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染细旦丙纶用共混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7216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染细旦丙纶用共混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所说的可染细旦丙纶用共混树脂的组分包括聚丙烯树脂和纳米或/和亚微米级稀土颗粒,其质量百分比为:聚丙烯95~99%,稀土颗粒1~5%。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亚微米级和纳米级稀土颗粒共混改性聚丙烯树脂的流变性好,稀土颗粒在聚丙烯中的分散均匀,纳米级稀土尺寸均在100nm以下。由其纺制的纤维单丝纤度为0.3~1.2分特,强度和韧性得到明显地提高,用分散染料采用常规方法染色可染至深色,上染率提高了30%,由于稀土元素所具有的特殊电子层结构,不仅使其染色性能得到明显得提高,而且能使纤维具有荧光性和抗静电等特殊的功能,进一步扩大了聚丙烯纤维的应用领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可染丙纶的共混树脂及其共混方法。
技术介绍
由普通聚丙烯制得的纤维作为服用纤维材料因可染性、吸湿性较差等不良性能而未能在服装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用特殊加工方法生产的细旦和超细旦(单丝纤度小于1分特)丙纶的发展,赋予丙纶织物显著的透湿排汗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贴身衣服,如高档运动衫、内衣裤及春秋季衣装面料。据ZL 92,1,08576.1报导,以分子量调节控制聚合体流变性的可控流变性聚丙烯树脂与CDPET(可染、易染聚酯)等共混改性,使其所制备的纤维具有分散性染料可染性。制得的聚丙烯改性纤维单丝纤度为0.3~1.2分特,从而使织物具有良好的芯吸效应、透湿排汗性,可用作高档服用纤维材料。但这一专利技术制造的纤维的染色只能染至中偏深,不能染得深色,且与聚丙烯共混的CDPET为有机物,并未涉及无机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可染细旦丙纶用共混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说的可染细旦丙纶用共混树脂的组分包括聚丙烯树脂和纳米或/和亚微米级稀土颗粒,其质量百分比为聚丙烯 95~99%,稀土颗粒 1~5%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染细旦丙纶用共混树脂,其特征在于,组分包括聚丙烯树脂和纳米或/和亚微米级稀土颗粒,其质量百分比为:聚丙烯95~99%,稀土颗粒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模张瑜朱美芳彭华湘蒋翀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