架(3)上方,所述挡片(7)通过螺栓安装于秧苗箱(9)左侧,所述连接杆(8)贯穿连接于秧苗箱(9)上方;所述可伸缩插秧操作杆(1)由防滑手柄套(101)、伸缩杆(102)、锁紧调节块(103)、固定杆(104)组成,所述防滑手柄套(101)嵌套于伸缩杆(102)左端,所述伸缩杆(102)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萱
申请(专利权)人:庄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