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214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指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出线端形成U形腔,U形腔的两侧壁分别由第一断路器壳体的底座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上盖构成,所述U形腔上通过设置有中间隔板形成整体外框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外观美观,外壳表面平整的新型的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指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带过载漏电的3P+N极断路器一般采用在小型断路器的基础上拼装上漏电模块,造成产品体积大,因为漏电模块是拼装的因此安装比较麻烦,并且有漏电时产品动作比较慢,具有较大安全风险,并且成本高,外观不美观。一部分产品铆合后外壳表面不平整,容易出现错位现象,并且可能存在爬电距离不够现象和耐压击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外观美观,外壳表面平整的新型的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包括有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其中第二断路器壳体设置在第一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之间,每组断路器壳体分别包括有底座和上盖,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进线端成持平设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出线端形成U形腔,U形腔的两侧壁分别由第一断路器壳体的底座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上盖构成,所述U形腔上通过设置有中间隔板形成整体外框结构,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底座上且位于U形腔的腔底部均设置有隔板,第一断路器壳体的上盖、第二断路器壳体的上盖与各隔板配合形成一隔断面,该隔断面把U形腔与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中的容置腔隔开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该产品的结构布局合理,其中在出线端上独立的设置有U形腔,这样我们就可以在U形腔内设置有磁环,可以方便零线从中间隔板上进入然后通过磁环接出,非常方便,且不会对断路器内部的结构产生影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相邻底座和上盖之间且位于U形腔处成公母结构插接配合,所述U形腔上的中间隔板整体呈U形,包括有上侧边、下侧边和设置在上、下侧边之间的竖边,相邻中间隔板的上侧边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片和插槽,相邻中间隔板的下侧边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片和插槽,相邻中间隔板的竖边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杆和插孔;所述中间隔板分为第一中间隔板、第二中间隔板和第三中间隔板,第一中间隔板、第二中间隔板和第三中间隔板依次并列设置,其中第一中间隔板与第一断路器壳体的底座贴紧设置,第一中间隔板的上侧边和下侧边与第一断路器壳体的底座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片和插槽,第一中间隔板的竖边与第一断路器壳体的底座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杆和插孔,第三中间隔板与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底座贴紧设置,第三中间隔板的上侧边和下侧边与第三断路器壳体的上盖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片和插槽,第三中间隔板的竖边与第三断路器壳体的上盖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杆和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可以把中间隔板的设置更加牢固,另外中间隔板的上侧边与断路器壳体的底座和上盖之间保持很好的持平状态,整体比较美观,也不会受外力、温度等影响;另外由于采用插片和插槽的结构,所述增加了爬电距离,也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本技术的最后设置是: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底座的隔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对应安装孔对齐设置形成长通孔,长通孔可供螺栓通过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产品整个结构比较牢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反映中间隔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反映底座和上盖之间公母结构插接配合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断路器壳体的底座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断路器壳体的上盖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间隔板并列设置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反映隔断面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反映U形腔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反映中间隔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一种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包括有第一断路器壳体1、第二断路器壳体2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其中第二断路器壳体2设置在第一断路器壳体1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之间,每组断路器壳体分别包括有底座和上盖,第一断路器壳体1、第二断路器壳体2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进线端成持平设置,第一断路器壳体1、第二断路器壳体2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出线端形成U形腔A,U形腔A的两侧壁分别由第一断路器壳体1的底座11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上盖31构成,所述U形腔A上通过设置有中间隔板4形成整体外框结构,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1、第二断路器壳体2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底座上且位于U形腔A的腔底部均设置有隔板5,第一断路器壳体1的上盖12、第二断路器壳体2的上盖21与各隔板5配合形成一隔断面,该隔断面把U形腔A与第一断路器壳体1、第二断路器壳体2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中的容置腔隔开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该产品的结构布局合理,其中在出线端上独立的设置有U形腔A,这样我们就可以在U形腔A内设置有磁环或\和电路板,可以方便零线从中间隔板4上进入然后通过磁环接出,非常方便,且不会对断路器内部的结构产生影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1、第二断路器壳体2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相邻底座和上盖之间且位于U形腔A处成公母结构插接配合,这里的公母结构就是形成插块与插槽的配合方式插接配合,所述U形腔A上的中间隔板4整体呈U形,包括有上侧边41、下侧边42和设置在上、下侧边41、42之间的竖边43,相邻中间隔板4的上侧边41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片411和插槽412,相邻中间隔板4的下侧边42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片和插槽,与上侧边41的形式差不多,相邻中间隔板4的竖边43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杆431和插孔432;所述中间隔板4分为第一中间隔板4A、第二中间隔板4B和第三中间隔板4C,第一中间隔板4A、第二中间隔板4B和第三中间隔板4C依次并列设置,其中第一中间隔板4A与第一断路器壳体1的底座11贴紧设置,第一中间隔板4A的上侧边41和下侧边42与第一断路器壳体1的底座11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片和插槽,其形式与中间隔板4上侧边相互中间的配合类似,第一中间隔板4A的竖边43与第一断路器壳体1的底座11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杆和插孔,其形式与中间隔板4的竖边43之间配合类似,第三中间隔板4C与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上盖31贴紧设置,第三中间隔板4C的上侧边41和下侧边42与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上盖31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片和插槽,第三中间隔板4C的竖边43与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上盖31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插杆和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可以把中间隔板4的设置更加牢固,另外中间隔板4的上侧边41与断路器壳体的底座和上盖之间保持很好的持平状态,整体比较美观,也不会受外力、温度等影响;另外由于采用插片和插槽的结构,所述增加了爬电距离,也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1、第二断路器壳体2和第三断路器壳体3的底座的隔板5上设置有安装孔51,对应安装孔51对齐设置形成长通孔,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包括有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其中第二断路器壳体设置在第一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之间,每组断路器壳体分别包括有底座和上盖,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进线端成持平设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出线端形成U形腔,U形腔的两侧壁分别由第一断路器壳体的底座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上盖构成,所述U形腔上通过设置有中间隔板形成整体外框结构,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底座上且位于U形腔的腔底部均设置有隔板,第一断路器壳体的上盖、第二断路器壳体的上盖与各隔板配合形成一隔断面,该隔断面把U形腔与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中的容置腔隔开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包括有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其中第二断路器壳体设置在第一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之间,每组断路器壳体分别包括有底座和上盖,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进线端成持平设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出线端形成U形腔,U形腔的两侧壁分别由第一断路器壳体的底座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上盖构成,所述U形腔上通过设置有中间隔板形成整体外框结构,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底座上且位于U形腔的腔底部均设置有隔板,第一断路器壳体的上盖、第二断路器壳体的上盖与各隔板配合形成一隔断面,该隔断面把U形腔与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中的容置腔隔开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过载保护的3P+N极组合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路器壳体、第二断路器壳体和第三断路器壳体的相邻底座和上盖之间且位于U形腔处成公母结构插接配合,所述U形腔上的中间隔板整体呈U形,包括有上侧边、下侧边和设置在上、下侧边之间的竖边,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峰林凯胡广召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