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辊自动滚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54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皮辊自动滚涂装置是为纺织设备所用的皮辊进行涂料的装置。它包括一个水平长方形机架和一个带有抽气机接口的密封外壳,在机架的纵长中心轴线上设置一个水平输送机构,选其一端为入口端,依次设置清洗皮辊机构,第一个烘干箱,初滚涂机构,第二个烘干箱,精滚涂机构,压光机构,末端为出口端。本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便于管理,密闭性好,改善工作环境。它可以稳定涂刷中对温湿度的工艺要求,保证了皮辊的涂刷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纺织工业中纺纱设备牵伸机构上所用的皮辊自动进行涂料的装置。众所周知,在纺纱生产中,皮辊和纤维间因摩擦而产生静电荷,这一物理现象导致皮辊缠绕纤维,给纺纱生产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消除这种现象,人们试图对皮辊表面进行涂料处理。在这一方面,浙江常山棉纺织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在杂志《棉纺织技术》1988年第五期第三十二页上刊载的题为“胶辊表面涂料处理方法的改进”中讲到,他们用滚涂板。具体做法是用塑料板做一只滚涂板,如附图2所示,滚涂板上有两条平行的沟槽,其尺寸根据皮辊轴承制作。在两条沟槽内放两条泡沫塑料,再用脱脂细布包在泡沫塑料上,并用螺钉把细布固定在滚涂板上,然后倒入适量配好的涂料。操作时,可把滚涂板稍微抬高一头,手拿皮辊中间芯子处,把皮辊放在细布上,从下向上滚动三次即可。其使用的工具是塑料滚涂板。而手工操作有很多弊端,如操作中,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有害人体健康,涂刷质量难于保证,涂刷中的温湿度难于满足涂料工艺要求,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皮辊自动滚涂装置,以保证涂刷质量,稳定涂刷中对温湿度的工艺要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涂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措施是设计一种皮辊自动滚涂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水平的长方形机架,在其纵长中心轴线上设置一个贯穿全长的水平输送机构;选其一端为入口端,依次沿着纵长中心轴线设置一个清洗皮辊机构;第一个烘干箱;一个初滚涂机构;第二个烘干箱;一个精滚作机构;一个压光机构;最末为出口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是,水平输送机构是由两对传动轮带动的两条并置水平循环链,在循环链上对应地设有许多用于定位皮辊芯轴的卡爪。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清洗机构包括与水平循环链垂直安置的并位于循环链工作段下方的一根定位轴和一根滚花轴,在两轴上安置两条循环清洗带,其对应于皮辊两端安置,一个压在皮辊芯轴上的弹簧加载的压杆和二根将清洗液如汽油等引至清洗带上的输送管道。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是,第一和第二烘干箱的加热元件是远红外线。本技术的再一个优选方案是,初、精滚涂机构分别包括两个位于水平循环链工作段下方的并与皮辊两端对应安装的水平滚涂板,在滚涂板靠近烘干箱一端设有供涂料孔,该孔通过管道与涂料源相连通。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在初滚涂机构的前端设置一个由待滚涂的皮辊控制的光电开关,此开关可通过电磁阀控制对初、精滚涂机构的供料,并在至各个供料孔的管道上置有调节阀,以调节供料流量。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是,压光机构由至少一个与循环链垂直并水平安置的位于皮辊下边的压光轴和一个置于芯轴上的弹簧加载的压杆构成。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是,在入口端安置一个皮辊导送板,在出口端设置一个接皮辊板,便于工人操作。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是,和光电开关并连一个控制电磁阀的手动开关,用于开始时控制供料量,到正常时转到光电开关。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在涂料输送管道上,设置一个涂料收集容器,以便工作完毕后,进行收集残余涂料及清洗工作。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是,设置一个密封外壳,并在其上方设置一个连接抽气机的接口。连接抽气机后,可将有害气体排出室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涂刷皮辊的全部工序一次自动地完成,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本装置设有密封罩,其上方设有连接抽气机的接口,接上抽气机后,可使全部滚涂、清洗中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不会散发到工作环境中,根除了手工操作的污染问题,对劳保工作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其次,皮辊涂料处理前要经过清洗,使其表面的磨砺粉末、油污等清洗干净,这样有利于涂料的渗透。清洗后的皮辊经过两遍涂刷后,还要压光,使涂层均匀地附在皮辊表面,并保证皮辊表面的光洁度和圆整度。第三,使用皮辊远红外线加热器加热,可使皮辊表面提高温度,驱逐表面的湿汽和水分,满足皮辊对温湿度的工艺要求,并可以从内向外地疏松皮辊表面,增加涂料的渗透力,保证涂刷质量,使加工后的皮辊在细纱机上保持较长的时间和较好的使用性能,而手工操作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第四,本装置采用“泉涌”式涂料补充,由光电开关控制电磁阀门,并可根据皮辊的直径大小把涂料调节到最经济的用量,使所有皮辊的涂料厚度基本保持一致。滚涂板用平板玻璃制作而成,使其与皮辊两端接触面保持高度的水平一致性。玻璃具有硬度高,平整度好,耐任何介质的侵蚀,对涂料不会有吸收等优点,所以,涂料消耗最省,涂刷完毕后清洗简便。第五,本装置在涂料输送管道上设置一个涂料收集容器,既可把剩余的涂料清除干净,又可把清除输送管路余料的清洗液收集起来,简化清洁工作。另外,本装置基本上是长方体,其外形尺寸约为(1500~2500)×(400~600)×(1000~1500)mm3,其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安放。本技术的最佳实施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皮辊自动滚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塑料滚涂板示意图。图3是初、精滚涂机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一个水平的长方形机架1,在其纵长中心轴线上设置一个贯穿全长的水平输送机构。该机构可由分别固定在机架两端的两对链轮3,设置在链轮上的两根链条5,和许多个固定在链条上用于定位皮辊芯轴的卡爪4组成。其中一对链轮由电动机带动,其转向如图所示。所说的链轮3和链条5也可由皮带轮和皮带来代替。在输送机构的左边机架上安置一个皮辊导送板2,在其右边机架上设置一个接皮辊板28。以左边为入口端,右边为出口端,在靠近入口端的地方设置一个清洗机构。该清洗机构包括与水平循环链即链条或皮带垂直安置在机架上的并位于循环链工作段下方的一根定位轴6和一根滚花轴13,在两轴上安置两条由内帆布外绒布组成的循环清洗带7,其对应于皮辊两端安置;用电动机带动滚花轴做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一个设置在机架上并压在皮辊芯轴上的弹簧加载的压杆8;一个固定在机架上(或密封外壳26上)的装清洗液的容器11,其出口端通过导管与一个三通10的一端相连,三通的另两端分别与两根固定在机架上的清洗液输送管道9用导管相连;导管上设有一个节流阀12。所说的滚花轴和循环清洗带可由若干个裹有绒布的转动清洗轴来代替。在清洗机构的右边设置第一烘干箱14,它是由远红外线加热。在第一烘干箱的右边设有初滚涂机构。它包括两个位于水平循环链工作段下方的并与皮辊两端对应安置的水平滚涂板18,该滚涂板可直接安装在可调高低和水平的机架上,也可先固定在定位板上再安装在可调高低和水平的机架上,以便调节。在滚涂板靠近烘干箱的一端设有供涂料孔,该孔通过管道17与涂料源相连通。所说的滚涂板可用长方体盛液容器和装在其上的若干个裹有脱脂纱布的滚涂轮来代替,如图3所示。在初滚涂机构的右边设有第二烘干箱20,其结构与第一烘干箱相同。在第二烘干箱的右边设有精滚涂机构,其结构与初滚涂机构一样。将盛涂料液容器19固定在机架上(或固定在密封外壳上),其出口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电磁阀34的入口端用导管连接;电磁阀的出口端用导管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四通31的上端相连接;其下端接有一根带有节门33的导管;导管下面设有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辊自动滚涂装置,其特征是:一个水平的长方形机架(1),在其纵长中心轴线上设置一个贯穿全长的水平输送机构;选其一端为入口端,依次沿着纵长中心轴线设置一个清洗皮辊机构;第一个烘干箱(14);一个初滚涂机构;第二个烘干箱(20);一个精滚涂机构;一个压光机构;最末为出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增才周文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第三棉纺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