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洪晓专利>正文

粗纱机牵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79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粗纱机牵伸机构,其包括罗拉座,罗拉座上设置三对罗拉,三对罗拉分布固定在罗拉轴上,三对罗拉之间设置两个皮圈,其特征在于:在三对罗拉的前面设置前罗拉(1)形成一个整理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牵伸机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托锭粗纱机的牵伸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托锭粗纱机的牵伸形式为三罗拉双短皮圈牵伸,粗纱条干均匀度一般在33%左右,在一定情况下,皮圈间的须条容易分裂或分层,主因是中上罗拉打滑,上下皮圈发生速度差异,这样生产出来的纱线条干质量比较差,不合格产品的比例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在两个牵伸区前面增加了一个整理区的牵伸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罗拉座,罗拉座上设置三对罗拉,三对罗拉分布固定在罗拉轴上,三对罗拉之间设置两个皮圈,在三对罗拉的前面设置前罗拉形成一个整理区。前罗拉固定在前罗拉轴上,前罗拉轴通过齿轮与后罗拉轴的齿轮啮合。整理区内设置集棉器。本技术的托锭粗纱机牵伸机构由于在牵伸区前增加了一个整理区(即集束区),明显改善了纤维头端靠近前钳口变速和变速点的分布情况,使前区的摩擦力界更合理,适应高倍数牵伸,提高了粗纱机条干质量,粗纱条干均匀度可达到24%左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托锭粗纱机牵伸机构为四罗拉双短皮圈结构,其包括罗拉座,罗拉座上设置三对罗拉,三对罗拉分布固定在罗拉轴上,三对罗拉之间设置两个皮圈,在三对罗拉的前面设置前罗拉1形成一个整理区,也就是在原两个牵伸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整理区,即集束区,即在主牵伸区之前增加了整理区,前罗拉1固定在前罗拉轴4上,前罗拉轴4通过齿轮与后罗拉轴2的齿轮啮合,后罗拉轴2和传动机构3连接,这样前罗拉1就可以由后罗拉轴2驱动。本技术的牵伸机构的主要特点是(1)主牵伸区不设置集棉器,须条横向宽度大,钳口对纤维的控制作用加强。浮游区减小,纤维变速点前移且较稳定,粗纱条干质量得以提高。(2)经主牵伸区较大牵伸后须条进入整理区,使纤维急弹性变形减少,有利于提高粗纱中纤维伸直度。(3)在整理区中设置了较小通道面积的集棉器,须条输出时,宽度窄,无捻三角区缩小,在此处发生意外伸长的可能性减小,伸长率和伸长率差异均减少。(4)粗纱毛羽减少,前罗拉1输出须条接近圆形,输出须条右侧纤维的“包缠”现象减弱,粗纱中纤维的卷曲度接近,粗纱结构改善,为后道纺纱制造了良好牵伸条件。(5)四罗拉双皮圈牵伸适合重定量粗纱的纺制,增加了粗纱机增产的潜力。本技术的四罗拉双皮圈牵伸机构可以在纺织领域内广泛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粗纱机牵伸机构,其包括罗拉座,罗拉座上设置三对罗拉,三对罗拉分布固定在罗拉轴上,三对罗拉之间设置两个皮圈,其特征在于在三对罗拉的前面设置前罗拉(1)形成一个整理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纱机牵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罗拉(1)固定在前罗拉轴(4)上,前罗拉轴(4)通过齿轮与后罗拉轴(2)的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纱机牵伸机构,其特征在于整理区内设置集棉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牵伸机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托锭粗纱机的牵伸机构,本技术的牵伸机构提供了一种在原两个牵伸区前面增加了一个整理区的牵伸机构,其包括罗拉座,罗拉座上设置三对罗拉,三对罗拉之间设置两个皮圈,在三对的罗拉前面设置一对罗拉形成一个整理区,整理区内设置集棉器,本技术的托锭粗纱机牵伸机构由于在牵伸区前增加了一个整理区(即集束区),明显改善了纤维头端靠近前钳口变速和变速点的分布情况,使前区的摩擦力界更合理,适应高倍数牵伸,提高了粗纱机条干质量,粗纱条干均匀度可达到24%左右。文档编号D01H5/00GK2861198SQ20052014228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郭洪晓 申请人:郭洪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晓
申请(专利权)人:郭洪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