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成形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聚丙烯(PP)纤维自六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因其成本低、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研究开发中发现,当聚丙烯纤维达到细旦化,即单丝纤度小于1.1dex时,具有明显的疏水导湿性,用此纤维制成的织物或服装不仅外观如仿真丝,并且穿着舒适。但在纤维的着色方法上,因长期应用色母粒纺丝原液着色的方法,导致色谱不广及织造时不能进行调色、换色、上染和印花,而限制了织物品种的多样化。国内外的学者对聚丙烯纤维的可染化进行了研究,通常已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但该方法的成本较高;另一方法是在聚丙烯熔体中加入其它组分再进行共混纺丝,赋予纤维内部合适染座,从而改善聚丙烯纤维染色性能。随着纳米技术在纺织领域应用研究的深入,应用纳米技术改进聚丙烯纤维的可染性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据文献Qinguo Fan,Yiqi Samuel C.Ugbolue,Alton R.Wilson,DyeablePolypropylene via Nanotechnology,National Textile Center,Ye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美芳,陈彦模,邢强,张瑜,吴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