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修军专利>正文

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766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柱状工件转动的左支撑体、右支撑体以及驱动柱状工件的电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顶紧柱状工件定位端的顶块以及检测测量端端面跳动的测量表,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将转动柱状工件压向左支撑体、顶块的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轮驱动柱状工件在左支撑体、右支撑体的凹槽中转动,顶块对柱状工件定位端顶紧,压紧轮向下向右压紧柱状工件,柱状工件转动一圈后读取测量表的读数变化范围,即可快速准确确认柱状工件的端面跳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测量准确、测量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机械加工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而位置公差又包括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目前,针对于端面跳动的检测装置在初始设计以及使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柱状工件转动的左支撑体、右支撑体以及驱动柱状工件的电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顶紧柱状工件定位端的顶块以及检测测量端端面跳动的测量表,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将转动柱状工件压向左支撑体、顶块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侧壁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两个连杆,所述连杆自由端均设置有压紧轮,所述连杆之间通过横杆相连,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将连杆下压的扭簧。所述支撑杆上端为阶梯端,所述套筒套在阶梯端处,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限制套筒轴向位移的限位螺母。所述电机主轴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底板中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驱动轮间隙配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处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为去顶圆锥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下立柱,所述下立柱上设置有上立柱,所述上立柱上端设置有测量表。所述上立柱下端为阶梯状,所述上立柱上部外壁形成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锁套配合锁紧上立柱。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轮驱动柱状工件在左支撑体、右支撑体的凹槽中转动,顶块对柱状工件定位端顶紧,压紧轮向下向右压紧柱状工件,柱状工件转动一圈后读取测量表的读数变化范围,即可快速准确确认柱状工件的端面跳动,本技术操作方便、测量准确、测量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支撑体的主视图;其中:1底板2左支撑体3右支撑体4电机5固定板6支撑杆7顶块8驱动轮9套筒10连杆11压紧轮12下立柱13上立柱14测量表15锁套16凹槽17支撑轮18装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柱状工件转动的左支撑体2、右支撑体3以及驱动柱状工件的电机4,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顶紧柱状工件定位端的顶块7以及检测测量端端面跳动的测量表14,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将转动柱状工件压向左支撑体2、顶块7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设置有套筒9,所述套筒9侧壁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两个连杆10,所述连杆10自由端均设置有压紧轮11,所述连杆10之间通过横杆相连,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将连杆10下压的扭簧。所述支撑杆6上端为阶梯端,所述套筒9套在阶梯端处,所述支撑杆6上还设置有限制套筒9轴向位移的限位螺母。所述电机4主轴上设置有驱动轮8。所述底板1中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驱动轮8间隙配合。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侧壁处设置有顶块7。所述顶块7为去顶圆锥状。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下立柱12,所述下立柱12上设置有上立柱13,所述上立柱13上端设置有测量表14。所述上立柱13下端为阶梯状,所述上立柱13上部外壁形成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锁套15配合锁紧上立柱13。所述左支撑体2、右支撑体3上端均形成圆弧状的凹槽16,所述凹槽16中设置有支撑柱状工件转动的支撑轮17。所述压紧轮11、支撑轮17外壁处均包覆有橡胶层。所述左支撑体2、右支撑体3左右两侧均形成装配板18,所述装配板18中形成通孔,螺栓穿过上述通孔拧入到底板1的螺孔中将左支撑体2、右支撑体3固定到底板1上。所述支撑杆6、电机4位于左支撑体2、右支撑体3之间且支撑杆6位于电机4左侧。所述压紧轮11不超过左支撑体2左端从而有效将柱状工件向下向右压紧。所述支撑杆6、下立柱12与底板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固定板5通过螺钉与底板1固定。所述电机4通过U型的电机扣带固定。所述柱状工件与顶块7同轴。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轮驱动柱状工件在左支撑体、右支撑体的凹槽中转动,顶块对柱状工件定位端顶紧,压紧轮向下向右压紧柱状工件,柱状工件转动一圈后读取测量表的读数变化范围,即可快速准确确认柱状工件的端面跳动,本技术操作方便、测量准确、测量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柱状工件转动的左支撑体(2)、右支撑体(3)以及驱动柱状工件的电机(4),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顶紧柱状工件定位端的顶块(7)以及检测测量端端面跳动的测量表(14),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将转动柱状工件压向左支撑体(2)、顶块(7)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设置有套筒(9),所述套筒(9)侧壁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两个连杆(10),所述连杆(10)自由端均设置有压紧轮(11),所述连杆(10)之间通过横杆相连,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将连杆(10)下压的扭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柱状工件转动的左支撑体(2)、右支撑体(3)以及驱动柱状工件的电机(4),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顶紧柱状工件定位端的顶块(7)以及检测测量端端面跳动的测量表(14),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将转动柱状工件压向左支撑体(2)、顶块(7)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设置有套筒(9),所述套筒(9)侧壁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两个连杆(10),所述连杆(10)自由端均设置有压紧轮(11),所述连杆(10)之间通过横杆相连,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将连杆(10)下压的扭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上端为阶梯端,所述套筒(9)套在阶梯端处,所述支撑杆(6)上还设置有限制套筒(9)轴向位移的限位螺母。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郑修军杨益平钱宏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