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907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的充电插口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充电插口中设置有滑行腔,滑行腔右端壁中设置有通连外端的第一插紧孔,滑行腔中可左右滑行地安装有滑行架,滑行架右端设置有与滑行腔右端壁相抵的第一拉簧,滑行架中设置与上下延长的安装槽,安装槽中上下相称且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套,转套中设置有左右通连的螺旋槽,安装槽右端壁中设置有与滑行腔通连的第二插紧孔,转套外圈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形轮,两个转套之间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二齿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一齿形轮,转轴与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左端壁中间处的第二驱动机连接。

A new type of new energy charging pil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new energy charging pile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harging pile body, a charging socket set in the right end face of a charging pile body and a charging end connected with a new energy vehicle. A sliding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charging socket, and a first plug hole with a connecting external end is arranged in the right end wall of the sliding cavity, and the sliding cavity can be left and right. The sliding frame is mounted with a sliding frame, the right end of the sliding frame is set with a first pull spring that is counterbalanced with the right end wall of the sliding cavity, and the mounting slot is set in the sliding frame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extension,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installation slot are fitted with a rotating sleeve, and a spiral groove is set in the sleeve, and the right end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sl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cavity. The second inserting hole is installed with a second tooth wheel fixed on the outer ring, and the first gear wheel is installed with the second tooth wheel, and th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drive machine which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eft end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trough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以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等众多优点逐渐取代传统汽车而被广泛使用。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载体,然而传统中充电桩设置模式单一,充电过程中仅仅是依靠充电端头与充电插口插接时的摩擦力保持不动状态,如果不小心碰触到充电端头或是受拉扯充电线的影响匀有可能导致充电端头的脱落,从而造成充电中断现象,另外,传统中,充电插口内的导电片一般设置相对靠外,这种导电片很容易被金属片或者金属杆件接触到,因此,当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将金属片或者金属杆件插入到充电插口中时容易发生触电的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的充电插口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一防雨棚,所述充电桩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充电桩体之间设有一调控机构,所述调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底部端面外侧的环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端面内的圆弧槽,所述环形板底部设有多组滚珠,且每组所述滚珠均伸进所述圆弧槽中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底座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驱动机的输出轴顶部与所述所述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插口中设置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右端壁中设置有通连外端的第一插紧孔,所述滑行腔中可左右滑行地安装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右端设置有与所述滑行腔右端壁相抵的第一拉簧,所述滑行架中设置与上下延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上下相称且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中设置有左右通连的螺旋槽,所述安装槽右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滑行腔通连的第二插紧孔,所述转套外圈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形轮,两个转套之间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一齿形轮,所述转轴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左端壁中间处的第二驱动机连接,所述滑行腔右端壁中位于两个第一插紧孔之间上下相称设置有端口朝左的第一滑行槽,所述滑行架右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行槽相配合的滑行条,所述滑行条右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中,且所述第一滑行槽右端设置有第一斜切头,所述滑行架右端面位于两个滑行条之间固定设置与传导块,所述滑行腔右端壁中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传导块相配合的给电块,所述给电块与市电连接,所述充电插口右端面位于两个第一插紧孔之间设置有端口朝右的插紧槽,所述插紧槽与所述第一插紧孔之间设置有通连的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还与所述第一滑行槽通连,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中设置有端口朝向所述第一插紧孔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朝向所述第一插紧孔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传导块连接的触头,所述第二滑行块背离所述第一插紧孔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切头相配合的第一斜切面,所述升降槽左端壁设置有通连槽;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紧孔相配合的插轴,所述插轴左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槽相配合的螺旋杆,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位于两个插轴之间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中设置有推送结构,所述充电端头中还设有密闭装置,所述密闭装置包括密闭条以及密闭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中且上下通连的第三滑行槽以及上下相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行槽中的推送臂,两个推送臂内侧端面设置有第二斜切面,所述安装件中还设置有透过所述第三滑行槽的第四滑行槽,所述第四滑行槽右端伸进所述充电端头中并透过所述充电端头,所述第四滑行槽中可左右滑行地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左端设置与与所述第二斜切面相配合的第二斜切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滑行槽上下端壁中还设置有第一导送槽,所述第一导送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导送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杆右端穿出所述充电端头并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右端固定设置有拉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行槽前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二导送槽,所述第二导送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导送块,所述第二导送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送块相抵的第二拉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槽前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三导送槽,所述第三导送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行块固定连接的第三导送块,所述第三滑行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导送块相抵的第三拉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行槽左右端壁中设置有第四导送槽,所述第四导送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推送臂固定连接的第四导送块,所述第四导送槽中还安装有与所述第四导送块相抵的第四拉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行架左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紧孔、第二插紧孔以及螺旋槽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闭条固定设置于所述充电端头左侧端面位于所述插轴外圈,所述密闭槽设置于所述充电插口右侧端面内位于所述第一插紧孔外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充电端头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四拉簧的作用下,所述第四导送块被朝向所述第四滑行槽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斜切面伸进所述第四滑行槽中,并可使所述推送臂外侧端面与所述安装件相平齐,从而允许所述安装件插入到所述插紧槽中;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充电插口在初始状态时,所述传导块与所述给电块相脱离,由此,所述触头不带电;而所述触头未伸进所述第一插紧孔中,因此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外界的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插紧孔中不会与所述触头接触,且触头也不带电,因此,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而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滑行架在第二驱动机运行时可驱动所述转套转动,而一些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螺旋槽中时,所述滑行架无法向右滑动,因此,所述传导块不会与所述给电块配合,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充电安全性;将所述螺旋杆穿过所述第一插紧孔和第二插紧孔而与所述螺旋槽相抵时,由于在所述橡胶垫的作用下,可确保所述螺旋杆与所述螺旋槽相配合;所述安装件插入到所述插紧槽中时,所述第三滑行槽可与所述第二滑行槽对准,利用所述拉环将所述拉杆向左推动后,由于所述第二斜切头可作用于所述第二斜切面,从而可驱动所述推送臂伸进所述第二滑行槽中并推动所述第一滑行块朝向所述第一插紧孔滑动,当所述第二斜切头脱离所述第二斜切面时,可使所述通连槽与所述第一滑行槽对准,此时启动所述第二驱动机后,所述第二驱动机可驱动所述转套转动,所述转套转动时,由于所述螺旋槽与所述螺旋杆配合,因此,所述转套可向右滑动,由此可带动所述滑行架向右滑动,所述滑行架向右滑动时可带动所述滑行条向右滑动,所述滑行条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斜切头可穿过所述通连槽而伸进所述升降槽中并作用于所述第一斜切面,由此可驱动所述第二滑行块朝向所述第一插紧孔滑动,当所述传导块与所述给电块完全配合时,所述传导块可将市电传输至所述触头,而所述触头会与所述插轴相抵,由此,可使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充电时,由于所述推送臂伸进所述第二滑行槽中,而且所述螺旋杆与所述螺旋槽配合,因此,所述插轴被锁定在所述第一插紧孔中而无法被拔出,由此可避免因不小心触碰到充电端头而造成充电中断现象;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设置有调控机构,故可满足不同方位充电需求,大大增加了充电操作时的简便性;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的充电插口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其特征在于: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一防雨棚,充电桩体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与充电桩体之间设有一调控机构,调控机构包括设置于充电桩底部端面外侧的环形板以及设置于底座顶部端面内的圆弧槽,环形板底部设有多组滚珠,且每组滚珠均伸进圆弧槽中且转动配合连接,底座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一驱动机,第一驱动机的输出轴顶部与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连接,充电插口中设置有滑行腔,滑行腔右端壁中设置有通连外端的第一插紧孔,滑行腔中可左右滑行地安装有滑行架,滑行架右端设置有与滑行腔右端壁相抵的第一拉簧,滑行架中设置与上下延长的安装槽,安装槽中上下相称且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套,转套中设置有左右通连的螺旋槽,安装槽右端壁中设置有与滑行腔通连的第二插紧孔,转套外圈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形轮,两个转套之间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二齿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一齿形轮,转轴与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左端壁中间处的第二驱动机连接,滑行腔右端壁中位于两个第一插紧孔之间上下相称设置有端口朝左的第一滑行槽,滑行架右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第一滑行槽相配合的滑行条,滑行条右端伸进第一滑行槽中,且第一滑行槽右端设置有第一斜切头,滑行架右端面位于两个滑行条之间固定设置与传导块,滑行腔右端壁中固定安装有与传导块相配合的给电块,给电块与市电连接,充电插口右端面位于两个第一插紧孔之间设置有端口朝右的插紧槽,插紧槽与第一插紧孔之间设置有通连的第二滑行槽,第二滑行槽还与第一滑行槽通连,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第一滑行块中设置有端口朝向第一插紧孔的升降槽,升降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二滑行块,第二滑行块朝向第一插紧孔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传导块连接的触头,第二滑行块背离第一插紧孔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斜切头相配合的第一斜切面,升降槽左端壁设置有通连槽;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第一插紧孔相配合的插轴,插轴左端设置有与螺旋槽相配合的螺旋杆,充电端头左端面位于两个插轴之间设置有安装件,安装件中设置有推送结构,充电端头中还设有密闭装置,密闭装置包括密闭条以及密闭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的充电插口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其特征在于: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一防雨棚,充电桩体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与充电桩体之间设有一调控机构,调控机构包括设置于充电桩底部端面外侧的环形板以及设置于底座顶部端面内的圆弧槽,环形板底部设有多组滚珠,且每组滚珠均伸进圆弧槽中且转动配合连接,底座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一驱动机,第一驱动机的输出轴顶部与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连接,充电插口中设置有滑行腔,滑行腔右端壁中设置有通连外端的第一插紧孔,滑行腔中可左右滑行地安装有滑行架,滑行架右端设置有与滑行腔右端壁相抵的第一拉簧,滑行架中设置与上下延长的安装槽,安装槽中上下相称且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套,转套中设置有左右通连的螺旋槽,安装槽右端壁中设置有与滑行腔通连的第二插紧孔,转套外圈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形轮,两个转套之间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二齿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一齿形轮,转轴与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左端壁中间处的第二驱动机连接,滑行腔右端壁中位于两个第一插紧孔之间上下相称设置有端口朝左的第一滑行槽,滑行架右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第一滑行槽相配合的滑行条,滑行条右端伸进第一滑行槽中,且第一滑行槽右端设置有第一斜切头,滑行架右端面位于两个滑行条之间固定设置与传导块,滑行腔右端壁中固定安装有与传导块相配合的给电块,给电块与市电连接,充电插口右端面位于两个第一插紧孔之间设置有端口朝右的插紧槽,插紧槽与第一插紧孔之间设置有通连的第二滑行槽,第二滑行槽还与第一滑行槽通连,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第一滑行块中设置有端口朝向第一插紧孔的升降槽,升降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二滑行块,第二滑行块朝向第一插紧孔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传导块连接的触头,第二滑行块背离第一插紧孔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斜切头相配合的第一斜切面,升降槽左端壁设置有通连槽;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称设置有与第一插紧孔相配合的插轴,插轴左端设置有与螺旋槽相配合的螺旋杆,充电端头左端面位于两个插轴之间设置有安装件,安装件中设置有推送结构,充电端头中还设有密闭装置,密闭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唐迈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