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丽辉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965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包括管体和与管体相配合的翅片,所述管体的单孔内径的当量直径小于7mm;所述管体内壁设有至少一凸齿,所述凸齿的高度为0.7‑6.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凸齿的设置,达到了介质与管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传热的目的,热交换效率极高;同时,管体管径减小,使得管径减小,管体之间距离可得到缩小,使得翅片效率提高、传热有效面积增加、空气流过时的流动阻力减小,热交换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高;通过两者的结合,达到了双重增效的作用,工作效率高,实现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
本技术属于空调换热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
技术介绍
现有的换热管通常为内螺纹铜管,其内壁具有多种齿型,常用的齿型有普通齿、瘦高齿、M型齿、交叉齿等,这些具有不同齿型的内螺纹铜管的共性是与光面铜管相比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但是,由于受到机械胀管工艺的限制,为了防止这些齿在胀管时被胀头损坏,因此很多螺纹管的厂家都会对其齿高有一定的限制,但由此就引起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不高,难以满足空调的热交换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包括管体和与管体相配合的翅片,所述管体的单孔内径的当量直径小于7mm;所述管体内壁设有至少一凸齿,所述凸齿的高度为0.7-6.5mm。本技术通过将管体的单孔内径的当量直径设置为小于7mm,相较于传统的换热管而言,管径变小,从而在换热器整体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管体之间距离可得到缩小,使得翅片效率提高、传热有效面积增加、空气流过时的流动阻力减小,热交换效率提高,工作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与管体相配合的翅片(2),所述管体(1)的单孔内径的当量直径小于7mm;所述管体(1)内壁设有至少一凸齿(7),所述凸齿(7)的高度为0.7‑6.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与管体相配合的翅片(2),所述管体(1)的单孔内径的当量直径小于7mm;所述管体(1)内壁设有至少一凸齿(7),所述凸齿(7)的高度为0.7-6.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主管(11)和端管(12),所述主管(11)的两端部设有至少一端管(12);所述端管(12)端部具有包覆于所述主管(11)部分外表面的包边段(121),所述主管(11)外表面和包边段(121)内表面之间通过焊料层(4)实现密封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7)的高度为4-6.5mm。4.一种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与管体相配合的翅片(2),所述管体(1)的单孔内径的当量直径小于7mm;所述管体(1)内壁设有至少一凸齿(7),所述凸齿(7)的高度为0.7-6.5mm;所述管体(1)通过流体胀接的方式与所述翅片(2)之间实现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高内齿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主管(11)和端管(12),所述主管(1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端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12)端部具有包覆于所述主管(11)部分外表面的包边段(121),所述主管(11)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瀚李丽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丽辉刘晓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