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285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装置,公开了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上顺序放置待测样品、垫圈和压环,所述的压环上部均匀开设若干卡槽,杯体上设置有与卡槽尺寸相配合的锁扣,锁扣扣合于卡槽上,使压环受压和垫圈密封杯口,另外,所述的压环与杯体通过枢轴活动连接。本装置通过锁扣卡槽配合相固定,替代原有装置的螺栓螺母相配合固定连接,使得待测样品可以根据厚薄来选取相应的尺寸,同时可以避免原有装置对待测样品尺寸尺寸的限制,可以减少原螺纹连接的操作时间,通过卡扣扣合连接,可以提高测试效率。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oisture permeable cu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 testing device for textile materials, which disclose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oisture permeable cup, which comprises a cup body and a cup cover. The cup body is sequentially placed on the sample, washer and press ring,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essure ring is evenly opened with a number of card grooves, and the cu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ck with the size of the slot, and the lock buckle is fastened. The pressure ring is pressed and the gasket sealing cup is arranged on the card groove, and the pressure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p body through the pivot. This device is fixed by the clamping slot of the lock, replacing the bolt nut of the original device with the fixed connection, so that the sample can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and it can avoid the limitation of the original device to measure the size of the sample. It can reduce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original thread and buckle by clasp. Connection, can improve the test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
本技术涉及纺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如GB/T12704-2009织物透湿测试中提及到透湿杯,其组成包括杯体、杯盖、垫圈、压环、螺母螺栓。当待测样品较薄的时候,待测样品安装极不方便,待测样品容易下垂,与试剂(如水或其他溶液)接触,固定密封待测样品需要用到垫圈以及螺母螺栓,通过三个螺母螺栓拧紧压实垫圈和粘胶带外圈缠绕一周,以达到固定密封待测样品的要求。但是这一过程极为费时,拧紧的过程中容易使透湿杯产生移动,待测样品容易与试剂接触,同时拧紧的力不一致,会导致一边密封性好,一边密封性不足。如图1所示,杯内径6cm,杯外径9cm,杯深2.2cm,裁取待测样品直径规格为7cm,待测样品较薄的时候,杯体与待测样品支撑面不足,导致下垂,直接与试剂接触,影响测试结果,同时安装待测样品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在不影响测试结果的前提下,克服现有的透湿杯使用不方便,效率较低的缺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上顺序放置待测样品、垫圈和压环,所述的压环上部均匀开设若干卡槽,杯体上设置有与卡槽尺寸相配合的锁扣,锁扣扣合于卡槽上,使压环受压和垫圈密封杯口。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压环与杯体通过枢轴活动连接。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垫圈和压环的外径相同。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卡槽深度为压环厚度的1/5-1/2。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锁扣为弹力锁扣。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卡槽和锁扣的数量各为三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锁扣卡槽配合相固定,替代原有装置的螺栓螺母相配合固定连接,使得待测样品可以根据厚薄来选取相应的尺寸,同时可以避免原有装置对待测样品尺寸尺寸的限制,可以减少原螺纹连接的操作时间,通过卡扣扣合连接,可以提高测试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原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图3为本技术的技术二。附图中的标记为:1.杯盖;2.粘胶带;3.待测样品;4.垫圈;5.压环;6.螺母;7.水;8.杯体;9.螺栓;10.卡槽;11.锁扣;12.枢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包括杯体8和杯盖1,杯体8上顺序放置待测样品3、垫圈4和压环5,所述的压环5上部均匀开设若干卡槽10,杯体8上设置有与卡槽10尺寸相配合的锁扣11,锁扣11扣合于卡槽10上,使压环5受压和垫圈4密封杯口,所述的垫圈4和压环5的外径相同,所述的卡槽10深度为压环5厚度的1/5-1/2,卡槽10均匀分布在压环5的表面,同时卡槽10不贯穿压环5,与锁扣11装置协同,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所述的锁扣11选取弹力锁扣11,所述的卡槽10和锁扣11的数量各为三个。锁扣11通过卡槽10卡紧,对压环5施加表面力,用以压紧垫圈4,起到固定和密封透湿杯,替代螺母6与螺栓9的作用。如图2所示,压环5为可分离式,压环5与杯体8分开,待测样品3直接安放在杯体8上,放上垫圈4,再压上压环5,扣紧锁扣11即可完成透湿杯组合体。如图3所示,压环5为不可分离式,形式为翻盖结构,所述的压环5与杯体8通过枢轴12活动连接,即压环5与杯体8联结为可翻盖结构,待测样品3直接安放在杯体8上,放上垫圈4,再盖上压环5,扣紧锁扣11即可完成透湿杯组合体。本装置可以根据试样的厚薄,裁取不同直径的试样,最大直径支持9cm,相比采用螺母6螺栓9固定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厚薄裁取所需规格的待测样品3,由于测试面积为内径6cm,多余部分只要压环5与垫圈4与杯体8之间,就能固定密封和不影响测试结果。同时,对于较薄的待测样品3,可以裁取到9cm的直径的圆片,由于支撑面积相比国标透湿杯大,从而有效避免待测样品3较薄,其支撑力不足而与试剂接触,造成最终测试结果存在偏差的情况。如图1所示,螺母6螺栓9固定由于螺母6是贯穿杯体8,试样裁取的直径不得超过7cm,因为三个螺母6限制了待测样品3的放置空间,若裁取直径大于7cm则需把试样与螺母6接触的地方挖个孔,样品以套入螺母6的方式固定或者除去与螺母6接触部分,这不仅会对待测样品3造成破坏,同时也不利于密封。在本技术装置中,垫圈4、压环5、锁扣11和枢轴12为现有技术或材料,所述的技术人员根据所需的产品型号和规格,可以直接从市面购买或者订做。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8)和杯盖(1),杯体(8)上顺序放置待测样品(3)、垫圈(4)和压环(5),所述的压环(5)上部均匀开设若干卡槽(10),杯体(8)上设置有与卡槽(10)尺寸相配合的锁扣(11),锁扣(11)扣合于卡槽(10)上,使压环(5)受压和垫圈(4)密封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8)和杯盖(1),杯体(8)上顺序放置待测样品(3)、垫圈(4)和压环(5),所述的压环(5)上部均匀开设若干卡槽(10),杯体(8)上设置有与卡槽(10)尺寸相配合的锁扣(11),锁扣(11)扣合于卡槽(10)上,使压环(5)受压和垫圈(4)密封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高效透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环(5)与杯体(8)通过枢轴(12)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淦锋陈旭东杜惠娟邓佳琪汤立文赖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智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