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31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包括炉壳、设置在炉壳内侧的炉缸耐火内衬以及设置炉壳底部的炉底耐火内衬,所述炉壳底部设有用于冷却炉底耐火内衬的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炉缸耐火内衬和炉壳之间设有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连接在一起,避免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之间产生缝隙,保证了传热体系长期稳定运行,延长了高炉的使用寿命。

A furnace hearth hearth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n particular to a blast furnace hearth and hearth structure. The furnace shell, the fire-resistant lining of the hearth and the fire lining of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shell are set up at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oling mechanism for cooling the refractory lining of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The fire-resistant inner lining of the hearth and the shell of the furnac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ooling mechanisms, and the second cooling mechanism and the refractory inner lining card of the hearth. The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econd cooling mechanism and the refractory lining of the hearth are connected together to avoid the gap between the second cooling mechanism and the refractory lining of the hearth, so as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system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last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
本技术属于冶金工业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
技术介绍
高炉炉底炉缸是高炉的关键部位,主要用于储存和排放温度约为1400~1600℃的熔铁和熔渣,还有温度高于2000℃、压力大于0.3MPa的高炉煤气充满炉底炉缸,因此几乎没任何材料能够直接长期抵抗熔渣、熔铁以及煤气的侵蚀,而炉底炉缸的长寿主要依靠在耐火内衬表面生成的渣铁凝固层进行自我保护。熔渣熔铁开始凝固温度约在1150℃,当耐火内衬表面温度如果大大低于渣铁凝固温度时,则耐火内衬就会受到保护,这就要求有一个稳定的热传输系统来保证耐火内衬表面温度低。传统的炉底炉缸结构如图1所示,炉缸冷却壁是光面的,虽然炉缸耐火内衬和炉缸冷却壁之间设有膨胀缝填料,但炉缸耐火内衬与炉缸冷却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炉缸冷却壁温度低而炉缸耐火内衬温度高,它们之间的膨胀基本不会同步,当炉缸耐火内衬产生膨胀时,炉缸冷却壁与炉缸耐火内衬之间的密实性会受到破坏。炉缸耐火内衬坐落在炉底耐火内衬之上,炉底耐火内衬的上涨也会引起炉缸耐火内衬的上涨,此时炉缸冷却壁并不上涨,炉底耐火内衬、炉缸耐火内衬均与炉缸冷却壁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而形成缝隙。此外,高炉时常需要停炉维修,此时炉内温度会下降,炉缸耐火内衬、炉底耐火内衬会随着温度的下降产生一定的收缩,炉缸冷却壁与炉缸耐火内衬、炉底耐火内衬之间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缝隙,恢复生产时高温高压煤气就有机会进入缝隙而形成热阻,而煤气的热阻是炉缸耐火内衬、炉底耐火内衬热阻的450倍以上,巨大的热阻会阻止热量传递到炉缸冷却壁上,从而使内衬表面温度升高,渣铁凝固层熔化直至消失,熔渣、熔铁直接与耐火内衬接触而使内衬遭到一定程度的侵蚀,直到耐火内衬减薄热阻降低建立新的热平衡,如此反复多次,耐火内衬被全部侵蚀,炉缸冷却壁被熔化,炉缸损坏,高炉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耐火材料内衬和炉缸冷却壁脱离,因热胀冷缩不同步而产生缝隙,传热体系稳定性差、高炉的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包括炉壳、设置在炉壳内侧的炉缸耐火内衬以及设置炉壳底部的炉底耐火内衬,所述炉壳底部设有用于冷却炉底耐火内衬的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炉缸耐火内衬和炉壳之间设有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连接在一起,避免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之间产生缝隙,保证了传热体系长期稳定运行,延长了高炉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为冷却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机构为炉缸冷却壁。进一步,所述炉缸冷却壁的内侧设有燕尾槽,所述炉缸耐火内衬的外侧设有与燕尾槽卡接的凸出部。进一步,所述炉缸冷却壁包括多个沿炉壳高度方向和炉壳圆周方向排布的冷却部,相邻两个冷却部首尾拼接,每个所述冷却部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燕尾槽,每个燕尾槽对应卡装有一个炉缸耐火内衬。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结构简单,不易脱落,无需其它部件锁紧固定,有效的避免了炉缸冷却壁和炉缸耐火内衬之间因热胀冷缩相对移动而产生缝隙,提高了传热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冷却部之间设有第一膨胀缝填料,通过第一膨胀缝填料为冷却部的热胀冷缩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同时形成密封结构阻止煤气进入缝隙。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炉缸耐火内衬之间设有第二膨胀缝填料,所述第二膨胀缝填料由靠近炉缸冷却壁的一端至远离炉缸冷却壁的一端逐渐变大,设置第二膨胀缝填料为炉缸耐火内衬的热胀冷缩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第二膨胀缝填料采用渐变间隙,使得炉缸耐火内衬受热膨胀时,自动封闭缝隙。进一步,多个所述炉缸耐火内衬形成凹凸不平的炉缸内壁面,有利于固定渣铁凝固层,使得渣铁凝固层更稳定,不易脱落。进一步,所述炉底耐火内衬的结构为上小下大的自锁结构,且炉底耐火内衬和炉缸耐火内衬之间设有第三膨胀缝填料,采用自锁结构防止炉底耐火内衬渗入密度大的铁水后产生漂浮,设置第三膨胀缝填料避免因炉底耐火内衬膨胀上涨而带动炉缸耐火内衬上涨。进一步,所述炉壳的底部设有炉底钢板,所述炉底耐火内衬安装在炉底钢板上,且炉底耐火内衬和炉底钢板之间设有隔热浇注料,设置隔热浇注料有效的防止炉内热量传到炉底钢板上,避免损坏炉底钢板。进一步,所述炉缸耐火内衬为石墨砖、或炭砖或碳化硅砖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炉底耐火内衬为石墨砖、或炭砖或碳化硅砖中的任意一种,采用高热导率的耐火材料有利于提高传热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炉底炉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炉炉底炉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局部I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炉炉底炉缸结构的展开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炉壳;2炉缸冷却壁;3炉缸耐火内衬;4第一膨胀缝填料;5炉底耐火内衬;6第三膨胀缝填料;7冷却水管;8隔热浇注料;9第二膨胀缝填料;10渣铁凝固层;11炉底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包括炉壳1,炉壳上部为炉缸区域,炉壳底部为炉底区域。该高炉炉底炉缸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炉壳1内侧的炉缸耐火内衬3以及设置炉壳1底部的炉底耐火内衬5,炉壳1底部设有用于冷却炉底耐火内衬5的第一冷却机构,炉缸耐火内衬3和炉壳1之间设有第二冷却机构,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3卡接。其中,第一冷却机构为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机构为炉缸冷却壁,炉缸冷却壁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炉壳1的内侧,炉缸冷却壁的本体材质可以采用铸铁、或铸钢或铸铜,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冷却效率高,提高传热系统的稳定性。炉壳1的底部设有炉底钢板11,炉底耐火内衬5安装在炉底钢板11上,炉底耐火内衬5和炉底钢板11之间设有隔热浇注料8。炉缸耐火内衬3为石墨砖、或炭砖或碳化硅砖等高热导率耐火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炉底耐火内衬5为石墨砖、或炭砖或碳化硅砖等高热导率耐火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如图2至图4所示,炉缸冷却壁2的内侧设有燕尾槽,炉缸耐火内衬3的外侧设有与燕尾槽卡接的凸出部,通过凸出部和燕尾槽卡接使得炉缸耐火内衬3和炉缸冷却壁2装配连接在一起,炉缸耐火内衬3安装在燕尾槽内,即使产生热胀冷缩也能同步,避免炉缸冷却壁2和炉缸耐火内衬3之间相对移动而产生缝隙,提高传热体系的稳定性。其中,炉壳1为圆筒状结构,炉缸冷却壁2包括多个沿炉壳1的高度方向和炉壳1的圆周方向排布的冷却部,相邻两个冷却部首尾拼接,相邻两个冷却部的拼接处之间设有第一膨胀缝填料4,采用多个冷却部拼接成炉缸冷却壁,并且在拼接处设置第一膨胀缝填料4为炉缸冷却壁提供合理的热胀冷缩变形空间。每个冷却部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燕尾槽,每个燕尾槽对应卡装有一个炉缸耐火内衬,相邻两个炉缸耐火内衬3之间设有第二膨胀缝填料9,第二膨胀缝填料9由靠近炉缸冷却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壳、设置在炉壳内侧的炉缸耐火内衬以及设置炉壳底部的炉底耐火内衬,所述炉壳底部设有用于冷却炉底耐火内衬的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炉缸耐火内衬和炉壳之间设有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壳、设置在炉壳内侧的炉缸耐火内衬以及设置炉壳底部的炉底耐火内衬,所述炉壳底部设有用于冷却炉底耐火内衬的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炉缸耐火内衬和炉壳之间设有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和炉缸耐火内衬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为冷却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机构为炉缸冷却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冷却壁的内侧设有燕尾槽,所述炉缸耐火内衬的外侧设有与燕尾槽卡接的凸出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冷却壁包括多个沿炉壳高度方向和炉壳圆周方向排布的冷却部,相邻两个冷却部首尾拼接,每个所述冷却部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燕尾槽,每个燕尾槽对应卡装有一个炉缸耐火内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底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冷却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显波李少强贾娟鱼许俊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