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47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包括外墙板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墙骨;每组所述扇形体的内端面均各通过两组所述弹簧与圆筒的外壁相连接,且两组所述弹簧分别位于矩形连接杆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圆筒轴心位置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旋母,且旋母的底部连接有一根所述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当规格竹圆筒发生开裂时,其支撑机构及粗支撑杆和细支撑柱的支撑可保证规格竹圆筒开裂部位保持不动,不会发生偏移,使得不会大幅度的减弱规格竹圆筒本身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以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的长久使用,降低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Bamboo cylinder sandwich wal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mboo cylinder sandwich wall of bamboo and wood, including external thread and internal thread of the outer wall plate; the wall between the outer wall plate and the inner wall plate is spaced with a number of the wall bones. The inner face of each group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cylinder by the two sets of springs, and the two sets of the springs are at the moment respectively. A rotating moth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axial position of the cylinder, and a supporting column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revolving female.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at when the specification bamboo cylinder is cracked, the support mechanism and the support of the coarse support and the fine support column can ensure that the cracking part of the specification bamboo cylinder can not be moved, and will not be offset, so that the vertical load capacity, the side force and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the specification bamboo cylinder itself will not be greatly weakened, so as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bamboo cylinder. The practical use of bamboo cylindrical bamboo wood composite wall reduces its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
本技术属于墙板结构
,尤其涉及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中,目前所采用的墙体大多是以木质材料为主体框架,填充锯末、碎屑、稻草等农作物废弃物来制造的。例如,ZL200620167597.X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木墙骨结构复合墙体,其是以木基结构板作外板而石膏板作内板,又在木基结构板和石膏板之间固定连接相间隔的多个竖直放置的木框架墙骨而形成空腔结构,在该空腔结构中装入建筑用裸面草板制成的。竹子因具有坚硬、柔韧、通直、抗压、抗拉、耐腐等多方面的特性,是理想的建筑材料。将竹材用于现代竹建筑的设计、结构和材料中,是发展绿色建筑的一大亮点,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我国当前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主题。例如申请号201020673304.1本技术涉及一种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该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包括内墙板、外墙板、规格竹圆筒和墙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骨框架内部为一空腔结构,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墙骨框架两侧,所述规格竹圆筒设置于所述空腔结构内。本技术提供的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具有以下优点:竹材的轴向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很高,墙体强重比高,竹木复合框架结构和竹筒竖向填充布置构造,使墙体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大大增强,进而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在抗台风、抗震地区的适用性。竹圆筒外壁的竹青部具有优异的天然耐水性,夹在墙板之间具有水汽防护作用。基于上述,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专利所设计的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在实际生活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规格竹圆筒本身存在发生开裂的可能性,且其开裂与气候、温湿程度有关,故该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个别的规格竹圆筒易可能发生开裂,且规格竹圆筒的内外并无相应的支撑装置,导致规格竹圆筒开裂的部位可能发生向内或向外的偏移,因规格竹圆筒开裂并发生偏移后,其本身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大大减弱,导致墙体的承载性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以解决上述专利中的规格竹圆筒本身存在发生开裂的可能性,且其开裂与气候、温湿程度有关,故该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个别的规格竹圆筒易可能发生开裂,且规格竹圆筒的内外并无相应的支撑装置,导致规格竹圆筒开裂的部位可能发生向内或向外的偏移,因规格竹圆筒开裂并发生偏移后,其本身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大大减弱,导致墙体的承载性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墙骨、规格竹圆筒、支撑机构、细支撑柱、粗支撑杆、圆筒、旋母、扇形体、矩形连接杆、弹簧、撑柱、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墙骨;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的每相邻两根所述墙骨之间设置有四根相切放置的所述规格竹圆筒;每两根所述规格竹圆筒之间与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所述粗支撑杆,且粗支撑杆的外轮廓面分别与规格竹圆筒的外轮廓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每两根所述规格竹圆筒与墙骨的侧端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所述细支撑柱,且细支撑柱外轮廓面分别与规格竹圆筒的外轮廓面、墙骨的侧端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每根所述规格竹圆筒的内腔内的首尾两端均各放置有一组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圆筒、旋母、扇形体、矩形连接杆、弹簧、撑柱共同组成;所述圆筒的外围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四组所述扇形体,且每组所述扇形体的内端面中心位置均通过一根所述矩形连接杆贯穿圆筒的外壁与圆筒滑动相连接;每组所述扇形体的内端面均各通过两组所述弹簧与圆筒的外壁相连接,且两组所述弹簧分别位于矩形连接杆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圆筒轴心位置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旋母,且旋母的底部连接有一根所述撑柱。进一步的,所述撑柱采用圆台状结构,且撑柱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进一步的,四根所述矩形连接杆的首端面均为倾斜状的弧形面结构,且当弹簧处于普通伸展状态下四根所述矩形连接杆的首端面之间共同形成圆台状结构。进一步的,四根所述矩形连接杆的首端面均设置有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撑柱通过其外壁所设置的外螺纹与四根所述矩形连接杆的设置有内螺纹的首端面所共同形成的圆台状结构之间螺纹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每根规格竹圆筒的内腔内的首尾两端均各放置有一组支撑机构,且每两根规格竹圆筒之间与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粗支撑杆、每两根规格竹圆筒与墙骨的侧端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细支撑柱,通过支撑机构及粗支撑杆和细支撑柱的嵌入,以保证当规格竹圆筒发生开裂时,其支撑机构及粗支撑杆和细支撑柱的支撑可保证规格竹圆筒开裂部位保持不动,不会发生偏移,使得不会大幅度的减弱规格竹圆筒本身的竖向荷载能力、抗侧力和抗冲击性,以保证本技术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的长久使用,降低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机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墙板,2-内墙板,3-墙骨,4-规格竹圆筒,5-支撑机构,6-细支撑柱,7-粗支撑杆,501-圆筒,502-旋母,503-扇形体,504-矩形连接杆,505-弹簧,506-撑柱,507-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包括外墙板1、内墙板2、墙骨3、规格竹圆筒4、支撑机构5、细支撑柱6、粗支撑杆7、圆筒501、旋母502、扇形体503、矩形连接杆504、弹簧505、撑柱506、外螺纹507和内螺纹;所述外墙板1与内墙板2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墙骨3;所述外墙板1与内墙板2之间的每相邻两根所述墙骨3之间设置有四根相切放置的所述规格竹圆筒4;每两根所述规格竹圆筒4之间与外墙板1或内墙板2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所述粗支撑杆7,且粗支撑杆7的外轮廓面分别与规格竹圆筒4的外轮廓面及外墙板1或内墙板2内端面相切;每两根所述规格竹圆筒4与墙骨3的侧端面及外墙板1或内墙板2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所述细支撑柱6,且细支撑柱6外轮廓面分别与规格竹圆筒4的外轮廓面、墙骨3的侧端面及外墙板1或内墙板2内端面相切;每根所述规格竹圆筒4的内腔内的首尾两端均各放置有一组所述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由圆筒501、旋母502、扇形体503、矩形连接杆504、弹簧505、撑柱506共同组成;所述圆筒501的外围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四组所述扇形体503,且每组所述扇形体503的内端面中心位置均通过一根所述矩形连接杆504贯穿圆筒501的外壁与圆筒501滑动相连接;每组所述扇形体503的内端面均各通过两组所述弹簧505与圆筒501的外壁相连接,且两组所述弹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该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墙骨、规格竹圆筒、支撑机构、细支撑柱、粗支撑杆、圆筒、旋母、扇形体、矩形连接杆、弹簧、撑柱、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墙骨;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的每相邻两根所述墙骨之间设置有四根相切放置的所述规格竹圆筒;每两根所述规格竹圆筒之间与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所述粗支撑杆,且粗支撑杆的外轮廓面分别与规格竹圆筒的外轮廓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每两根所述规格竹圆筒与墙骨的侧端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所述细支撑柱,且细支撑柱外轮廓面分别与规格竹圆筒的外轮廓面、墙骨的侧端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每根所述规格竹圆筒的内腔内的首尾两端均各放置有一组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圆筒、旋母、扇形体、矩形连接杆、弹簧、撑柱共同组成;所述圆筒的外围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四组所述扇形体,且每组所述扇形体的内端面中心位置均通过一根所述矩形连接杆贯穿圆筒的外壁与圆筒滑动相连接;每组所述扇形体的内端面均各通过两组所述弹簧与圆筒的外壁相连接,且两组所述弹簧分别位于矩形连接杆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圆筒轴心位置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旋母,且旋母的底部连接有一根所述撑柱。...

【技术特征摘要】
1.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该竹圆筒夹心竹木组合墙体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墙骨、规格竹圆筒、支撑机构、细支撑柱、粗支撑杆、圆筒、旋母、扇形体、矩形连接杆、弹簧、撑柱、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墙骨;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的每相邻两根所述墙骨之间设置有四根相切放置的所述规格竹圆筒;每两根所述规格竹圆筒之间与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所述粗支撑杆,且粗支撑杆的外轮廓面分别与规格竹圆筒的外轮廓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每两根所述规格竹圆筒与墙骨的侧端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位置处的空隙处均嵌入有一根所述细支撑柱,且细支撑柱外轮廓面分别与规格竹圆筒的外轮廓面、墙骨的侧端面及外墙板或内墙板内端面相切;每根所述规格竹圆筒的内腔内的首尾两端均各放置有一组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圆筒、旋母、扇形体、矩形连接杆、弹簧、撑柱共同组成;所述圆筒的外围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四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延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楚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