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玉华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人工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76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人工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基板,第一绝缘层,第一电极,介电弹性体,第二电极和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介电弹性体的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介电弹性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基板具有对称性分布的四个花瓣状结构,所述四个花瓣状结构通过中间的连接区域连接。针对常用的仿生人工驱动装置中通常包含支撑框架和形变单元,其中形变单元由介电弹性体和驱动电极构成,但是支撑框架通常位于形变单元的周围,影响驱动装置的驱动自由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人工驱动装置,提高了装置的自由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人工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人工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介电弹性体制成的致动器正在激发人们的注意力由于其卓越的机电性,对介电弹性体领域的兴趣日益浓厚属性。介电弹性体代表了所谓的“智能”的广泛家族材料是能够转换电能的能源机械形式,反之亦然。作为致动材料,介电弹性体被显着地研究需要大的机械顺从性,有效的可缩放性,高功率重量和功率体积比和高效率,通常排除传统的致动技术(静电,电磁,液压,气动和热化学电)。介电弹性体由能够改变尺寸和/或形状的材料组成对适时电刺激的反应。基于介电弹性体的执行器显示有用性质,例如相当大的活动应变和/或响应于电的应力刺激,机械灵活性高,重量轻,结构合理简单和多功能性,易于材料处理,可扩展性,无声噪音,不产生热量,在大多数情况下,成本低。这些属性正被用于几种应用。用法跨越从微到医疗和触觉设备等不同部门的宏观规模,消费电子,自动化和机器人系统。例如,用于微流体系统的微型泵和微型阀,用于医疗的活性化合物的受控释放治疗装置,手术小型化用于医疗介入系统的工具,小型化植入式致动器作为人造器官的组成部分,机器人系统,变刚度装置(例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人工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基板,第一绝缘层,第一电极,介电弹性体,第二电极和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介电弹性体的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介电弹性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基板具有对称性分布的四个花瓣状结构,所述四个花瓣状结构通过中间的连接区域连接,每个所述花瓣状结构的靠近所述连接区域的中心最窄处与远离所述连接区域的最宽处的宽度比例为1:1.4;其中,所述支撑基板的材料为聚碳酸脂,所述聚碳酸脂厚度为100‑150微米,介电弹性体的厚度与支撑基板的厚度比例为5:1至3.5:1;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电极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人工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基板,第一绝缘层,第一电极,介电弹性体,第二电极和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介电弹性体的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介电弹性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基板具有对称性分布的四个花瓣状结构,所述四个花瓣状结构通过中间的连接区域连接,每个所述花瓣状结构的靠近所述连接区域的中心最窄处与远离所述连接区域的最宽处的宽度比例为1:1.4;其中,所述支撑基板的材料为聚碳酸脂,所述聚碳酸脂厚度为100-150微米,介电弹性体的厚度与支撑基板的厚度比例为5:1至3.5:1;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电极具有金属纳米线网络结构,并在相同投影区域的表面积比介电弹性体面积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郭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