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36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包括安装部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相互扣持固定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电线被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扣持固定而将所述电线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其安装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扣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
技术介绍
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汽车领域,需要使用到很多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上设置有若干电线,为了防止所述电线在汽车内任意移动而与其他组件发生干涉,现有的解决方案是设置扎带式卡扣对所述电线进行定位。所述扎带式卡扣包括安装部及扎带,所述扎带将所述电线绑在其上,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汽车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安装扎带于所述电线上,然后剪断扎带多余的部分,并检查剩余长度。所述扎带式卡扣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操作人员比较难以控制所述扎带的扎紧力,扎的过松,定位效果不佳,扎的过紧,容易将导线损坏;另一方面,将所述导线安装至所述扎带式卡扣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增加了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所以,希望设计一种新型的方案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安装较为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包括安装部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相互扣持固定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电线被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夹持固定所述电线。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扣持的第一扣持部和第二扣持部,所述第一、第二扣持部分别扣持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侧。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连接部及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扣持的第一扣持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绕着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旋转而使得所述第一扣持部扣持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对所述电线进行定位的凹槽。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延伸有用于按压所述电线的按压部。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具有按压所述电线的端部,所述端部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突出部。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扣持部相互扣持的第三扣持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扣持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三扣持部间隔设置的弹性限位件,当所述第一扣持部与所述第三扣持部相互扣持时,所述第一扣持部位于所述第三扣持部与所述弹性限位件之间。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限位件设置有操作部。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延伸有用于按压所述电线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扣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向上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扣持臂和第二扣持臂,所述第一扣持臂与所述第一扣持部相扣持,所述第二扣持臂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扣持,所述第二扣持臂短于所述第一扣持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扣持固定而将所述电线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其安装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的立体图,其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扣持固定在一起。图2是图1所示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的立体图,其中第一限位部处于打开状态。图4是图3所示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电线(未图示)的卡扣件100,所述卡扣件100可以用于对汽车上传感器的电线进行定位。所述卡扣件100包括安装部1及限位部2。所述安装部1用于安装至所述汽车上,优选的,所述安装部1为扣持结构,直接扣持安装于所述汽车上,安装方便。所述限位部2包括相互扣持固定的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所述电线被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相互扣持固定而将所述电线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之间,其安装较为方便。此外,除了可以人工进行安装外,本技术的所述卡扣件100还可以适用于自动化生产,以下列举其中一种自动化生产的方式,在组装过程中,一个机械臂对所述第一限位部21进行定位,将所述电线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上,另一个机械臂抓取所述第二限位部22,将其扣持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上而将所述电线安装于所述所述卡扣件100。安装完成之后,所述电线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之间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也可以被所述第一、第二限位部21、22固定而不能沿轴向方向移动。至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的扣持结构,在本技术中将列举两种如下两种扣持结构:第一种扣持结构为所述第二限位部22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1相扣持的第一扣持部221和第二扣持部222,所述第一、第二扣持部221、222分别扣持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1的两侧。如此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的扣持固定效果较好。结合图3和图4,第二种扣持结构为所述第二限位部22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的连接部23及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1相扣持的所述第一扣持部221,所述第二限位部22绕着所述连接部23的一侧旋转而使得所述第一扣持部221扣持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所述第二限位部22通过所述连接部2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1相连,如此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使用,特别是方便自动化安装,由于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部23,因此,所述第二扣持部222可以被省略,如此设置,可以简化所述卡扣件100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一种扣持结构中,为了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第二限位部22在制造完成后连接在一起而方便使用,特别是方便自动化生产,所述第二限位部22也可以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的连接部。在所述第二种扣持结构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卡扣件100的固定强度,亦可以设置所述第二扣持部222,特别是在所述连接部23被设置为较长的时候。具体选择可以根据特定的要求而选择。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相互夹持固定所述电线,如此设置,除非暴力拉扯,所述电线无法沿其轴向方向移动,可以更好的对所述电线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22凸出延伸有用于按压所述电线的按压部223。所述按压部223凸出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2而用于按压所述电线,对所述电线的夹持效果更好。较有选的,所述按压部223上设置有贯穿孔2231,设置所述贯穿孔2231可以使得所述按压部223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此设置,当所述电线受到较大的力时,由于所述按压部223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对所述电线的损坏极大的降低。较有选的,所述按压部223具有按压所述电线的端部2232,所述端部2232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突出部2234,所述两个突出部2234可以对所述电线进行夹持固定,防止所述电线发生位移,对所述导线的定位效果更好。如图4所示,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选择所述第二种扣持结构,所述按压部223设置在所述第一扣持部221与所述连接部23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21具有向上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包括安装部及限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相互扣持固定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电线被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包括安装部及限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相互扣持固定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电线被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夹持固定所述电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扣持的第一扣持部和第二扣持部,所述第一、第二扣持部分别扣持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连接部及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扣持的第一扣持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绕着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旋转而使得所述第一扣持部扣持于所述第一限位部。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对所述电线进行定位的凹槽。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定位电线的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丹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