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膜连续纺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23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中空膜连续纺丝机,其特征是设计一组料液罐1、2,其进出料口分别有三通阀10、11连接,一罐工作时,另一罐脱泡,反复交替,连续纺丝;一组芯液罐3、4,由上、下连通管5和开关阀17、18连接,一罐工作,另一罐补液后以备再补给工作罐;主副外液槽21、25分别装有溢流管6和8、主外液槽还装有补液管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宜多孔喷头连续纺丝,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空纤维膜纺丝机。中空纤维膜(以下简称中空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它可用于食品、卫生、医药、环保、家庭等多种领域。相比之下,中空膜的生产设备,即中空纤维膜纺丝机(以下简称纺丝机)确比较落后。这与科技人员对其关注较少,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膜本身技术,以至迄今尚未规范的标准,也无商业化的定型设备。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膜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膜产品的推广应用范围较小,对膜产品的需求量不大;二是纺丝机的连续化或说工业化生产尚未很好解决。随着人们对膜产品的认识和膜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后一问题更为突出。现有技术中的纺丝机一般均是间歇式,即每罐料液(制膜液)用毕停车,清洗后,装料再纺。例如,中国专利2L92227864.4报道的名称为“中空纤维纺丝机”,即是这种情况。这种设备用于实验室研究开发尚可,用于一定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耗时费力,效率很低,产品质量也受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连续工业化生产中空膜的纺丝机,以提高纺丝机的生产效率、降低中空膜生产成本,稳定中空膜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如下实现的在原有纺丝机的主要机件,如料液罐1和阀门12、芯液(内凝固液简称)罐3和阀门14、纺丝喷头9、主、副外液(外凝固液简称)槽21、25、卷绕轮23、喷淋头24、加压管20以及相应的连接管路等基本特征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一个液料罐2和阀门13与所述的料液罐1和阀门12构成一组,两者的进料口由三通阀11连接,另一通为进料管(31);两者的出料口由三通阀10连接,另一通与纺丝喷头连接;还设计一个芯液罐4和阀门15,与所述的芯液罐3和阀门14构成一组,两者的上部由管路5和开关阀17连接,而下部由连通管5和开关阀18连接,在上下两根连通管5之间靠近芯液罐3和4处分别装有液位指示针29和30,芯液罐4的进料口经开关阀16接芯液管32;所述的外液槽21装有补液管7和溢流管6;所述的副外液槽25上装有溢流管8。本技术设计了一组料液罐1和2,通过三通阀10可交替供料,再通过三通阀11来补料,以完成料液供应的连续化;又设计了一组芯液罐3和4,用连通管5将两罐连接,利用连通器原理和控制阀门17、18,使芯液罐3按时从芯液罐4中得到芯液补充,始终保持有一定量的芯液,以供连续纺丝使用。补空的芯液罐4再由外路补满。在芯、料液连续供应问题解决后,又解决了外液27、28的质量稳定问题即在主外液槽21上设计了补液管7和溢流管6,在副外液槽25上设计了溢流管8。这种设计虽简单,但却可使主、副槽21、25内的外液27、28不断得到更新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中空膜质量。实验表明,新设计可保证工业化连续生产,不用停机;同品种不用清洗设备;减少或消除开停机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和质量问题;仅就功效而言,提高生产率一倍,降低生产成本一半,同时也稳定了中空膜质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述本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可如下实现(参见附图说明图1)设计一组料液罐1和2,其进料口由三通阀11连接,另一通连接进料管31,料液可经进料管31由三通阀11控制交替向料液罐1或2中的一个空罐补液至满。当料液罐1或2中的一个由连接其出料口的三通阀10控制交替向纺丝喷头9供料纺丝时,另一个不供料液的料液罐2或1则是静置脱泡状态或工序。纺丝罐工作毕,则用三通阀10换罐续纺,空罐则由进料管31经三通阀11补料后静置、脱泡。纺丝、脱泡两罐交替反复换位,可保证纺丝连续进行。需指出的是,料液罐1和2的溶量大小应满足的条件为,工作罐供料纺丝的时间应大于另一罐内料液脱泡工艺所需的时间,这样可保证纺丝质量。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罐间歇纺丝则不必有此要求,而对于单罐改造为双罐时却十分重要。本技术同时设计了一组芯液罐3和4。两者用上下连通管5和开关阀17、18组成连通器。其中一个罐(如芯液罐3也称为工作罐)的出液口与纺丝喷头9连接,以供芯液,另一个罐(如芯液罐4也称为补液罐)的进液口经开关阀16与补液管32连接。当工作罐3供应纺丝时,补液罐4经开关阀16由补液管32料足芯液并控温,保持与工作罐芯液条件一致。当工作罐3需要补充芯液时,则及时打开原本闭合的开关阀18和17,补液罐4中的芯液从下连通管5补进工作罐3中,而空气则经上连通管5逆行回流至补液罐4中。为更便于了解和掌握供液或补液的时间和数量,在上下连通管5之间靠近芯液罐3、4处安装两个液位指示针29和30,以监视两芯液罐3、4中的液位变化情况和决定操作开关阀17、18的时间,保证纺丝正常进行。所述的料液罐1、2,芯液罐3、4中工艺所需的压缩空气,由加压管20依次经阀门12、13、14、15分别控制供给,而控温等工艺条件则与现有技术一致,换言之,单罐时的工艺条件,改进为复罐后仍应满足。本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改进是在主、副外凝固液(以下简称外液)21、25上分别设计了溢流管6和8。主外液槽21还装有补液管7,以随时注入新外液;所述的溢流管6,又不断排出含有一定量料液溶剂的外液,不断续新排旧,从而保持外液组成的稳定,保证连续纺丝的质量。为不扰乱外液27的液面和符合液面工艺要求,所述的补液管7的安装位置应在主外液槽21的出丝侧,并且管口低于外液27的工艺液面高度。为保持外液27在主外液槽21中的工艺液面高度的稳定,溢流管6出口端位置的安装设计应与外液27的工艺液面高度平齐。实施例采用更理想的溢流管6设计为“ Z”形,其入口端应安装在靠近外液槽21的底部位置上,因这里含有的料液溶剂量最多,是富集区,或者说外液27的质量最差,而其出口端(Z形上端)了则仍应与外液27的工艺液面被平齐,可称之为低位溢流管。同样道理,副外液槽25上溢流管8的安装位置也应与外液28的工艺液面平齐,其高度应使绕丝轮23半浸在外液28中,以促进中空膜的进一步固化。副外液槽25中的外液28随时由喷淋头24补充,过量的外液28既可由溢流管8排出,也可控制开关阀19的位置排出。很显然,所述的溢流管8也可以采用同溢流管6一样的“Z”形低位溢流管(尽管图中未画出)。本技术解决了连续进料、进液和工艺条件适应问题,因此特别适宜利用多孔纺丝喷头9。这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无疑有益。还应当指出的是,当采用多孔纺丝喷头9时,前述料液罐1、2的容积尺寸也应相应满足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膜连续纺丝机,它主要包括料液罐(1)和阀门(12)、芯液罐(3)和阀门(14)、纺丝喷头(9)、主、副外液槽(21)、(25)、卷绕轮(23)、喷淋关(24)、加压管(20)以及相应的连接管路等,其特征在于设计一个液料罐(2)和阀门(13)与所述的料液罐(1)和阀门(12)构成一组,两者的进料口由三通阀(11)连接,另一通为进料管(31);两者的出料口由三通阀(10)连接,另一通与纺丝喷头连接;还设计一个芯液罐(4)和阀门(15),与所述的芯液罐(3)和阀门(14)构成一组,两者的上部由管路(5)和开关阀(17)连接,而下部由连通管(5)和开关阀(18)连接,在上下两根连通管(5)之间靠近芯液罐(3)和(4)处分别装有液位指示针(29)和(30),芯液罐(4)的进料口经开关阀(16)接芯液管(32);所述的主外液槽(21)装有补液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膜连续纺丝机,它主要包括料液罐(1)和阀门(12)、芯液罐(3)和阀门(14)、纺丝喷头(9)、主、副外液槽(21)、(25)、卷绕轮(23)、喷淋头(24)、加压管(20)以及相应的连接管路等,其特征在于设计一个液料罐(2)和阀门(13)与所述的料液罐(1)和阀门(12)构成一组,两者的进料口由三通阀(11)连接,另一通为进料管(31);两者的出料口由三通阀(10)连接,另一通与纺丝喷头连接;还设计一个芯液罐(4)和阀门(15),与所述的芯液罐(3)和阀门(14)构成一组,两者的上部由管路(5)和开关阀(17)连接,而下部由连通管(5)和开关阀(18)连接,在上下两根连通管(5)之间靠近芯液罐(3)和(4)处分别装有液位指示针(29)和(30),芯液罐(4)的进料口经开关阀(16)接芯液管(32);所述的副外液槽(21)装有补液管(7)和溢流管(6);所述的副外液槽(25)上装有溢流管(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纺织工学院膜天膜技术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