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147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7:32
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车身、机架、染色装置与烘干装置,绕设于机架上的针车线依次穿过染色装置、烘干装置后再延伸至车身内;染色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固定板以及复数个墨盒,固定板受该提升机构上下传动控制;复数个墨盒由上往下按序布设于固定板上;每个墨盒均容纳有不同颜色的墨水,并且均包括左盒盖与右盒盖;每组对应的左盒盖与右盒盖均分别通过驱动机构相正对地装设于该固定板左右两侧;能够控制提升机构带动固定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对应的左盒盖与右盒盖移动至针车线处,并使该左盒盖与右盒盖相向动作从而夹设住该针车线,使该针车线边移动边染色,减少了更换颜色时所浪费的针车线量,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Intelligent sewing machine capable of changing color of needle line and its using method

An intelligent needle car which can change the color of a needle car and its use method, including a body, a frame, a dyeing device and a drying device. The needle car line around the frame extends through the dyeing device and the drying device, and then extends to the body. The dyeing device includes a lifting mechanism, a fixed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cartridges, and the fixed plate is subjected to a fixed plate.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controlled by the upper and lower transmission; the plurality of cartridges are arranged on the fixed plate from upper and lower, each cartridge contains different colors of ink, including the left box cover and the right box cover; each set of the corresponding left box cover and the right box cover are moun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xed plat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control lift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fixed plate moving up and down so that the corresponding left box cover and right box cover move to the needle car line, and the left box cover and the right box cover are moved to clamp the needle car line so that the needle car line is dyed at the edge of the needle and reduces the amount of needle cart line wasted when the color is replaced,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车
,尤其是指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制造业人力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服装鞋类等生产企业选择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电脑针车来缝制产品,而现有的电脑针车使用时大多是根据所需缝制的产品来选择对应颜色的针车线,此种操作模式存在的缺陷是:若待缝制产品需要由多种颜色的针车线配合缝制而成,则需要频繁更换针车线,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及其使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针车使用时如果待缝制产品需要由多种颜色的针车线配合缝制而成,则需要频繁更换针车线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包括车身和机架,绕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针车线延伸至所述车身内用于缝纫,还包括染色装置与烘干装置,绕设于该机架上的针车线依次穿过所述染色装置、烘干装置后再延伸至所述车身内;所述染色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固定板以及复数个墨盒,所述固定板受该提升机构上下传动控制;所述复数个墨盒由上往下按序布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每个所述墨盒均容纳有不同颜色的墨水,并且均包括左盒盖与右盒盖;每组对应的左盒盖与右盒盖均分别通过驱动机构相正对地装设于该固定板左右两侧;能够控制所述提升机构带动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对应的左盒盖与右盒盖移动至针车线处,并使该左盒盖与右盒盖相向动作从而夹设住该针车线,使该针车线边移动边染色;所述烘干装置用于对经过染色装置染色后的针车线进行烘干,并将其引导至所述车身内。进一步的,所述左盒盖与右盒盖内部均设有吸附有墨水的海绵,相向动作时,左盒盖的海绵与右盒盖的海绵能够相互抵触并将所述针车线夹设于其间。进一步的,所述染色装置还包括信号接收器,每个所述墨盒的外侧均装设有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能够识别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杆、传动控制该丝杆的提升电机以及与该丝杆传动连接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固定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丝杆并列竖直设置的滑杆以及与该滑杆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也与所述固定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呈倒U型,该倒U型固定板的两个分支脚分别与所述丝杆螺母、滑块连接,所述针车线穿过该两个分支脚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控制台,所述车身、机架、染色装置、烘干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台电路控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染色装置还包括染色室,所述提升机构、固定板、复数个墨盒均位于该染色室内,所述染色室的进料侧装设有第一导料辊、出料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针车线绕过所述第一导料辊进入所述染色室内,并由所述出料口穿出。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以及设于烘干室内的烘干机,所述烘干室的进料侧开设有进料口、出料侧装设有第二导料辊,所述针车线穿过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烘干室内,并绕过所述第二导料辊延伸至所述车身内。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绕设于机架上的针车线牵引至绕过设于染色室进料侧的第一导料辊,再穿过染色室并延伸至烘干室内,之后再将该针车线绕过设于烘干室出料侧的第二导料辊,最后牵引至安装在车身上;2)启动针车,用户选择好所需的针车线颜色,控制台自动控制染色室内的提升机构动作,使提升机构控制其上的固定板升降,并同时带动各个墨盒的左盒盖和右盒盖移动,待内含所需颜色墨水的墨盒移动到针车线处后,其上的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能够被信号接收器识别,该信号接收器再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台,让控制台控制提升机构停止动作;3)之后,与该移动到针车线处的左盒盖与右盒盖连接的驱动机构受控制台的控制分别推动左盒盖与右盒盖相向移动,从而将该针车线夹设于其间;4)针车线开始移动,并经由夹设于其上的墨盒进行染色,针车线染完色的部分继续移动至烘干室内,经由设于烘干室内的烘干机进行烘干,最后移动至所述车身上进行缝纫作业;5)若用户更换针车线颜色,则该控制台先控制夹设于针车线上的左盒盖与右盒盖反向动作离开针车线,并再次控制所述提升机构动作,使另一组墨盒移动至针车线处停止,重复进行步骤3~4,使针车线染不同的颜色。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在现有针车的车身和机架之间设置染色装置和烘干装置,使得针车线在从机架传送至车身作业之前,能先经过染色装置,从而染成所需的颜色,之后再经过烘干装置完成烘干,从而能够直接用于车身的缝纫作业,减少了更换颜色时所浪费的针车线量,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控制台,使得其能自动控制提升机构动作,从而将内含所需颜色的墨水的墨盒送到位,再对针车线进行染色,待所需针车线需要染不同颜色时,控制台又能自动控制该提升机构再次动作,更换其他组墨盒,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成本,能够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提升机构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染色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墨盒装设于提升机构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一组对应左盒盖与右盒盖相抵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倒U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所述提升机构上升后的剖视图。图8为图4中所述提升机构上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5中所述提升机构上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烘干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包括车身1、机架2、染色装置3、烘干装置4、控制台5,现有设备中绕设于机架2上的针车线6延伸至车身1内用于缝纫,本专利技术中,绕设于该机架2上的针车线6依次穿过染色装置3、烘干装置4后再延伸至车身1内;其中,染色装置3包括提升机构31、固定板32以及复数个墨盒33,固定板32受该提升机构31上下传动控制;复数个墨盒33由上往下按序布设于固定板32上;每个墨盒33均容纳有不同颜色的墨水,并且均包括左盒盖331与右盒盖332;每组对应的左盒盖331与右盒盖332均分别通过驱动机构7相正对地装设于该固定板32左右两侧;能够控制提升机构7带动固定板32上下移动从而使对应的左盒盖331与右盒盖332移动至针车线6处,并使该左盒盖331与右盒盖332相向动作从而夹设住该针车线6,使该针车线6边移动边染色;烘干装置4用于对经过染色装置3染色后的针车线6进行烘干,并将其引导至车身1内;车身1、机架2、染色装置3、烘干装置4均与控制台5电路控制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针车的车身1和机架2之间设置染色装置3和烘干装置4,使得针车线6在从机架2传送至车身作业之前,能先经过染色装置3,从而染成所需的颜色,之后再经过烘干装置4完成烘干,从而能够直接用于车身1的缝纫作业,减少了更换颜色时所浪费的针车线量,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左盒盖331与右盒盖332内部均设有吸附有墨水的海绵333,相向动作时,左盒盖331的海绵与右盒盖332的海绵能够相互抵触并将针车线6夹设于其间。此外,参照图2、图3、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包括车身和机架,绕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针车线延伸至所述车身内用于缝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染色装置与烘干装置,绕设于该机架上的针车线依次穿过所述染色装置、烘干装置后再延伸至所述车身内;所述染色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固定板以及复数个墨盒,所述固定板受该提升机构上下传动控制;所述复数个墨盒由上往下按序布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每个所述墨盒均容纳有不同颜色的墨水,并且均包括左盒盖与右盒盖;每组对应的左盒盖与右盒盖均分别通过驱动机构相正对地装设于该固定板左右两侧;能够控制所述提升机构带动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对应的左盒盖与右盒盖移动至针车线处,并使该左盒盖与右盒盖相向动作从而夹设住该针车线,使该针车线边移动边染色;所述烘干装置用于对经过染色装置染色后的针车线进行烘干,并将其引导至所述车身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包括车身和机架,绕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针车线延伸至所述车身内用于缝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染色装置与烘干装置,绕设于该机架上的针车线依次穿过所述染色装置、烘干装置后再延伸至所述车身内;所述染色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固定板以及复数个墨盒,所述固定板受该提升机构上下传动控制;所述复数个墨盒由上往下按序布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每个所述墨盒均容纳有不同颜色的墨水,并且均包括左盒盖与右盒盖;每组对应的左盒盖与右盒盖均分别通过驱动机构相正对地装设于该固定板左右两侧;能够控制所述提升机构带动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对应的左盒盖与右盒盖移动至针车线处,并使该左盒盖与右盒盖相向动作从而夹设住该针车线,使该针车线边移动边染色;所述烘干装置用于对经过染色装置染色后的针车线进行烘干,并将其引导至所述车身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盒盖与右盒盖内部均设有吸附有墨水的海绵,相向动作时,左盒盖的海绵与右盒盖的海绵能够相互抵触并将所述针车线夹设于其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装置还包括信号接收器,每个所述墨盒的外侧均装设有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能够识别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杆、传动控制该丝杆的提升电机以及与该丝杆传动连接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固定板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丝杆并列竖直设置的滑杆以及与该滑杆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也与所述固定板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的智能化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呈倒U型,该倒U型固定板的两个分支脚分别与所述丝杆螺母、滑块连接,所述针车线穿过该两个分支脚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改变针车线颜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凯阙宇阙小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铁工机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