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及其识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9967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9:53
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及其识读方法,所述温变条码标签是一种用于标明疫苗产品信息和保存状态的标签,其包括温致变色的区域和包含产品信息的区域,所述温致变色的区域由VVM热标签组成。通过使用识读设备阅读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实现了一步读取产品生产信息和保存状态信息,加速了疫苗冷链运输及冷藏环节的信息录入过程,提高了录入准确度,避免了批量化读取模式下人工易疲劳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及其识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条码识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及其识读方法。
技术介绍
疫苗是人类对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疫苗需要保存在低温下,一旦疫苗超温,轻则失效,重则对人体造成危害。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或过期疫苗,注射后的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本可通过接种疫苗免疫来避免死亡,但接种问题疫苗导致免疫无效,接种者可能会感染发病死亡。此前国内曾发生过接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无效导致接种者死亡的事件。次要风险为疫苗可能因储存不当导致污染或抗原变性,注射后引起不良反应。以前限于监测技术,无法判断高温暴露量,也就无法确定超温疫苗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为了应对这种因为冷链环节出现纰漏而导致疫苗失效的情况,已经有了一种可以全程监测疫苗温度环境的方案,那就是疫苗瓶温度监测(VaccineVialMonitor,以下简称VVM热标签)。VVM热标签的外形跟我国古钱币相似,外圆内方,直径10毫米。中间的方形为活性表面,内含可变的化学成分,这种化学成分组合了时间和温度两大要素,表现在中间方形表面颜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缓慢、渐进、累积、可预见和不可逆的。而VVM热标签现在的使用情况是在接种疫苗时,由人工识别标签来判断疫苗在热环境下的暴露程度,确定当前疫苗是否可以注射,这种方法面对疫苗数量较少时,工作量还不繁重,但当大批量疫苗的转运存放,出库入库盘点中,通过人工判断不仅效率低下且容易产生误判。同时,录入过程中,带有生产信息的条码标签与VVM热标签处于疫苗瓶的不同位置,无法通过一次扫描就完成生产信息和疫苗活性等级的匹配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现有疫苗冷链环节,因为缺少有效的识别手段而无法识别疫苗是否因为温度变化而失效,同时现有VVM标签识读方法落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包括:温致变色区域,产品信息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区域由VVM热标签所组成,反应原理为经取代的丁二炔(Diacetylene)单体的固态聚合后发生颜色变化,所述产品信息区域为条码,包含产品生产商,生产时间,生产地址,温致变色等级等产品信息。所述温致变色条码标签为二维条码QR码,所述温致变色区域位于所述条码标签的中心位置。所述温致变色区域位于所述条码标签的周围。所述温致变色区域包含变色区域和对比区域。所述条码标签的温致变色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VVM2,VVM7,VVM14和VVM30。2,7,14,30是指暴露在37摄氏度的条件下达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的识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扫描设备扫描温致变色条码标签;S2:确定所述条码信息区域;S3:解码图像获得产品生产信息和温致变色等级;S5:确定VVM热标签区域所在的温致变色区域;S6:识别VVM热标签颜色;S7:根据温致变色等级,确定当前疫苗是否失效,并将信息传输给上位机。所述条码信息还包括VVM热标签所在区域位置信息。所述S6步骤中,所述VVM热标签可由人眼辅助识别当前使用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传统条码与VVM热标签的组合,实现了产品生产信息和保存状态信息结合,加速了疫苗冷链运输及冷藏环节的信息录入过程,提高了录入准确度,通过运用条码扫描设备对标签的扫描实现了产品信息和安全状态一次录入,解决了批量化录入时,人工识别疫苗安全状态效率低下。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的一个实施例的标签示意图。图2是现有VVM热标签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的识读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包括:温致变色区域,产品信息区域,其中,所述温致变色区域由VVM热标签所组成,反应原理为经取代的丁二炔(Diacetylene)单体的固态聚合后发生颜色变化,所述产品信息区域为条码,包含产品生产商,生产时间,生产地址等产品信息。VVM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长期投资的研发成果,于1996年首次应用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并于2002年起逐渐应用于其他疫苗。目前VVM已常规应用于WHO和UNCIEF采购的疫苗上,跨过疫苗巨头已成为VVM主要使用者,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要求在其采购的疫苗上使用VVM。如图2所示,VVM的外形跟我国古钱币相似,外圆内方,直径10毫米。中间的方形为活性表面,内含可变的化学成分,这种化学成分组合了时间和温度两大要素,表现在中间方形表面颜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缓慢、渐进、累积、可预见和不可逆的,其反应原理是根据经取代的丁二炔(Diacetylene)单体的固态聚合后发生的颜色变化,并根据阿列纽斯(Arrhenius)聚合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外周的圆形为参照表面,颜色固定。活性方块的颜色可以从起点的浅亮色(比参照圆圈淡)逐渐变到终点的深暗色(比参照圆圈深)。当活性方块颜色跟参考圆圈颜色一样时,终点就到达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致变色条码标签为二维条码QR码,所述温致变色区域位于所述条码标签的中心位置。因为QR码有着较高的纠错级别,即使中间区域被阻挡仍然可以识别,所以将其中心区域用作温致变色区域也不影响识读。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致变色区域位于所述条码标签的周围。此时条码除了可包含信息较多的二维条码,也可以选用较为简单地一维条码,只要保持条码和所示温致变色区域位于一个可视平面且距离近即可。所述温致变色区域包含变色区域和对比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码区域可直接由VVM热标签的变色材料制成,背景色则为对比颜色,这样再节省空间的同时,更加直观。所述条码标签的温致变色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VVM2,VVM7,VVM14和VVM30。2,7,14,30是指暴露在37摄氏度的条件下达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的等级用于不同的要求,VVM2级为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的疫苗,超过37度两天就失效,VVM30标签则适用于耐保存疫苗,暴露在37需要30天才失效。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的识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扫描设备扫描温致变色条码标签;S2:确定所述条码信息区域;S3:解码图像获得产品生产信息和温致变色等级;S5:确定VVM热标签区域所在的温致变色区域;S6:识别VVM热标签颜色;S7:根据温致变色等级,确定当前疫苗是否失效,并将信息传输给上位机。使用条码扫描器对所述温致变色条码标签识读,拍摄整个标签区域。对于采集到的图像并行处理,一路利用常规算法解码条码信息,同时得到温致变色等级和当前等级下的对比灰度值,另一路根据条码的定位点,向内确定中心热感应区域,分析温致变色中心区域当前颜色灰度值,将此颜色灰度值与设定好的对比颜色灰度值作对比,如果比对比颜色浅,则还可使用,并在输出的数据中加上“可使用”标签,如果与对比颜色一致,或者比基础色深,则不可使用,在输出的数据中加上废弃标签。另外,在尚可使用的疫苗数据里,还可根据对比数据,标注使用优先级,灰度值越高即越接近失效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包括:温致变色区域,产品信息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区域由VVM热标签所组成,反应原理为经取代的丁二炔(Diacetylene)单体的固态聚合后发生颜色变化,所述产品信息区域为条码,包含产品生产商,生产时间,生产地址,温致变色等级等产品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包括:温致变色区域,产品信息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区域由VVM热标签所组成,反应原理为经取代的丁二炔(Diacetylene)单体的固态聚合后发生颜色变化,所述产品信息区域为条码,包含产品生产商,生产时间,生产地址,温致变色等级等产品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条码标签为二维条码QR码,所述温致变色区域位于所述条码标签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区域位于所述条码标签的周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区域包含变色区域和对比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条码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码标签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锦郭栋张享久沈锦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