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竹炭粘胶纤维技术

技术编号:183928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该竹炭粘胶纤维,含有竹炭微粉及竹醋液。该竹炭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制胶工序和纺丝工序,其制胶工序中,要进行粘胶溶液的制备及进行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是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分散剂及竹炭微粉后,搅拌直至得到分散均匀的竹炭微粉乳液,在纺丝工序中,将粘胶溶液与所述的竹炭微粉乳液混合均匀,再送至纺丝机制成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故与现有技术相比,翻改品种方便,制得的竹炭粘胶纤维品质更优良,性能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竹炭粘胶纤维是一种功能性的纺织用纤维,申请号为200310110113.9的专利中,竹炭粘胶纤维是在粘胶中加入了竹炭微粉,并因加入该粉而使粘胶纤维具有吸附异味等功能。在制取方法上,是先把竹炭微粉制成水乳浆料,然后在制备粘胶的溶解过程中加入水乳浆料,再把此带水乳浆料的粘胶溶液先进行三次过滤,第四次用二层府绸布过滤后,在短丝纺丝机上进行纺丝,最后把纺得的纤维进行洗涤,得到了竹炭粘胶短纤维。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竹炭粘胶纤维其功能多元化较少,且抗菌性弱。在溶解工序中,采用加入竹炭微粉的方式,竹炭微粉与粘胶的接触时间长,容易发生分散粒子的凝集,促使粘胶的过滤性下降,对粘胶纺丝的可纺性不利。在制造方法上,竹炭微粉在制造粘胶的溶解过程中加入,由于微粉呈灰黑色,导致整个制胶过程容器管道的色污染,造成纺丝品种翻改时的分隔、清洗诸多麻烦,并存在生产周期长、损耗多的弊病。此法制得的竹炭粘胶纤维其功能多元化较少,且抗菌性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由于制胶过程容器管道的色污染带来的纺丝品种翻新问题得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炭粘胶纤维,它含有竹炭微粉及竹醋液。所述的竹炭微粉的重量比含量为1~10%,竹醋液的重量比含量为1~5%。一种竹炭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它包括制胶工序和纺丝工序,所述的制胶工序中,要进行粘胶溶液的制备及进行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所述的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是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分散剂及竹炭微粉后,搅拌直至得到分散均匀的竹炭微粉乳液,在纺丝工序中,将过滤后的所述的粘胶溶液与所述的竹炭微粉乳液混合均匀,再送至纺丝机制成纤维。所述的竹炭微粉乳液中还加入了竹醋液,所述的竹醋液的浓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的竹炭微粉的浓度。所述的竹炭微粉的浓度为100~200克/升。所述的分散剂的重量用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的竹碳微粉的重量用量的5%。所述的粘胶溶液中,甲纤的重量比含量8.6~9.2%,碱的重量比含量5.3~5.7%,粘度26~36秒,熟成度8~12ml。所述的竹炭微粉乳液在进行纺丝工序前,需要过滤。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将所述的竹炭微粉乳液用计量泵定量地注射到管道内的粘胶溶液中,使之与所述的粘胶溶液混合均匀,所述的管道是用来输送混合溶液到纺丝机,以进行纺丝用。所述的纺丝工序中,所述的竹炭微粉乳液与所述的粘胶溶液间的混合重量比为0.5~10∶10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所制取的竹炭粘胶纤维,是一种多元功能性的粘胶纤维,除了保持原有好的吸放湿性、手感柔软、穿着舒适的纤维素纤维之优点外,还具有吸附除臭、远红外辐射、激发负离子、抗菌抑菌、防霉等诸多耐久性的功能,比现有的同类纤维功能多,且由于天然抗菌剂竹醋液的介入,抗菌性佳。在制造方法上,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将所述的粘胶溶液与所述的竹炭微粉乳液混合均匀,再送至纺丝机制成纤维的方法,免去了容器管道的色污染和纺丝品种翻改时前后二种粘胶分隔或清洗工作的麻烦,方便翻改品种,并有利于产品的质量稳定。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竹炭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包含粘胶溶液的制备、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竹炭粘胶短纤维的纺制。粘胶溶液的制备采用已有技术,用纤维素的浆粕为原料,碱化、粉碎、黄化、初溶解各物理化学过程,制成了纤维素黄酸酯钠的稀碱溶液,称谓粘胶溶液,粘胶溶液再经溶解、过滤、熟成、脱泡等工序后,过滤后被送至纺丝工序。粘胶溶液的主要指标甲纤重量比含量8.6~9.2%,碱重量比含量5.3~5.7%,粘度26~36秒,熟成度8~12ml。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在去离子水中预加分散剂,所述的分散剂可以选用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或聚氧乙烯醚等,其重量比用量不超过竹碳微粉的5%。竹炭微粉是挑选5年以上的成竹,经800℃以上的高温处理得到的竹炭,再经筛选除杂、粗粉碎、中粉碎、超细粉碎得到粒径≤0.45μ的竹炭微粉。开启分散乳化机进行此溶液的循环,并加入竹醋液及竹炭微粉,直至竹炭微粉被分散均匀,经过滤后备用。竹醋液是竹材在炭化过程中热解得到的产品,再经过精制而成。乳液中竹炭微粉的浓度为100~200g/l,竹醋液浓度不超过竹炭微粉的浓度。竹炭粘胶纤维的纺制竹炭粘胶纤采用纺前注射法纺制,即纺丝时用计量泵定量地把竹炭微粉乳液注射到管道内的粘胶溶液中,竹炭微粉乳液与粘胶溶液间的混合重量比为0.5~10∶100。经动、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后,送至纺丝机纺成纤维,再经切断和后处理洗涤,得竹炭粘胶纤维。竹炭粘胶纤维中的竹炭微粉重量比含量为1~10%,竹醋液重量比含量为1~5%。纺丝工艺纺速50~70m/min,塑化抽伸10~20%,空气抽伸30~50%,喷头抽伸-10~40%,采用钽喷丝头纺制。酸浴工艺硫酸120±2g/l,硫酸锌10±2g/l,硫酸钠320±20g/l,落差≤10g/l,浴温46±4℃。后处理工艺先用亚硫酸钠脱硫,脱硫浓度15±2.5g/l,温度76±4℃,然后进行二道水洗后上油,上油浓度5~7g/l,温度43±3℃。实施例11.67×38dtex×mm竹炭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粘胶溶液的制备以浆粕为原料,通过碱化、粉碎、黄化、初溶解各物理化学过程,制成碱纤维素黄酸酯钠的稀碱溶液,此粘胶溶液再经溶解、过滤、熟成、脱泡等工序后被送至纺丝工序。粘胶溶液的主要指标为甲纤重量比含量8.8%,碱重量比含量5.6%,粘度30秒,熟成度11ml,熟成室温度18℃。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在去离子水中预加分散剂,其用量是竹炭微粉的2%,开启分散乳化机进行循环,再加入竹醋液及竹炭微粉,直至竹炭微粉被分散均匀,经过滤后备用,乳液中竹炭微粉的浓度为100g/l,竹醋液浓度为20g/l。竹炭粘胶纤的纺制用计量泵定量地把竹炭微粉乳液注射到管道内的粘胶溶液中,经动、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后,送至纺丝机纺成纤维,再经切断和后处理洗涤而得竹炭粘胶纤维。注射工艺竹炭微粉重量比加入量为5%,竹醋液重量比加入量为2%。纺丝工艺纺丝速度66.7米/分,塑化抽伸15.5%,空气抽伸30.6%,喷头抽伸35.2%,酸浴组成为硫酸118g/l,硫酸锌11g/l,硫酸钠325g/l,落差8.8g/l,温度48℃,塑化蒸气压力0.2MP,塑化酸浓8g/l。后处理工艺亚硫酸钠浓度15g/l,温度78℃,上油溶浓度6g/l。实施例2 2.67×65dtex×mm竹炭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粘胶溶液的制备以浆粕为原料,通过碱化、粉碎、黄化、初溶解各物理化学过程,制成碱纤维素黄酸酯钠的稀碱溶液,此粘胶溶液再经溶解、过滤、熟成、脱泡等工序后被送至纺丝工序。粘胶溶液的主要指标为甲纤重量比含量8.9%,碱重量比含量5.6%,粘度32秒,熟成度9ml,熟成室温度20℃。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在去离子水中预加分散剂,其重量比用量是竹炭微粉的3%,开启分散乳化机进行循环,再加入竹醋液及竹炭微粉,直至竹炭微粉被分散均匀,经过滤后备用,乳液中竹炭微粉的浓度为150g/l,竹醋液浓度为75g/l。竹炭粘胶纤的纺制用计量泵定量地把竹炭微粉乳液注射到管道内的粘胶溶液中,经动、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后,送至纺丝机纺成纤维,再经切断和后处理洗涤而得竹炭粘胶纤维。注射工艺竹炭微粉重量比加入量为6%,竹醋液重量比加入量为3%。纺丝工艺纺丝速度50.7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竹炭微粉及竹醋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启成陈伯龙仇海明沙治强姚惠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光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