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标识物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519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标识物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在纤维中含有作为标识物的金属元素,所述的金属元素是三价锰、一价银、二价铜、三价铈、二价钡、二价锶、三价钛或四价钼,可以是一种金属离子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的混合物,金属元素的添加量为0.001-0.014%。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常规仪器对纤维进行测试分析,获得添加元素在纤维中的保留量,以确认生产、销售服饰中的功能性纤维的确切含量,实现快速、简便地检测识别生产方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达到检测方便、不损伤服饰的防伪效应。同时由于鉴别容易,更能确保优质、稳定的功能性纤维的品牌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的涉 及及应 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功能性 纤维及其织物的需求和生产不断增长,各种类型的功能性纤维和织物相继问世,其中包括有保健功能的珍珠粘胶纤维(专利号CN -200410067962.5 )。但由于纤维素大分子构成,其分子式相同,常规鉴 别方法,如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药品着色法等只能对纤维进行定性 分析,对其功能性不能予以确定,而且其劳动量大,时间长,较为繁瑣。 而一些特殊鉴别方法如热分析法、透视电镜法、光i普分析法等检测周期 长,成本高,也不利于推广应用,更不适合应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检测。 如珍珠粘胶纤维,只有当前氨基酸、无机元素检测结果符合规定标准, 才进行后续检测,最终确定为珍珠粘胶纤维,这不是一般纺织检测单位 所能做的。在现有技术中,国外有公司采用专用纤维识别仪对其生产的纤维进 行追踪鉴别。该识别仪采用了扫描设备,依据识别仪中的特别光源遇到 该公司某纤维生产过程中添加一种肉眼所看不见的特殊成分,会令设备 发出信号,从而实现识别功能,经过这套设备严格的检测,测试准确率 已达到了100%,能够对纱线、面料及服装中的莱卡成分进行跟踪识别,但这套设备制造和购买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标识物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用于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改性 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功能性再 生纤维素纤维共混用超细珍珠浆料的生产、检测与销售的防伪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 现和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标识物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在纤维中含有作为 标识物的金属元素,所述的金属元素是三价锰、 一价银、二价铜、三价 铈、二价钡、二价锶、三价钬或四价钼,可以是一种金属离子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的混合物,金属元素的添加量为0.001-0.010%,金属粒 子的大小为0.1-1. 0,之间或达到纳米级。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标识物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中,在纤维中加入 了改性剂,改性剂的加入量为0, 01-0. 05%。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中,所述的改性剂由金属有机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金属有机化合物 10 - 6 0 %表面活性剂 0.5-5% 蒸馏水 40 - 80 %上述总量为100%。可以选择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政性'剂中,所^的改性'剂由金属有机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金属有机化合物 20 - 50 %表面活性剂 0.5-4% 蒸馏水 50-75% 上述总量为100%。 较好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中,所述的改性剂由金属有机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金属有机化合物 20-40% 表面活性剂 0.1-3% 蒸馏水 50-75% 上述总量为100%。 在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中,在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阳离子部分的金属离 子可以是三价锰、 一价银、二价铜、三价铈、二价钡、二价锶、三价钛 或四价钼,可以是一种金属离子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的混合物,阴离子 部分为有机酸阴离子。有机酸阴离子是乙酸、丙酸、丁酸、对甲基苯甲 酸、苯曱酸、邻羟基苯曱酸、对苯二曱酸、邻苯二甲酸或马来酸或两种 以上的有机酸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或二者混合表面活性剂。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酸混合形成不 溶性沉淀物,然后用蒸馏水混和后形成制剂,加入分散剂进行分散,制 成稳定的功能性改性剂,制剂pH值为6. G - 8. 5。可以选择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有机酸和分散剂加入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形成制剂,逐渐滴加金属离子溶液,制成稳定的功能性改性剂,制剂pH值为6. 0 - 8. 5。经过筛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元素可以是对人体无害的稀有元素、人体 必需或对人体有益的功能元素等人体需要完整的78种矿物质、微量 元素是身体内生产高能物质所必须的元素,微量元素有助于体内的生物 化学反应,使食物及添加剂的营养成分充分利用,并能提高酵素的活性, 使维生素的效果提高4-5倍。例如钼、钼的化合物(钼是一种动物和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黄噤呤氧化酶、醛氧化酶、亚硫酸氧化酶等 的重要成分,体内参与细胞内电子的传递,和解除体内所产生的醛类对 肌体的毒害作用)。铈、铈的化合物(以铈为主的轻稀土作为植物生长 调节剂可以改善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并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用作饲料 添加剂,可以提高禽类的产蛋率和鱼奸养殖的成活率,还能改善毛用羊 的羊毛质量。铈属低毒性物质,美国一本稀土专著称,对老鼠进行的喂 食实验表明,富含铈的轻稀土氧化物的口服毒性与口服食盐相当)、银 离子(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这些元素对人体无害,符合环保,对 于纤维功能性二次功能的稀有元素微粒,由于粒子都带负电,而人体带 正电,形成;兹性相吸,可以迅速^皮吸收,取得了理想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的功能元素(改性剂)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液、 以常规的比例共混,搅拌均匀再经过一系列纺丝过程纺成纤维。纺丝完 毕后,再采用常规仪器(如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射仪)对纤维进 行测试分析,获得添加元素在纤维中的保留量,以确认生产、销售服饰 中的功能性纤维的确切含量,实现快速、简便地检测识别生产方的功能 性再生纤维素纤维、达到检测方便、不损伤服饰的防伪效应。同时由于鉴别容易,更能确保优质、稳定的功能性纤维的品牌效应,等均是本专业技术人员熟悉的,可以从市场购得或从教课书中得到。在本专利技术中,如非特指,所有的量、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由技术常识可知, 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 实现。因此,下列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 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 被本专利技术包含。 附图说明图l是采用二次还原法(氢气还原法)制备钼粉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 钼粉的制备采用二次还原法(氢气还原法)制备钼粉。经二次还原所得的钼粉呈灰色,不含结块及机械夹杂,颗粒形貌呈较粗大的针状和片状,经沉降法分析,粒径一般为1-30jLim, fe口下x ( NH4) 20.yMo03.2H20 ~~ xMo03 + NH3个+ (x+y) H20个 Mo03 + H2 ~~ Mo02 + H20 Mo02 + H2 ~" Mo + H202、 钼粉加入珍珠纤维浆料的制作在珍珠粉纤维浆料(见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题目为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共混用超细珍珠奖料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为200810034588.X 的中国专利申请)成品调制时加入Mo粉(平均粒径16. 12nm ),其添加 比重为6/10000,搅拌均勻,制成双功能;介珠纤维浆料。3、 纺丝(1) 双功能珍珠纤维浆料加入再生纤维素纺丝液,其质量比为3 %,通过喷丝孔形成细流进入含酸凝固浴,细流凝固成丝条,纤维素黄 酸酯分解再生成水化纤维素。凝固浴主要由硫酸、硫酸钠和硫S交锌组成。(2) 水洗、脱硫,常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标识物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在纤维中含有作为标识物的金属元素,所述的金属元素是三价锰、一价银、二价铜、三价铈、二价钡、二价锶、三价钛或四价钼,可以是一种金属离子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的混合物,金属元素的添加量为0.001-0.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心华李东平殷尧祥闵洁吕彩霞宋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欣立肯诺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陈心华李东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