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短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962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允许稳定制造不大于0.1毫米纤维长度的极短纤维同时使误切最少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为实现该目的,在该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中,将众多单纤维群成束形成纤维束,由冷却固化和由加热气化或液化的包埋材形成气状或液状,利用形成气状或液状的包埋材对纤维束做包埋处理,在包埋材不会气化或液化的温度下将包埋处理后的上述纤维束的端面切削成薄片形,获得具有不大于1毫米的切断纤维长度的极短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以长单纤维群所构成的众多纱条成束合纱后的纤维束,切断该纤维束制造具有不大于1毫米纤维长度的极短纤维用的极短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以聚酯、聚酰胺等热可塑性合成聚合物所构成的长纤维作为纤维时,将此纤维束切断获得数毫米以至数十毫米长度的短纤维时,惯用各种的纤维束切断装置。例如,以上的切断装置是使用将纤维束卷绕在呈辐射状众多设有切刀的切割辊上,并将散布在切刀上的纤维朝着切刀按压,连续切断形成预定长度的切割辊式纤维束切断装置。并且,设置固定刀刃和移动刀刃作为裁刀,仅将预定切断长度的纤维束相对于该等裁刀推出切断,即所谓的裁刀式纤维束切断装置已为人所熟知。使用上述已知的纤维束切断装置的环境下,近年来增加了对某些类型的化妆品中采用的极短合成纤维、使用于柔软风格的植绒加工品的极细纤维,或者切短的弹性纤维等的需要。因此,要求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为0.1毫米至数毫米的短纤维。但是,在上述辊子切割式纤维束切断装置的场合,所要求呈辐射状设置在转动切割辊上的切刀群的邻接切刀间的间隔极小。因此,以上的场合,不仅会因为切断后的纤维堵塞在切刀间,使得其排出困难,同时有切刀本身厚度的关系,有获得短切断纤维长度上的限制。在另一方面,裁刀式纤维束切断装置即使0.5毫米左右的切断纤维长度也可以处理。但是使用以往的形式纤维束切断装置切断单纤维纤度小的长细纤维时,由于纤维本身具有的弹性而使得纤维弯曲,或挠曲不能呈直角抵接固定刀刃。并且,形成固定刀刃和移动刀刃之间间隙的调整极为困难,产生多量因斜切或切断长度不齐等的误切。因此,为了获得纤维长度整齐的短纤维时,必须从误切的多量切断纤维中只选择和移出正常切断后的纤维。但是,以上的选取作业不仅极为繁杂,同时一旦形成众多的容许切断长度以外的误切纤维时,同样会形成正常切断后纤维的不良成品率。因此,为了解决裁刀式纤维束切断装置具有的上述问题的装置而提出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特开2003-119662号公报。以上的已知技术中,在切断连续供给长纤维束之前,安装以连续薄片形物包覆所供给的纤维束用的导件。并且,借此导辊重叠包覆和纤维束同时移动的连续薄片形物而移动的长纤维束之后,切断薄片形物所包覆的纤维束。即,将纤维束单体柔软而切断困难的纤维束以薄片形物包覆使其刚直化,切断刚直化后的纤维束,可以切断成预定长度的短纤维。但是,即使使用以上裁刀式纤维述切断装置,可切断的纤维长度为0.1~30毫米,在获得0.1毫米以下切断纤维的稳定良好精度上极为困难。并且,为了获得上述短纤维而包覆纤维束所使用的薄片形物时必须使用纸或聚烯烃、聚酯、赛璐玢等的有机高分子薄膜、布帛、不织布。但是,使用上述的薄片形物时,要求将切断后的纤维和薄片形物在切断后分离。但是实现完全的分离是困难的,少量的切屑可能混入切断后的纤维中。并且,随着切断纤维长度逐渐接近0.1毫米时,为了更确实地进行切断,必须要将纤维束刚直地加以约束,但是当然以上的薄片形刚直性所使用的材料自然会产生操作性上的限制。如上述,随着误切而使得精度大幅地降低,生产效率也随着降低,因此实质上在获得具有0.1毫米以下的切断纤维长度的短纤维是困难的。并且,在大量制造短纤维以提升生产性时,必须要准备尽可能地使众多单纤维群成束的粗的纤维束。但是纤维束越粗时,以薄膜状薄片包覆纤维束的外围时即使强约束力的作用,仍会使得对于纤维束内部单纤维的约束力减弱。因此,约束力一旦减弱,即使在将包括处于即使是仅稍微的自由移动状态下的单纤维群的纤维束切断成短的时,也会显得不容易进行。亦即,从构成纤维束的单纤维群逐条地移出单纤维时,该单纤维例如为0.001~10dtex时极细,并且富于弹性,因此在切断时容易从切刀朝着受力作用的方向变形而从切刀脱开。因此,纤维束0.1毫米以下的极短长度即使无误切在满意的产量下正确地切断时极为困难。并且,从约束和切断纤维束的观点来审查已知技术时,发现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昭63-35829号公报中提出一种利用已知的切断装置在进行切断困难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的切断。该已知技术是将熔融后的热可塑性树脂浸渍在芳族聚酰胺纤维使其硬化,使硬化后的树脂含有纤维的状态下,利用制球机使其小球化的技术。但是,以上的已知技术不需要从切断的纤维束中除去浸渍热塑性树脂,可以获得将短纤维直接掺进其中的纤维强化塑胶。因此,并非只是将切断后的纤维单独从热可塑性树脂移出,并且移出也是完全不相关的技术。另外,该已知技术如以上重复说明是在纤维内浸渍热可塑性树脂之后使其球形化,而根据已知的制球机将纤维含有树脂切断成0.1毫米以下的切断长度形成小球化极为困难。此外,在提升极短纤维的生产性时,要求将极众多的细长单纤维成束,制成超过总纤度1万分特的纤维束,以热可塑性树脂固定。但是,相对于上述具有粗直径的纤维束,将熔融粘度高的高温热可塑性树脂充分浸渍在其内部同样是非常困难的技术。因此即使将热可塑性树脂浸渍在纤维束内,不能避免地在纤维束的内部会产生部分不能以热可塑性树脂约束的单纤维群。因此,会产生不能以热可塑性树脂充分约束的单纤维群,以至有众多误切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以解决上述已知技术具有的诸项问题为目的,其在于提供一种允许稳定制造具有0.1毫米以下纤维长度的极短纤维同时使误切最少的方法和装置。并且,在以下叙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中,关于“包埋剂”及“包埋材”的用语,首先说明在液体状态或者气体状态的场合是称为“包埋剂”,在固体状态的场合则是称为“包埋材”。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成上述课题而努力研究的结果,发现如已知技术的“纤维束的切断”的技术思想中,获得0.1毫米以下的极短纤维长度的切割纤维是困难的。即,当移出构成纤维束的单纤维群的一条单纤维时,该单纤维极细,且富于弹性。因此,切断时的单纤维在切断时由于来自切刀的受力容易变形而会从切刀脱离。因此,可获知对于纤维为0.1毫米以下的极短长度在没有误切正常精度下切断虽不是不可能,但仍是极为地困难。如上述,为了解决此问题,在进行种种实验构想的反复试验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想到不用“纤维束的切断”,而用“纤维束的切削”可能获得0.1毫米极短纤维。但是,这就提出了如何切削由大量细的单纤维构成的纤维束的问题。而关于此点则可以想象将纤维,含其内部包埋在石蜡、树脂或者冰等的包埋材中包埋处理形成一体化,即可获得良好的切削材料。其中,本专利技术在获得具有1.0毫米以下(尤其是0.005~0.1毫米)纤维长度的极短纤维时,提供一种可极力抑制误切并稳定获得极短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亦即,本专利技术是形成使众多的单纤维群成束的纤维束,并以冷却固化及以加热气化或液化的包埋材形成气体状或液状,由形成气体状或液状的包埋材制作包埋处理上述纤维束后的被切削材,以上述包埋材以未气化或液化的温度将上述被切削材的端面切削成薄片形,获得具有1.0毫米以下切断纤维长度的极短纤维的方法和装置。此时,审查不产生误切的极短纤维的制造方法和装置,可得知包埋在包埋材中的纤维朝着单方向合纱是重要的。因此,准备了各包括由众多单纤维群所构成的复丝纱条的众多绕纱条。然后将纱条从绕纱条群卷绕到纱框(卷纱框)上,同时将在一定张力下退绕的各纱条合纱,重复卷绕在卷纱框上,以制作出具有预定总纤度的纤维束。在重复卷绕成卷纱框形的部分中形成有使单纤维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短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众多的单纤维群彼此朝着纤维长度方向平行而形成合纱成束的纤维束,利用通过加热而气化或液化的包埋剂包埋所述纤维束,固化所述包埋剂以制作将所述纤维束包埋处理于包埋材中的被切削材,和在使得所述包埋材不致气化或液化的温度下将包埋处理后的纤维束的切削端面切削成薄片形,以获得具有不大于1.0毫米的切断纤维长度的极短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藤尚彥芝池哉米田卓郎北岸泰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