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672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包括水箱、循环泵、散热器、热交换盘管、上外管、上内管、旋转外管和旋转内管,上内管位于上外管中,旋转外管位于套筒中,旋转内管位于旋转外管中,旋转外管的下端与热交换盘管的进水口相通,旋转内管的下端与热交换盘管的回水口相通;旋转内管、旋转外管的上端分别插入上内管、上外管之中;旋转外管的外壁上固定有旋转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使得在搅拌电机的带动下,可驱使旋转内外管和热交换盘管一起转动,转动的热交换盘管更有利于冷却水与容器内物质进行充分、高效的热交换,解决了以往固定式热交换盘管换热效率低、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温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的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工业容器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温,为了维持容器内恒定的温度和保障设备工作正常,常常需要为容器或设备内部安装降温装置。现有传统的降温装置基本都是采用热交换的原理,通过散热媒介(通常为水)将容器内的热量置换出来,以实现容器内部环境或工作介质的降温。由于现有降温装置的热交换部位均处于固定状态,使得冷却水与容器内工作介质的热交换效率较低,对于一些对温度要求苛刻的工业容器不在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包括水箱、循环泵、散热器和位于容器内部空腔中的热交换盘管,容器的上端为上盖,水箱固定于上盖上,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通,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相通;其特征在于: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还包括上外管、上内管、旋转外管和旋转内管,上内管位于上外管中,上外管的上端与循环泵的出水口相通,上内管的上端穿过上外管的管壁后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相通;上盖上设置有竖向的套筒,旋转外管位于套筒中,旋转内管位于旋转外管中,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包括水箱(1)、循环泵(2)、散热器(4)和位于容器(10)内部空腔中的热交换盘管(3),容器的上端为上盖(11),水箱固定于上盖上,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通,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相通;其特征在于: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还包括上外管(5)、上内管(6)、旋转外管(7)和旋转内管(8),上内管位于上外管中,上外管的上端与循环泵的出水口相通,上内管的上端穿过上外管的管壁后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相通;上盖上设置有竖向的套筒(12),旋转外管位于套筒中,旋转内管位于旋转外管中,旋转外管的下端与热交换盘管的进水口相通,旋转内管的下端穿过旋转外管的管壁后与热交换盘管的回水口相通;旋转内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包括水箱(1)、循环泵(2)、散热器(4)和位于容器(10)内部空腔中的热交换盘管(3),容器的上端为上盖(11),水箱固定于上盖上,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通,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相通;其特征在于:搅拌式自动降温装置还包括上外管(5)、上内管(6)、旋转外管(7)和旋转内管(8),上内管位于上外管中,上外管的上端与循环泵的出水口相通,上内管的上端穿过上外管的管壁后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相通;上盖上设置有竖向的套筒(12),旋转外管位于套筒中,旋转内管位于旋转外管中,旋转外管的下端与热交换盘管的进水口相通,旋转内管的下端穿过旋转外管的管壁后与热交换盘管的回水口相通;旋转内管的上端插入上内管之中,旋转外管的上端插入上外管之中;所述旋转外管的外壁上固定有旋转盘(13),旋转盘的下方设置有对其支撑的环形轴承(14),旋转盘的上表面上固定有环形齿条(17);所述上盖上固定有搅拌电机(15),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为刚徐丽娜韩耀振王常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