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3359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属于卸车机领域。包括油箱、吸油过滤器、油泵、电机、单向阀、同步马达、双向溢流阀、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以及卸压阀组,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其出油口与所述油泵的进油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通过设置同步马达和双向溢流阀,使两侧工作油缸内的液压油压力同步平衡,可以有效防止卸车机在工作过程中倾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卸车机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卸车机是目前大、中型载重货车的主要卸车设备。其特点:卸车吨位大、卸车时间短、消耗能量少、设备投资小、运行安全可靠、大量节省了卸车成本。产品适用电力、冶金、粮食、水泥、煤炭等行业散料快速卸车。液压卸车机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传动为一体的具有一定科技技术的综合设备。然而,现有的卸车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两个工作油缸内的压力不一样,容易造成单边液压油管内的液压油压力过大,而造成液压管容易爆裂,从而使卸车机重心偏移过大,由于货物及自身重量过大,而造成卸货车倾翻。综上所述,现有卸车机不具备防倾翻的功能,因此,需要设计出有效的方案来防止卸车机在工作过程中倾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本技术通过设置同步马达和双向溢流阀,使两工作油缸内的液压油压力同步平衡,可以有效防止卸车机在工作过程中倾翻。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吸油过滤器、油泵、电机、单向阀、同步马达、双向溢流阀、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以及卸压阀组;所述同步马达包括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所述卸压阀组包括卸荷阀和第一溢流阀;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其出油口与所述油泵的进油口连接;升压工作时:所述油箱内的液压油,经过所述吸油过滤器以及所述油泵,再经过所述单向阀后分成两条油路;第一条油路经过所述第一马达进入所述双向溢流阀的进油口,再从所述双向溢流阀的出油口到达所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第二条油路经过所述第二马达进入所述双向溢流阀的进油口,再从所述双向溢流阀的出油口到达所述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卸压回油时:所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和所述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内的液压油,由于所述油缸以及货物的自身重量,使液压油经过所述双向溢流阀和所述同步马达,同时由于所述单向阀的防止液压油反向流动的作用,使液压油经过所述卸压阀组,回流到所述油箱。可选地,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为16Mpa。可选地,所述卸荷阀为二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可选地,所述吸油过滤器的滤心等级为10μm。可选地,所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和所述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的结构、尺寸、精度、容积和效率完全相同。可选地,所述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为0.2Mpa。可选地,所述同步马达为齿轮式两进一出型。可选地,所述双向溢流阀为直动型螺纹插装式溢流阀。可选地,所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和所述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可为2至5级多节油缸中的任一种。可选地,所述双向溢流阀包括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所述第二溢流阀和所述第三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0.5至3Mpa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本技术通过设置同步马达和双向溢流阀,使两侧工作油缸内的液压油压力同步平衡,可以有效防止卸车机在工作过程中倾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2、吸油过滤器;3油泵;4、电机;5、单向阀;6、同步马达;61、第一马达;62、第二马达;7、双向溢流阀;71、第二溢流阀;72、第三溢流阀;8、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10、卸压阀组;101、卸荷阀;102、第一溢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吸油过滤器2、油泵3、电机4、单向阀5、同步马达6、双向溢流阀7、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以及卸压阀组10;同步马达6包括第一马达61和第二马达62;卸压阀组10包括卸荷阀101和第一溢流阀102;吸油过滤器2的进油口与油箱1连接,其出油口与油泵3的进油口连接;升压工作时:油箱1内的液压油,经过吸油过滤器2以及油泵3,再经过单向阀5后分成两条油路;第一条油路经过第一马达61进入双向溢流阀7的进油口,再从双向溢流阀7的出油口到达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第二条油路经过第二马达62进入双向溢流阀7的进油口,再从双向溢流阀7的出油口到达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卸压回油时: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和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内的液压油,由于油缸8以及货物的自身重量,使液压油经过双向溢流阀7和同步马达6,同时由于单向阀5的防止液压油反向流动的作用,使液压油经过卸压阀组10,回流到油箱1。油泵3开动时,油箱1内的液压油通过吸油过滤器2进入同步马达6,同步马达6优先分配进入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和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使两个油缸同步平衡;但出现油管破裂的情况时,容易造成卸车机的左右倾翻,在同步马达6与多节举升油缸之间安装一个双向溢流阀7,将阀调节到0.3至3Mpa之间,将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和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连通,当其中一个油缸出现油管破裂时,另一个油缸内的液压油通过双向溢流阀7进行补差,保证两个油缸内的差值一致,从而使卸车机不会出现左右倾翻的情况发生。可选地,第一溢流阀102的设定压力为16Mpa。可选地,卸荷阀101为二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可选地,吸油过滤器2的滤心等级为10μm。可选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和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的结构、尺寸、精度、容积和效率完全相同。可选地,单向阀5的开启压力为0.2Mpa。可选地,同步马达6为齿轮式两进一出型。可选地,双向溢流阀7为直动型螺纹插装式溢流阀。可选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和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可为2至5级多节油缸中的任一种。可选地,双向溢流阀7包括第二溢流阀71和第三溢流阀72,第二溢流阀71和第三溢流阀72的调定压力为0.5至3Mpa之间。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吸油过滤器(2)、油泵(3)、电机(4)、单向阀(5)、同步马达(6)、双向溢流阀(7)、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以及卸压阀组(10);所述同步马达(6)包括第一马达(61)和第二马达(62);所述卸压阀组(10)包括卸荷阀(101)和第一溢流阀(102);所述吸油过滤器(2)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1)连接,其出油口与所述油泵(3)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箱(1)内的液压油,经过所述吸油过滤器(2)以及所述油泵(3);再经过所述单向阀(5)后分成两条油路;第一条油路经过所述第一马达(61)进入所述双向溢流阀(7)的进油口;再从所述双向溢流阀(7)的出油口到达所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第二条油路经过所述第二马达(62)进入所述双向溢流阀(7)的进油口;再从所述双向溢流阀(7)的出油口到达所述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所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和所述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内的液压油,由于所述油缸(8)以及货物的自身重量,使液压油经过所述双向溢流阀(7)和所述同步马达(6),同时由于所述单向阀(5)的防止液压油反向流动的作用,使液压油经过所述卸压阀组(10),回流到所述油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倾翻的卸车机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吸油过滤器(2)、油泵(3)、电机(4)、单向阀(5)、同步马达(6)、双向溢流阀(7)、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以及卸压阀组(10);所述同步马达(6)包括第一马达(61)和第二马达(62);所述卸压阀组(10)包括卸荷阀(101)和第一溢流阀(102);所述吸油过滤器(2)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1)连接,其出油口与所述油泵(3)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箱(1)内的液压油,经过所述吸油过滤器(2)以及所述油泵(3);再经过所述单向阀(5)后分成两条油路;第一条油路经过所述第一马达(61)进入所述双向溢流阀(7)的进油口;再从所述双向溢流阀(7)的出油口到达所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第二条油路经过所述第二马达(62)进入所述双向溢流阀(7)的进油口;再从所述双向溢流阀(7)的出油口到达所述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所述第一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8)和所述第二单作用多节举升油缸(9)内的液压油,由于所述油缸(8)以及货物的自身重量,使液压油经过所述双向溢流阀(7)和所述同步马达(6),同时由于所述单向阀(5)的防止液压油反向流动的作用,使液压油经过所述卸压阀组(10),回流到所述油箱(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倾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秉桂樊苇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保升装卸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