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56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设备,设计了一种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包括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上部的稳压室(7),置在稳压室(7)下部的具有导流孔(8)的导向板(9),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下部的具有集流孔(10)的集流板(11),设置在集流板(11)下部的集流室(12)。本装置可以有效控制纺丝过程的微环境,提高产品品质,同时能回收溶剂。可以显著改善静电成型产品的品质,控制溶剂的挥发速度,稳定静电成型过程的环境因素,增加可以用于静电成型的原料及溶剂种类。(*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设备,具体涉及中静电纺丝设备中的纺丝室。技术背景静电纺丝是利用静电作用力对液体的吸引形成细流,经拉伸、溶剂挥发或凝固,进而固化成为纤维。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备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微米间的纤维及其无纺布。传统静电纺丝方法是在常温下,敞开式进行的,环境的变化及扰动对静电成型过程的影响难以控制,并且在纺丝过程中,溶剂直接挥发到环境中,导致溶剂损失并污染环境。简单在纺丝装置外加装密封装置,虽然可以减小气流扰动的影响,但是无法克服温度、溶剂浓度变化的影响。简单通入其他气氛,会因为气流的扰动干扰铺丝,并且会因为气流的不均匀导致各部位的环境有差异,引起产品性质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满足纺织领域发展的需要。本技术的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包括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上部的喷丝头以及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下部的收集装置;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上部的稳压室;设置在稳压室下部的具有导流孔的导向板;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下部的具有集流孔的集流板;设置在集流板下部的集流室;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顶部的与稳压室相连通的气体入口; 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底部的与集流室相连通的气体出口。本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纺丝过程的微环境,提高产品品质,同时能回收溶剂。可以显著改善静电成型产品的品质,控制溶剂的挥发速度,稳定静电成型过程的环境因素,增加可以用于静电成型的原料及溶剂种类。通过对气氛的流量,温度,湿度其气氛种类的控制,可以对静电成型过程的环境进行准确控制,可用于包括聚苯乙烯,聚羟基丁酸酯及其共聚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蛋白质及其衍生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酰胺,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及其共聚物,聚氧乙烯及其共聚物,海藻酸及其衍生物,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等的纺丝。附图说明图1为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上部的喷丝头以及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下部的收集装置;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上部的稳压室7;设置在稳压室7下部的具有导流孔8的导向板9;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下部的具有集流孔10的集流板11;设置在集流板11下部的集流室12;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顶部的与稳压室7相连通的气体入口2;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底部的与集流室12相连通的气体出口3。进一步,还包括气体加热器4,气体加热器4的出口与气体入口2相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气体冷冻干燥器5,气体冷冻干燥器5的出口与气体加热器4入口2相连接。按照本技术,导流孔8的孔径为0.1~100mm,导向板9上的开孔率为10~70%,集流孔10的孔径为0.1~100mm,集流板11上的开孔率为10~70%。权利要求1.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上部的喷丝头以及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下部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上部的稳压室(7);设置在稳压室(7)下部的具有导流孔(8)的导向板(9);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下部的具有集流孔(10)的集流板(11);设置在集流板(11)下部的集流室(12);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顶部的与稳压室(7)相连通的气体入口(2);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底部的与集流室(12)相连通的气体出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加热器(4),气体加热器(4)的出口与气体入口(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冷冻干燥器(5),气体冷冻干燥器(5)的出口与气体加热器(4)入口(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其特征在于,导流孔(8)的孔径为0.1~100mm,导向板(9)上的开孔率为10~9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其特征在于,集流孔(10)的孔径为0.1~100mm,集流板(11)上的开孔率为10~9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设备,设计了一种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包括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上部的稳压室(7),置在稳压室(7)下部的具有导流孔(8)的导向板(9),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下部的具有集流孔(10)的集流板(11),设置在集流板(11)下部的集流室(12)。本装置可以有效控制纺丝过程的微环境,提高产品品质,同时能回收溶剂。可以显著改善静电成型产品的品质,控制溶剂的挥发速度,稳定静电成型过程的环境因素,增加可以用于静电成型的原料及溶剂种类。文档编号D01D5/00GK2918457SQ200620043780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俞昊, 陈彦模, 张瑜, 张锴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氛可控制的静电纺丝室,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上部的喷丝头以及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下部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上部的稳压室(7);    设置在稳压室(7)下部的具有导流孔(8)的导向板(9);    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下部的具有集流孔(10)的集流板(11);    设置在集流板(11)下部的集流室(12);    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顶部的与稳压室(7)相连通的气体入口(2);    设置在封闭的静电纺丝气室体(1)底部的与集流室(12)相连通的气体出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昊陈彦模张瑜张锴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