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545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体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底部镶嵌有配重铅块,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设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上下互称的插进槽,所述插进槽内壁中安装有第一触头,所述插进槽左端设置有凸部,所述插进槽左端设置有与所述插进槽通联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左端壁中上下互称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中设置有左右通联的中端槽,且所述中端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4个第二触头,所述安置槽中上下互称设置有与所述转套固定连接的齿状盘,两个齿状盘之间还可旋动地安装有与所述齿状盘配合连接的齿状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一些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也广泛,众所周知,智能机器人是以电能作为能源基础,因此在电能消耗后需及时对智能机器人进行充电,现有中有较多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但其设置模式过于单一,其内的导电部分相对设置靠外,这些导电部分很容易被金属杆件接触到,由于金属杆件能够导电,人为意外接触后,易诱发触电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传统技术中,机器人充电连接时的稳定性较差,易受拖扯充电线的影响而使插接松动,造成充电中断现象,因此,传统机器人充电桩存在较大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体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底部镶嵌有配重铅块,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设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上下互称的插进槽,所述插进槽内壁中安装有第一触头,所述插进槽左端设置有凸部,所述插进槽左端设置有与所述插进槽通联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左端壁中上下互称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中设置有左右通联的中端槽,且所述中端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4个第二触头,所述安置槽中上下互称设置有与所述转套固定连接的齿状盘,两个齿状盘之间还可旋动地安装有与所述齿状盘配合连接的齿状轮,所述齿状轮通过转销轴与固定安装在充电端口中的电动机连接,所述齿状盘右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空槽,所述空槽的上下端壁以及前后端壁中均安装有触控器,所述第一转孔左端壁中端处固定设置有穿进所述中端槽中的固联臂,所述固联臂中设置有伸拉槽,所述伸拉槽中滑移安装有与市电连接的送电柱;所述充电端头左端上下互称安装有插进杆,所述插进杆中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二转孔,所述第二转孔右端设置有安置孔,所述安置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旋动板,所述第二转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与所述旋动板固定连接的杆轴,所述杆轴左端固定安装有拧转头,所述插进杆左端还滑移安装有壳套,所述充电端头中还设有手握装置,所述手握装置包括手握环以及橡胶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四个触控器电接,且四个触控器与所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电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端口右端面上安装有旋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送电柱一端设置为球面,所述伸拉槽两侧互称设置有第一导移槽,所述第一导移槽中滑移安装有与所述送电柱固定连接的第一导移块,所述第一导移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导移块抵靠的第一拉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进杆左端外侧面设置有左右延展的第二导移槽,所述第二导移槽中滑移安装有与所述壳套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导移块,所述第二导移槽中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移块抵靠的第二拉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凸部右端设置有第一斜插面,所述拧转头左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插面相配合的第二斜插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套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斜插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握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充电端头右侧端面,所述橡胶套固定设置于所述手握环上,所述手握环以及所述橡胶套均为半环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充电端口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空槽与所述插进槽对准,从而允许所述拧转头插入到所述空槽中;所述送电柱在所述第一拉簧的作用下,其球状面伸出所述伸拉槽并处于相邻两个第二触头之间,故所述送电柱不与所述第二触头接触,而且四个触控器不被开启,所述第一触头不带电,此时,当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插进槽中与所述第一触头接触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使用时,将所述插进杆插入到所述插进槽中,当所述壳套左端与所述凸部接触时,继续向左推动所述充电端头,所述拧转头插入到所述空槽中,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齿状盘和转套转动45度,所述转套转动45度后,所述送电柱的球状面与所述第二触头接触,由于所述拧转头插入到所述空槽时能够将四个触控器压下,从而通联所述第二触头和第一触头,所述送电柱将市电传输至所述第一触头,由于所述插进杆插入到所述插进槽时能与所述第一触头接触,因此,所述第一触头能将市电传输至所述插进杆,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充电;所述齿状盘转动45度的过程中,可带动拧转头转动45度,从而使所述拧转头右端面与所述安置槽右端壁抵靠,此时所述插进杆不能被拔出,从而可使充电稳定,可防止踢碰到充电端头或者充电线时出现脱离断电的现象;充电完成后,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齿状盘和转套转动45度,所述转套转动度后,所述送电柱的球状面脱离第二触头而处于相邻两个第二触头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一触头断电,而所述齿状盘转动45度后,所述拧转头右端面与所述安置槽右端壁相脱离,从而允许所述插进杆向右拔出;本专利技术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四个触控器都开启才能使所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接通,因此,可大大增加充电安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电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充电端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拧转头插入到空槽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齿状盘以及转套转动45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的转套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体10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51,所述充电桩体10底部固定设有底座101,所述底座101内底部镶嵌有配重铅块102,所述配重铅块102用以增加所述底座101的底重,从而增加支撑时的稳定性,所述充电桩体10右侧端面内设有充电端口11,所述充电端口11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上下互称的插进槽29,所述插进槽29内壁中安装有第一触头30,所述插进槽29左端设置有凸部25,所述插进槽29左端设置有与所述插进槽29通联的安置槽14,所述安置槽14左端壁中上下互称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转套15,所述转套15中设置有左右通联的中端槽16,且所述中端槽16内壁上固定设置有4个第二触头21,4个所述第二触头21之间相隔90度角设置,所述安置槽14中上下互称设置有与所述转套15固定连接的齿状盘13,两个齿状盘13之间还可旋动地安装有与所述齿状盘13配合连接的齿状轮27,所述齿状轮27通过转销轴19与固定安装在充电端口11中的电动机20连接,所述齿状盘13右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与所述凸部25相配合的空槽28,所述空槽28的上下端壁以及前后端壁中均安装有触控器12,所述第一转孔左端壁中端处固定设置有穿进所述中端槽16中的固联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体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底部镶嵌有配重铅块,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设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上下互称的插进槽,所述插进槽内壁中安装有第一触头,所述插进槽左端设置有凸部,所述插进槽左端设置有与所述插进槽通联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左端壁中上下互称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中设置有左右通联的中端槽,且所述中端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4个第二触头,所述安置槽中上下互称设置有与所述转套固定连接的齿状盘,两个齿状盘之间还可旋动地安装有与所述齿状盘配合连接的齿状轮,所述齿状轮通过转销轴与固定安装在充电端口中的电动机连接,所述齿状盘右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空槽,所述空槽的上下端壁以及前后端壁中均安装有触控器,所述第一转孔左端壁中端处固定设置有穿进所述中端槽中的固联臂,所述固联臂中设置有伸拉槽,所述伸拉槽中滑移安装有与市电连接的送电柱;所述充电端头左端上下互称安装有插进杆,所述插进杆中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二转孔,所述第二转孔右端设置有安置孔,所述安置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旋动板,所述第二转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与所述旋动板固定连接的杆轴,所述杆轴左端固定安装有拧转头,所述插进杆左端还滑移安装有壳套,所述充电端头中还设有手握装置,所述手握装置包括手握环以及橡胶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智能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体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底部镶嵌有配重铅块,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设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上下互称的插进槽,所述插进槽内壁中安装有第一触头,所述插进槽左端设置有凸部,所述插进槽左端设置有与所述插进槽通联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左端壁中上下互称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中设置有左右通联的中端槽,且所述中端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4个第二触头,所述安置槽中上下互称设置有与所述转套固定连接的齿状盘,两个齿状盘之间还可旋动地安装有与所述齿状盘配合连接的齿状轮,所述齿状轮通过转销轴与固定安装在充电端口中的电动机连接,所述齿状盘右端面中设置有开端朝右且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空槽,所述空槽的上下端壁以及前后端壁中均安装有触控器,所述第一转孔左端壁中端处固定设置有穿进所述中端槽中的固联臂,所述固联臂中设置有伸拉槽,所述伸拉槽中滑移安装有与市电连接的送电柱;所述充电端头左端上下互称安装有插进杆,所述插进杆中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二转孔,所述第二转孔右端设置有安置孔,所述安置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旋动板,所述第二转孔中可旋动地安装有与所述旋动板固定连接的杆轴,所述杆轴左端固定安装有拧转头,所述插进杆左端还滑移安装有壳套,所述充电端头中还设有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延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