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精梳机喂料辊的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09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精梳机喂料辊的驱动机构中,携带着精梳机钳板的上钳板的各臂的回转运动都是用以使喂料辊产生步进式运动。为此目的,各臂都是通过耦合器与喂料辊进行耦合的。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该耦合器包括一个游滑轮(15),该游滑轮具有一个内部件(16),一个外部件(17)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锁紧件(18),内部件或外部件之一(16)是与喂料辊(20)相耦合的,而另一个部件(17)则通过一凸缘(19)和一连杆21与臂(12)相耦合的。在转换时,游滑轮的空转很小,从而使梳条质量改进。(*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梳机喂料辊的驱动机构,该机构的钳板的打开与关闭是通过一个固定在回转臂(12,25,42)的一端上的上钳板(14)的回转运动实现的,并使喂料辊(20)产生一个步进送进运动,回转臂(12,25,42)中的一个是通过耦合器(15,21;27,31;36,40,41)与喂料辊(20)的一端相耦合的,而且耦合器(15,21;27,31;36,40,41)只是对一个方向上的回转运动起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进行混合喂料的方法。在纺织工艺中利用精梳机的上钳板的运动来驱动喂料辊在两个行程方向上都进行喂料,即当前进行程时,也就是当喂料辊是随着钳板的前进运动进行驱动,和在返回行程中,也就是当喂料辊随着钳板的返回运动进行驱动都是属于已知技术。步进轮可以用来驱动喂料辊。但是,现有的装置所存在的缺点是在上述两种形式的喂料之间转换时必须更换步进轮,由于更换步进轮是一个较复杂的事情,它总是需要将精梳机的整个设备拆卸然后再组装起来。DDR-PS218782A3号文献公开了一种喂料辊驱动装置,该装置可以在前进行程中喂料与在返回行程中喂料之间进行转换,它是利用一种筒单的方式来更换驱动装置。该喂料辊利用一个棘爪驱动轮的推动运动,并分别通过将其棘爪拨至其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就能实现两种喂料方式之间的转换。但是,这种设计方案由于在棘爪与棘轮之间的配合而会有增加噪音分贝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避免这些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为该机构中的耦合器(15,21;27,31;36,40,41)包括一个游滑轮(15,27,36),该游滑轮具有一个内部件(16,28,35,45);一个外部件(17,29,39,46)和设置在内部件和外部件之间的锁紧件(18,43,47),内部件和外部件的其中一个刚性地固定在喂料辊(20)的一端,而另一个部件则固定在一个凸缘(19,30,37,38)上;该耦合器还包括一个连杆(21,31,40,41),该连杆以曲轴的连结方式固定在一个臂(12,25,42)和凸缘(19,30,37,38)上。因此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两种喂料方式的喂料辊基本上总是使梳条获得改善的条件下进行等值的送进。对于该两种送进方式总是等值的原因是在采用具有锁紧件的游滑轮中,在由工作位置转换至锁紧位置时所产生的空转,即间隙值可以非常小。因此,两种喂料方式的喂料辊的送进量基本上是相等的。但是当采用棘轮棘爪机构时,棘爪的停止位置依赖于齿的位置,并从而使两种送进方式的送进值之差在经一段距离后等于两相邻齿之间的间距。而且代表最小送进量的这种间距,不能减小至某一水平以下,而本专利技术的机构能使最小送进量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减小。下面将参照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的一个游滑轮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机构由另一侧观察的一侧视示意图;图4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用于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具有优点的游滑轮的另一个实施例。图6是根据图3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所示为支持器11的一个侧壁。该支持器支撑着垂直于图1平面的一个轴,并在该轴设有可绕着枢轴13回转的一个臂12,支持器11通过枢轴和臂12产生动。精梳机钳板中的上钳板14固定在臂12上。游滑轮15包括一个内部件16,一个外部件17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锁紧件18。凸缘19刚性地连接在外部件17上。该内部件16刚性地连接至精梳机的喂料辊20上,例如将内部件16与喂料辊20同轴地安装在一起。图1中的游滑轮15挡住了喂料辊20的视线。该喂料辊20通过一个耦合器与臂12相耦合,该耦合器除了游滑轮15和凸缘19外还包括一个连杆21。该连杆21是仿照曲轴的方式固定在凸缘19和臂12上。安置在支持器11的两个孔内的是两个止动杆24,该杆24是在垂直于附图平面的方向上伸出并操纵支持器11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使上钳板14产生回转运动。游滑轮15,作为已知技术在图1中只是示意表示,在图2中所示是这样一种游滑轮实施方案的举例。内部件16和外部件17都是圆筒形的。但是,外部件17的内部所形成的表面是由上升部分22和下降部分23的锯齿形截面所构成。锁紧件18设置在内部件16和外部件17之间并可以诸如以滚柱或滚珠的形式存在。滚动件18当它们在非常靠近边缘44时要具有一定的间隙。但是,图中所示的位置是在锁紧状态。图3所示为支持器11侧壁的一个侧视图,该侧壁是在图1所示侧壁的对面位置,该两个侧壁在喂料辊20的每个端部各设置一个。应予注意的是右边一侧和左边一侧在图1和图3的图形中相互间是左右颠倒的,驱动机构的前端是在图1所示的右边而在图3所示驱动机构前端在左边部位。图3还示出上钳板14,喂料辊20和两个止动杆24。在图3中所看到上钳板的一端是固定在另一个臂25上,并可绕着枢轴13进行回转。在图3所示的驱动机构的那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游滑轮27,该游滑轮也可以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那样。游滑轮27的内部件28刚性地连接在喂料辊20上(在图3中,被游滑轮27档住视线),而游滑轮27的外部件29刚性地连接在凸缘30上。如同前面那样,连杆31是仿照曲轴的连接方式连接在臂25和凸缘30上。为了描述其工作过程,假定用于喂料辊的驱动机构,也就是支持器11和由它携带的并在图1和图3中示出的各部分都处在其后面位置,在该位置上钳板14保持闭合状态。当该驱动机构处于向前位置时,钳板14保持张开状态。其张开状态由图1和图3中的虚线所示,并以标号12′,25′表示各臂,以14′表示上钳板,以19′,30′表示各凸缘,而以21′,31′表示各连杆。随着驱动机构的向前运动,也就是支持器11的向前运动,钳板就张开,这是因为臂12绕着枢轴13向上回转进入位置12′。在臂12的这一回转运动中,连杆21就被带动而运动,如在图1中所看到的,并被推进到虚线所示的位置21′。因此,凸缘19也转动至虚线位置19′,而且刚性地连接在凸缘19上的游滑轮15外部件17也共同转动,也就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图2中可以看出,这就结果形成锁紧件18锁紧,从而与游滑轮15的内部件16和与其刚性连接在一起的喂料辊20一起被驱动。并使喂料辊20在前进方向上推进纤维喂料(未显示)也就是在图1中向右进行喂料。当支持器11,也就是驱动机构,进行返回运动时,钳板就闭合,同时,臂12就绕着枢轴13向下回转。在这一步骤内,连杆21推动凸缘19向下进入其原先位置。因此外部件17就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锁紧件18推进到图2中所示的下降部分23上,在该处具有更大的空隙,即具有一定间隙,所以实际上不产生锁紧。因此就没有转动力施加于内部件16上,通过臂12的下降,也就是当钳板闭合时该内部件16和喂料辊20保持非工作状态。当支持器11返回到其靠后位置以后,这时钳板已经闭合,精梳重新开始进行,在此以后的工作过程就是重复前面所描述的工作。很清楚,随着支持器11的每次向前发生一次步进运动,所以这种送进是在支持器前进行程中发生的。参看图3,也带有锁紧件43的游滑轮27,其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都与图2所示的游滑轮的回转方向相反。这在图3中已通过外部件29的内侧面的形状显示出来。在支持器11的向前运动中,这种运动在图3所示为向左运动,臂25回转到位置25′,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精梳机喂料辊(20)的驱动机构,其钳板是通过一个固定在回转臂(12,25,42)的一端上的上钳板(14)的回转运动实现张开和闭合,并使喂料辊(20)产生步进式送进运动,回转臂(12,25,42)中的一个是通过耦合器(15,21,27,31,36,40,41)与喂料辊(20)的一端相耦合的,而耦合器(15,21,27,31,36,40,41)只是对一个方向的回转运动起作用,其特征在于:该耦合器(15,21,27,31,36,40,41)包括一个游滑轮(15,27,36),该游滑轮具有一个内部件(16,28,35,45),一个外部件(17,29,39,46)和设置在内、外部件之间的锁紧件(18,43,47),内部件和外部件中的一个是刚性地固定在喂料辊(20)的一端上,而另一个则固定在凸缘(19,30,37,38)上;而且该耦合器还包括一个连杆(21,31,40,41),该连杆是仿照曲轴的方式固定在一个臂(12,25,42)和凸缘(19,30,37,38)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茨克莱门特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