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37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广角并且实现了小型化及轻量化,且实现了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镜头及具备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该变焦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的第1透镜组(G1)、正的第2透镜组(G2)、负的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及正的第5透镜组(G5),第1透镜组(G1)及第5透镜组(G5)在变倍时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在变倍时改变与相邻的组的光轴方向的间隔而移动,且在长焦端中位于比广角端更靠像侧,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0.8<pr1/f1<2.6……(1)。

Zoom lens and camera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zoom lens with wide angle and miniaturization and light weight, and realizes high optical performance zoom lens and camera device with the zoom lens. The zoom lens consists of the positive first lens group (G1), the positive second lens group (G2), the negative third lens group (G3), the fourth lens group (G4) and the positive fifth lens group (G5), the first lens group (G1) and the 5 lens group (G5) fixed with the image surface (Sim), the second lens group (G2), the third lens group (G3) and the 4 lens group (G4). At the time of multiplication, it changes with the spacing of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adjacent group and moves in the long focal end more on the image side than the wide angle end, and satisfies the following conditional formula (1):0.8 < pr1/f1 < 2.6...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电影摄影机、广播用摄像机、数码相机、视频摄像机及监控摄像机等电子相机的变焦镜头以及具备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使用于电影摄影机、广播用摄像机、数码相机、视频摄像机及监控摄像机等电子相机的变焦镜头,提出有下述专利文献1~3的变焦镜头。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169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861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73481号公报在电影摄影机及广播用摄像机等的摄像装置中,要求小型且轻量,并且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变焦镜头。尤其对重视机动性及操作性的摄影方式强烈要求小型化及轻量化。另一方面,上述领域的相机中也要求能够以广视角来摄影。然而,不易兼顾广角化及小型化。专利文献1~3中所记载的镜头系统对最近所要求的水准而言均不能说充分兼顾了广角化及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并且实现了小型化及轻量化,且实现了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镜头及具备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第4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所述第1透镜组及所述第5透镜组在变倍时相对于像面固定,所述第2透镜组、所述第3透镜组及所述第4透镜组在变倍时改变与相邻的组的光轴方向的间隔而移动,且在长焦端中位于比广角端更靠像侧,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0.8<pr1/f1<2.6……(1)其中,设为pr1: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像侧面至所述第1透镜组的像侧主点位置的光轴上的距离;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05 JP 2017-000496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第4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所述第1透镜组及所述第5透镜组在变倍时相对于像面固定,所述第2透镜组、所述第3透镜组及所述第4透镜组在变倍时改变与相邻的组的光轴方向的间隔而移动,且在长焦端中位于比广角端更靠像侧,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0.8<pr1/f1<2.6……(1)其中,设为pr1: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像侧面至所述第1透镜组的像侧主点位置的光轴上的距离;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满足下述条件式(2):2<f1/(fw·tanθw)<5.8……(2)其中,设为fw:广角端中的整个系统的焦距;θw:广角端中的半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满足下述条件式(3):0<f1/f2<0.8……(3)其中,设为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1a透镜组、对焦时改变与相邻的组的光轴方向的间隔而移动的正屈光力的第1b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c透镜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焦镜头,其满足下述条件式(4):-3.4<f1c/f1a<-0.5……(4)其中,设为f1c:所述第1c透镜组的焦距;f1a:所述第1a透镜组的焦距。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焦镜头,其满足下述条件式(5):3.1<f1b/f1<8……(5)其中,设为f1b:所述第1b透镜组的焦距。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焦镜头,其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琢也米泽贤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