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留丹翠专利>正文

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76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该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包括X轴运动装置、Y轴运动装置、Z轴运动装置、安装板和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3D打印机体积较大,不适合放置在桌面完成打印的工作,且打印成型精度不高、以及不具备稳定的支撑结构,使得成本较高。

A three axis drive device for a 3D prin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three axis driving device of a 3D printer. A three axis drive device for a 3D printer. The three axis driving device of the 3D printer includes a X axis motion device, a Y axis motion device, a Z shaft motion device, a mounting plate and a base. The present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3D printer is large in volum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work to be placed on the desktop to complete the printing,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printing molding is not high, and the stable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not provided, so the cost is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即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俗称,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可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家电、生物医学等领域均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发展前景广阔。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3D打印技术。采用FDM技术的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使用线形耗材,将其熔融后在工作平台上沉积成型,该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制造、使用和维护成本都较低,材料成本也不高,因此,该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的应用领域最广,推广也最快。申请人申请了一种3D打印机,以解决现有的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体积较大,不适合放置在桌面完成打印的工作,且打印成型精度不高、以及不具备稳定的支撑结构,使得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3D打印机的体积较大,不适合放置在桌面完成打印的工作,且打印成型精度不高、以及不具备稳定的支撑结构,使得成本较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该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包括X轴运动装置、Y轴运动装置、Z轴运动装置、安装板和底座;所述的安装板与底座垂直设置,安装板采用门框式,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安装板的上下、左右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座,左右边上、下两个第一连接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的Y轴运动装置由第一固定板、第一丝杆、第一电机和第一电机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架设在安装板的两侧,第一固定板架的两侧后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穿设在第一导向杆上,并在第一固定板架的两侧后部还分别设置螺套,两根第一丝杆分别设置在左右边上、下两个第一连接座之间,两根第一丝杆分别套设在螺套内与螺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两根第一丝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有所述的第一电机,两个第一电机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电机座,两个第一电机座分别设置在两个下第一连接座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的上下边左右两个第二连接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杆;X轴运动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电机、第一皮带、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固定夹具,所述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分别架设在第一固定板的两侧,第一皮带连接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二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主动轮,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具固定设置在第一皮带上,第一固定夹具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板相连接,第二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穿设在第二导向杆上;所述的底座架设有两根第三滑杆,所述的Z轴运动装置包括载物板、支撑板、第四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皮带和第二固定夹具,所述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分别架设在底座的前后两侧,第二皮带连接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二电机固定在底座上,第二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轮,所述的第二固定夹具固定设置在第二皮带上,第二固定夹具的上端与所述的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板采用四角镂空板,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穿设在所述的第三滑杆上,所述的载物板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载物板的四个角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在支撑板与载物板之间穿设在第二弹簧,支撑杆的底部穿设在支撑板的四个角部,并在支撑杆设置有螺母。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电机座采用U型结构,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的第一电机通过四根螺钉固定在第一电机座的下端,所述的联轴器设置在第一电机座内部U型结构内。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夹具由U型夹板、上夹板构成,两块上夹板分别设置在U型夹板的两臂上,通过螺栓固定皮带、U型夹板和上夹板,U型夹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头,U型夹板穿过连接头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板与底座设置有斜连接板,斜连接板设置在安装板的后侧。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连接座的中部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第一丝杆设置在轴承内,第一连接座的侧边设置有夹持口,所述的第一导向杆夹持设置在夹持口内。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座包括前侧挡板、两个侧挡板、连接块和直角连接架,直角连接架连接前侧挡板与侧挡板,用螺栓将其固定,侧挡板中间凹槽部分嵌入安装板,并通过螺钉及连接块紧固。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3D打印机体积较大,不适合放置在桌面完成打印的工作,且打印成型精度不高、以及不具备稳定的支撑结构,使得成本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3D打印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图4为Y轴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X轴运动装置和机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机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9为Z轴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3D打印机,该3D打印机包括X轴运动装置1、Y轴运动装置2、Z轴运动装置3、安装板4、底座5和机头模块6。所述的安装板4与底座5垂直设置,安装板4与底座5设置有斜连接板,斜连接板设置在安装板4的后侧。安装板4采用门框式,安装板4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5上,安装板4的上下、左右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座21,左右边上、下两个第一连接座2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杆22。所述的Y轴运动装置2由第一固定板23、第一丝杆24、第一电机25和第一电机座26,所述的第一固定板23架设在安装板4的两侧,第一固定板23架的两侧后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7,第一滑块27穿设在第一导向杆22上,并在第一固定板23架的两侧后部还分别设置螺套28,两根第一丝杆24分别设置在左右边上、下两个第一连接座21之间,两根第一丝杆24分别套设在螺套28内与螺套2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两根第一丝杆24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有所述的第一电机25,两个第一电机25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电机座26,两个第一电机座26分别设置在两个下第一连接座21的下方。第一连接座21的中部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第一丝杆24设置在轴承内,第一连接座21的侧边设置有夹持口,所述的第一导向杆22夹持设置在夹持口内。第一电机座26采用U型结构,固定设置在安装板4上,所述的第一电机25通过四根螺钉固定在第一电机座26的下端,所述的联轴器设置在第二电机座26内部U型结构内。所述的第一固定板23的两侧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座29,所述的上下边左右两个第二连接座29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杆30。如图5所示,X轴运动装置1包括第二固定板11、第二电机12、第一皮带13、第一主动轮14、第一从动轮15和第一固定夹具16,所述的第一主动轮14和第一从动轮15分别架设在第一固定板23的两侧,第一皮带13连接第一主动轮14和第一从动轮15,第二电机1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3上,第二电机12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主动轮14,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具16固定设置在第一皮带13上,第一固定夹具16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板11相连接,第二固定板1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穿设在第二导向杆30上。第一固定夹具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包括X轴运动装置(1)、Y轴运动装置(2)、Z轴运动装置(3)、安装板(4)和底座(5);所述的安装板(4)与底座(5)垂直设置,安装板(4)采用门框式,安装板(4)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5)上,安装板(4)的上下、左右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座(21),左右边上、下两个第一连接座(2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杆(22);所述的Y轴运动装置(2)由第一固定板(23)、第一丝杆(24)、第一电机(25)和第一电机座(26),所述的第一固定板(23)架设在安装板(4)的两侧,第一固定板(23)架的两侧后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7),第一滑块(27)穿设在第一导向杆(22)上,并在第一固定板(23)架的两侧后部还分别设置螺套(28),两根第一丝杆(24)分别设置在左右边上、下两个第一连接座(21)之间,两根第一丝杆(24)分别套设在螺套(28)内与螺套(2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两根第一丝杆(24)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有所述的第一电机(25),两个第一电机(25)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电机座(26),两个第一电机座(26)分别设置在两个下第一连接座(21)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固定板(23)的两侧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座(29),所述的上下边左右两个第二连接座(29)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杆(30);X轴运动装置(1)包括第二固定板(11)、第二电机(12)、第一皮带(13)、第一主动轮(14)、第一从动轮(15)和第一固定夹具(16),所述的第一主动轮(14)和第一从动轮(15)分别架设在第一固定板(23)的两侧,第一皮带(13)连接第一主动轮(14)和第一从动轮(15),第二电机(1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3)上,第二电机(12)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主动轮(14),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具(16)固定设置在第一皮带(13)上,第一固定夹具(16)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板(11)相连接,第二固定板(1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穿设在第二导向杆(30)上;所述的底座(5)架设有两根第三滑杆(52),所述的Z轴运动装置(3)包括载物板(31)、支撑板(32)、第四电机(33)、第二主动轮(34)、第二从动轮(35)、第二皮带(36)和第二固定夹具(37),所述的第二主动轮(34)和第二从动轮(35)分别架设在底座(5)的前后两侧,第二皮带(36)连接第二主动轮(34)和第二从动轮(35),第二电机(12)固定在底座(5)上,第二电机(12)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轮(34),所述的第二固定夹具(37)固定设置在第二皮带(36)上,第二固定夹具(37)的上端与所述的支撑板(32)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板(32)采用四角镂空板,支撑板(32)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滑块(38),第三滑块(38)穿设在所述的第三滑杆(52)上,所述的载物板(31)设置在支撑板(32)的上方,载物板(31)的四个角部设置有支撑杆(39),支撑杆(39)在支撑板(32)与载物板(31)之间穿设在第二弹簧(40),支撑杆(39)的底部穿设在支撑板(32)的四个角部,并在支撑杆(39)设置有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包括X轴运动装置(1)、Y轴运动装置(2)、Z轴运动装置(3)、安装板(4)和底座(5);所述的安装板(4)与底座(5)垂直设置,安装板(4)采用门框式,安装板(4)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5)上,安装板(4)的上下、左右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座(21),左右边上、下两个第一连接座(2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杆(22);所述的Y轴运动装置(2)由第一固定板(23)、第一丝杆(24)、第一电机(25)和第一电机座(26),所述的第一固定板(23)架设在安装板(4)的两侧,第一固定板(23)架的两侧后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7),第一滑块(27)穿设在第一导向杆(22)上,并在第一固定板(23)架的两侧后部还分别设置螺套(28),两根第一丝杆(24)分别设置在左右边上、下两个第一连接座(21)之间,两根第一丝杆(24)分别套设在螺套(28)内与螺套(2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两根第一丝杆(24)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有所述的第一电机(25),两个第一电机(25)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电机座(26),两个第一电机座(26)分别设置在两个下第一连接座(21)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固定板(23)的两侧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座(29),所述的上下边左右两个第二连接座(29)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杆(30);X轴运动装置(1)包括第二固定板(11)、第二电机(12)、第一皮带(13)、第一主动轮(14)、第一从动轮(15)和第一固定夹具(16),所述的第一主动轮(14)和第一从动轮(15)分别架设在第一固定板(23)的两侧,第一皮带(13)连接第一主动轮(14)和第一从动轮(15),第二电机(1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3)上,第二电机(12)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主动轮(14),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具(16)固定设置在第一皮带(13)上,第一固定夹具(16)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板(11)相连接,第二固定板(1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穿设在第二导向杆(30)上;所述的底座(5)架设有两根第三滑杆(52),所述的Z轴运动装置(3)包括载物板(31)、支撑板(32)、第四电机(33)、第二主动轮(34)、第二从动轮(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留丹翠
申请(专利权)人:留丹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