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53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属于细纱机领域,它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加工过程中,弯曲变形和圆度对齿形的一致性影响较大,齿形毛刺、齿顶宽对角线不一致,产生螺旋偏角,使用中易挂下皮圈和脱皮圈,影响下皮圈使用寿命和成纱质量问题。其所述的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工作面齿形的节距t=1.20~1.22mm,齿形角β为100°~120°,齿顶宽h=0.29~0.31mm,网纹棱形角α=30°。采用密齿小节距、小棱形网纹工作面齿形,齿底、齿侧光滑与下皮圈配套摩擦力均匀,确保使用中与上、下皮圈啮合过渡牵伸平稳,可彻底消除下皮圈脱圈现象,延长下皮圈使用寿命,提高成纱质量,广泛用于粗纱、细纱机的牵伸系统中的中下罗拉工作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纱机,具体涉及一种密齿网纹中下罗拉
技术介绍
目前细纱机中的中下罗拉工作面齿形为大节距粗齿网纹齿形,见图1,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弯曲变形和圆度对齿形的一致性影响较大,齿形毛刺,齿顶宽对角线不一致,产生螺旋偏角,使用中易挂下皮圈和脱皮圈,影响下皮圈使用寿命和成纱质量。现有密齿网纹中下罗拉的技术参数为节距t=1.89mm,齿形角β为120°,齿顶宽h=0.5mm,网纹棱形角α=3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可解决中下罗拉网纹齿形毛刺、齿顶宽对角线不一致而产生的螺旋偏角,延长刀具寿命,提高齿形光度,提高下皮圈使用寿命,改善成纱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密齿网纹中下罗拉,所述的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工作面齿形的节距t=1.20~1.22mm,齿形角β为100°~120°,齿顶宽h=0.29~0.31mm,网纹棱形角α=3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密齿网纹中下罗拉,采用密齿小节距、小棱形网纹工作面齿形,齿底、齿侧光滑与下皮圈配套摩擦力均匀,确保使用中与上、下皮圈啮合过渡牵伸平稳,可彻底消除下皮圈脱圈现象,延长下皮圈使用寿命,提高成纱质量,广泛用于粗纱、细纱机的牵伸系统中的中下罗拉工作面。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粗齿网纹中下罗拉网纹齿形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密齿网纹中下罗拉网纹齿形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细纱机中的中下罗拉工作面齿形为大节距粗齿网纹齿形。如图3、图4所示,细纱机中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工作面的齿形,其所述的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工作面齿形的节距t=1.21mm,齿形角β为120°,齿顶宽h=0.3mm,网纹棱形角α=30°。权利要求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其特征是所述的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工作面齿形的节距t=1.20~1.22mm,齿形角β为100°~120°,齿顶宽h=0.29~0.31mm,网纹棱形角α=3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属于细纱机领域,它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加工过程中,弯曲变形和圆度对齿形的一致性影响较大,齿形毛刺、齿顶宽对角线不一致,产生螺旋偏角,使用中易挂下皮圈和脱皮圈,影响下皮圈使用寿命和成纱质量问题。其所述的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工作面齿形的节距t=1.20~1.22mm,齿形角β为100°~120°,齿顶宽h=0.29~0.31mm,网纹棱形角α=30°。采用密齿小节距、小棱形网纹工作面齿形,齿底、齿侧光滑与下皮圈配套摩擦力均匀,确保使用中与上、下皮圈啮合过渡牵伸平稳,可彻底消除下皮圈脱圈现象,延长下皮圈使用寿命,提高成纱质量,广泛用于粗纱、细纱机的牵伸系统中的中下罗拉工作面。文档编号D01H5/74GK101092771SQ20071014361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新民, 徐美 申请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其特征是:所述的密齿网纹中下罗拉工作面齿形的节距t=1.20~1.22mm,齿形角β为100°~120°,齿顶宽h=0.29~0.31mm,网纹棱形角α=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徐美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