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110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技术方案为: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上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齿条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充电插头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插拔以避免人体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解决了现有新能源汽车需要手持枪体来充电而导致人体触电的问题。

Electric shock resistant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harging pile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n particular to electric shock resistant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s.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the electric shock resistant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including the main charging pile body, the charging plu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ile body, the main body of the charging pile is connected with an installation frame, a driv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the output end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gear rack machin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gear rack mechanism is connected. A cylinder is install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ifting lever,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lu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plug in to avoid the electric shock of the human body,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new energy vehicles need to be charged with a handheld gun and lead to the electric shock of the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按安装方式分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按安装地点分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自有停车场,为单位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的停车位建设。安装在户外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安装在户内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2。按充电接口数分可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按充电方式分充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334743.1的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用于辅助充电桩充电,包括枪体及设于所述枪体的手柄与充电插头,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枪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枪体且与所述充电插头相对设置的套筒、固设于所述充电桩的卡接部、夹设于所述套筒与所述卡接部之间的蛇皮管,其中,所述套筒可沿所述枪体的延伸方向运动并挤压所述蛇皮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同用户需反复从充电桩取放充电枪导致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在使用上述充电枪时,需要手持枪体,将充电插头插入汽车的充电插孔内。由于充电插头都较大,在充电过程中,使用者的手指很可能接触到充电插头的导体,导致触电。充电插头采用220V的电压,因此人体一旦触电,出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插拔以避免人体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解决了现有新能源汽车需要手持枪体来充电而导致人体触电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上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齿条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充电插头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电机和减速器均安装于安装架上,减速器的输出轴与齿轮齿条机构的齿轮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包括齿轮,齿轮连接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齿轮啮合有齿条,升降杆连接于齿条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上还安装有滑槽,齿条上固定有滑条,滑条套设于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可驱动齿轮齿条机构动作,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破升降杆升降,充电插头的高度相应调整,使其适应不同车辆的充电插槽的高度。气缸伸缩时即可实现充电插头的自动插拔,避免了人员直接接触充电插头时,容易造成触电的问题。2、当电机启动后,电机驱动减速器动作,减速器驱动齿轮齿条机构动作,从而升降杆、气缸、充电插头能在齿轮齿条的驱动下准确升降。3、当驱动机构驱动齿轮转动时,齿条在齿轮的驱动下升降,从而齿条能推动升降杆升降,实现了充电插头准确插入汽车充电插槽的目的。4、齿条升降的过程中滑条始终在滑槽内滑动,从而齿条的移动更加平稳,也保证了充电插头升降的过程中不发生较大晃动,保证汽车能正常充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图。图中,1-充电桩主体,2-驱动机构,3-齿轮齿条机构,4-升降杆,5-气缸,6-滑槽,11-充电插头,12-安装架,21-电机,22-减速器,31-齿轮,32-齿条,33-滑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上连接有充电插头11;所述充电桩主体1上连接有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齿条机构3,齿轮齿条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杆4,升降杆4的另一端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与充电插头11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2可驱动齿轮齿条机构3动作,齿轮齿条机构3驱动破升降杆4升降,充电插头11的高度相应调整,使其适应不同车辆的充电插槽的高度。气缸5伸缩时即可实现充电插头11的自动插拔,避免了人员直接接触充电插头11时,容易造成触电的问题。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22,电机21和减速器22均安装于安装架12上,减速器22的输出轴与齿轮齿条机构3的齿轮31连接。当电机21启动后,电机21驱动减速器22动作,减速器22驱动齿轮齿条机构3动作,从而升降杆4、气缸5、充电插头11能在齿轮齿条的驱动下准确升降。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齿轮齿条机构3包括齿轮31,齿轮31连接于驱动机构2的输出轴上,齿轮31啮合有齿条32,升降杆4连接于齿条32上。当驱动机构2驱动齿轮31转动时,齿条32在齿轮31的驱动下升降,从而齿条32能推动升降杆4升降,实现了充电插头11准确插入汽车充电插槽的目的。实施例四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架12上还设置有滑槽6,齿条32上固定有滑条33,滑条33套设于滑槽6内。齿条32升降的过程中滑条33始终在滑槽6内滑动,从而齿条32的移动更加平稳,也保证了充电插头11升降的过程中不发生较大晃动,保证汽车能正常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上连接有充电插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上连接有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齿条机构(3),齿轮齿条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杆(4),升降杆(4)的另一端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与充电插头(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上连接有充电插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上连接有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齿条机构(3),齿轮齿条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杆(4),升降杆(4)的另一端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与充电插头(1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皓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恒之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