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条堆置装置的转盘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968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进行纤维条制作或加工的纺纱准备机器所用纤维条堆置装置的转盘,它是为了将连续输送纤维条堆置到一个条筒(10)中而设计的,其中,转盘(1)有一个垂直于旋转轴(11)布置的加压板面(7),以将堆置的纤维条压入到条筒(10),还有一条具有盘旋式空间曲线的纤维条管道(2),其中纤维条管道(2)的输入口(5)是这样布置的,即:被输送的纤维条平行于转盘(1)的旋转轴(11),进入的纤维条管道没有拐点,纤维条管道(2)的输出口(6)位于加压板面(7)的平面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盘的优点在于,纤维条管道(2)至少在其绝大部分长度上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在纤维条沿其纤维条管道(2)的输送速度与转盘(1)的转速两者之间,在预先规定的比例下,基本上不会出现相对于转盘旋转轴(11)的、作用在依次堆置的纤维条上的切向力,以减小纤维条在其管道内壁上摩擦,阻止从纤维条中分离出来的微粒沉积和积聚在纤维条管道的内壁上。为了把连续输送纤维条堆置在条筒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上位概念,进行纤维条制作或加工纺纱准备机所用纤维条堆置装置的转盘,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上位概念,将连续输送的纤维条堆置到一个条筒内的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德国专利DE 41 31 134,已知的转盘具有一条空间弯曲纤维条管道,其纤维条管道是由一根管接头构成的,它由两个相互转向的圆弧所衔接而成。其缺点在于,有时由纤维条分离出的微粒会沉积在纤维条管道的内壁上。微粒聚集的趋势是,在纤维条堆置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增长到一定的大小,然后作为紧密的微粒结团与管道的内壁脱离。这种脱离多半出现在更换接收纤维条的条筒时。一般情况下,微粒团块(被称为小老鼠)落在条筒内,并把堆置起来的纤维条弄脏。这在下一步加工纤维条时可能造成麻烦。另外,微粒沉积在纤维条管道内壁上还可能损伤依次堆置的纤维条,特别是在高速堆置和堆置速度达到最高时尤其如此。例如,微粒沉积可能造成纤维条被意外牵伸,或使纤维的平行度变坏。另外一个缺点是,生产过程中使用所述转盘时,为了拉伸纤维条穿过纤维条通道,纤维条中必定会产生高的纵向张力。因此会产生不符合要求的张力牵伸作用,这有损于依次堆置的纤维条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就是设计一种转盘和一种方法,以克服上述缺点,特别是在高和最高堆置速度下(尤其在高于1000m/min时),保证可靠和无损伤地堆置优质纤维条。上述任务是通过具有独立的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一种转盘和一种方法而解决的。一般情况下,纤维条总是含有微粒,这些微粒只是不完全地结合到纤维条的结构中。这些微粒一般是例如短纤维和尘埃微粒。由于在纤维条管道中受到作用在纤维条上的外力的影响,这些微粒中的一部分脱离纤维条结构,这些分离出来的微粒在与纤维条松散结合状态下被继续输送。根据本专利技术是把作用在纤维条上的总外力降低,阻止不符合要求分离出来的微粒从纤维条中分离。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转盘有一条纤维条管道,所述管道至少基本上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在纤维条沿其管道的输送速度与转盘的转速两者之间,在预先规定的比例下,基本上不会出现相对于转盘旋转轴的切向力,作用在依次堆置的纤维条上。纤维条要素的运动,是纤维条管道的旋转运动和纤维条要素相对于纤维条管道的相对运动矢量相加的结果,后者的方向取决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纤维条管道的形状。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还阻止从纤维条中分离出来的微粒在纤维条管道的内壁上聚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盘上,那些被分散随带的微粒与纤维条管道内壁之间的法向力(以及随之而生的摩擦力)有所减小,甚至被减少到最小。这样可以保证,输送微粒穿过纤维条通道的作用力,特别是由于转盘的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以及运动的纤维条与微粒之间的摩擦力,将会大于阻止微粒运动的制动力,即大于微粒与内壁之间的摩擦力。结果是有破坏作用的微粒分散地和连续地被从纤维条管道中输送出来,不会像使用传统的设备时那样形成紧密的微粒结团。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既不单靠规定的转盘转速,也不单靠纤维条的输送速度。重要的是,上述两个特征值之比以与纤维条管道的形状的相互配合。在纤维条进行堆置的过程中,只要在输送速度发生变化时,例如纤维条由静止状态开始堆置时,纤维条的输送速度与转盘的转速之比保持不变,就可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条管道,保证纤维条基本上实现无切向力堆置,与纤维条的输送速度无关。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纤维条管道的形状设计,可以达到明显减小作用在纤维条上的总外力的目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外力只是径向力与轴向力相加的结果。虽然着力于在纤维条管道的整个长度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其形状设计,本专利技术仍然不能回避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在管道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处,为了照顾该处的特殊条件而希望偏离理想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是减少从纤维条中分离出的微粒的聚积,不受纤维条管道内壁与相关微粒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影响。这不仅涉及到从纤维条中分离出来的单根纤维,而且涉及到从纤维条中分离出来的尘埃微粒。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只是,通过本专利技术,在基本上消除所述切向力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微粒与纤维条管道内壁之间的法向力。另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完成形状设计的纤维条管道,保证纤维条的堆置受到保护。由于纤维条受力很小,其被意外牵伸的危险极小。因而微粒从纤维条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进一步被减到最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型式中,纤维条管道是这样设计的,即纤维条管道的中心线至少在其大部分长度上,接近于或紧贴着一条理想线,该理想线在纤维条管道的整个长度上是这样变化的,即在转盘转速与纤维条沿其管道的输送速度两者之间,在预先规定的比例下,由于转盘相对于纺织机的转动而产生的每个点相对于理想线的切向速度,与由于纤维条在其纤维条管道内沿中心线被输送而产生的纤维条在理想线的相关点上,相对于纤维条管道的相对速度的切向分量,两者的量值相等,但方向相反。当纤维条管道采用圆形横截面和一致的壁厚时,中心线与纤维条管道的重心线重合。在正常情况下,纤维条的输送速度与转盘的转速之比,以及堆置半径和平行于转盘旋转轴的管道的长度(高度)是预先给定的。纤维条离开转盘的符合需要的输出口方向也是已知的。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线可以利用数字方法计算出来,理想线就是一条符合需要的综合的空间曲线。如果人们在进行纤维条管道的形状设计时,能使纤维条管道的中心线与所述理想线基本一致,即可保证纤维条在输送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切向力。但是,堆置过程绝对不产生切向力是不可能的,因为纤维条的横截面有一定的平面延伸。因此,位于纤维条外侧的纤维条单一要素,其实际输送途径不可避免地要偏离理想线。当然,对于一般相对较细的纤维条来说,这种偏离是很小的。另外,运动线(也就是纤维条横截面的中心或重心,在纤维条在其管道中运动过程中实际经历的那一条线)在纤维条管道的部分分段中,也可能偏离纤维条管道的中心线。但是,由于运动线偏离中心线,剩余的切向力是很微小的。也有可能在纤维条管道的形状设计中,做到纤维条的实际运动线与所述理想线基本一致。当然,其前提条件要预先例如利用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得出运动线。纤维条管道的中心线和实际的运动线可能重合,如果人们这样假定或者这样计算,这有利于更方便地根据本专利技术进行纤维条管道的形状设计。对此,如果纤维条管道的中心线是在空间由若干曲线分段相互组合而成,而每一曲线分段又是由一种基本的几何形状构成的,则特别有利。适合的几何形状包括例如螺旋线分段、圆弧线、椭圆弧线或直线分段。这样的纤维条管道,用今天的机器来制造相对比较简单,不会相应地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即基本上沿着理想线引导纤维条,纤维条的单一要素不会产生明显的切向分量。如果输入口的曲线分段是一直线分段,则转盘的轴向长度(即结构高度)可以用简单的方式,适应纤维条堆置装置的几何形状所决定的各项要求。为此,只需要改变直线分段的长度。具有综合曲率和(或)要求的曲线分段的几何形状可以保持不变。在一项特别优异的设计方案中,曲线分段都是由平坦的几何形状构成的。所有的平面形状都是可在一个平面上表示。其中特别优越的一种情况是,两曲线分段在过渡点上交互过渡,没有拐点。换句话说,两曲线分段在过渡点上有共同的切线。根据本专利技术,较佳的中心线有三到十二条,特别优先的是有四到八条依次相互衔接的曲线分段,而且都是圆弧线,其中相邻的圆弧线有不同的半径和(或)处在不同的平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进行纤维条制作或加工的纺纱准备机所用纤维条堆置装置的转盘,是为在一个条筒(10)内堆置连续输送纤维条而设计的,其中,转盘(1)有一个垂直于其旋转轴(11)布置的加压板面(7),以将堆置起来的纤维条压入到条筒(10)内,还有一条具有盘旋式空间曲线的纤维条管道(2),其中纤维条管道(2)的输入口(5)是这样布置的,即:被输送的纤维条平行于转盘(1)的旋转轴(11),进入的纤维条管道(2)没有拐点,纤维条管道(2)的输出口(6)在加压板面(7)的平面上,其特征在于,纤维条管道(2)至少在其绝大部分长度上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在纤维条沿其纤维条管道(2)的输送速度与转盘(1)的转速两者之间,在预先规定的比例下,基本上不会出现相对于转盘旋转轴(11)而言的、作用在依次堆置的纤维条上的切向力,以减小纤维条在其管道内壁上的摩擦和阻止从纤维条中分离出来的微粒沉积和积聚在纤维条管道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施特罗贝尔Ch谢里夫G施魏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