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39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包括进料传输机构、横轧机构、基座、控制机构和移动机械手机构,所述的基座包括基座底座、左侧基柱和右侧基板,所述的横轧机构包括定位组件、上轧辊、下轧辊、上轧辊驱动电机、下轧辊驱动电机和用于带动上轧辊和下轧辊同向同速度转动的动力传动系统,所述的上轧辊与上轧辊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下轧辊与下轧辊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上轧辊驱动电机、下轧辊驱动电机、动力传动系统与控制机构相连,所述的移动机械手机构与控制机构,且移动机械手机构与横轧机构相互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一根初始棒料进入横轧装置中,一次可完成两个棒料的加工,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10%~20%。

A cross rolling device for wrench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ross rolling device for the processing of a wrench, which includes a fee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cross rolling mechanism, a base seat, a control mechanism and a mobile mechanical mobile phone. The base comprises a base base, a left base column, and a right base plate. The cross roll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positioning assembly, an upper roll, a lower roll and an upper roller. The motor, the lower roller drive motor and the power drive system which is used to drive the upper roll and the lower roll at the same speed. The upper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roller driving motor. The lower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roller driving motor. The roller drive motor, the lower roller drive motor, the power drive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are used. Th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bile mechanical mobile phone structure and the control mechanism, and the mobile mechanical mobile phone structure and the cross rolling mechanism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he invention has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one initial rod is entered into a cross rolling device, and two rod materials can be processed at one tim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raw materials can be saved 10% to 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横轧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
技术介绍
楔横轧指圆柱形坯料在两轧辊的模具间或在两平板模具之间发生连续局部变形,轧制成的零件形状和模具底部型槽的形状一致。楔横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辊式楔横轧和板式楔横轧。其中,辊式楔横轧的成形原理:两轧辊以相同方向旋转,带动圆形坯料向相反方向旋转,而使轧制的零件形状和模具底部型槽的形状一致。目前在对扳手进行加工过程中,在进行圆钢楔横轧时普遍采用的轧制方法都是先将整支圆钢按轧件长度先切断成相应长度的短棒料,再进行轧制,但每次轧辊旋转一周,只能加工一个零件,加工效率低,造成钢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随着企业对提高生产率的需要,两辊式楔横轧机的生产率已慢慢达到瓶颈,而企业只有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新增生产线来满足对产量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横轧装置进行改进,提高其切料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一根初始棒料进入横轧装置中,一次可完成两个棒料的加工,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1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包括进料传输机构、横轧机构、基座、控制机构和移动机械手机构,所述的进料传输机构与横轧机构相互配合,所述的横轧机构安装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基座包括基座底座、左侧基柱和右侧基板,所述的左侧基柱和右侧基板与基座底座相互垂直,所述的左侧基柱、右侧基板、基座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左侧基柱和右侧基板分别位于横轧机构的两侧,所述的横轧机构包括定位组件、上轧辊、下轧辊、上轧辊驱动电机、下轧辊驱动电机和用于带动上轧辊和下轧辊同向同速度转动的动力传动系统,所述的上轧辊位于下轧辊的上方,所述的上轧辊与下轧辊之间设有定位组件,且上轧辊、下轧辊与定位组件相互配合,所述的上轧辊上设有上楔模,所述的上楔模包括两条第一楔模和若干条第二楔模,所述的两条第一楔模的一端相交且两条第一楔模成一锐角,所述的两条第一楔模的另一端与第二楔模相交,所述的第二楔模平行于水平方向,所述的下轧辊上设有下楔模,所述的下楔模与上楔模的结构相同且下楔模与上楔模相互配合,所述的上轧辊的两侧设有上轧辊轴承座,所述的上轧辊通过两侧的上轧辊轴承座分别与左侧基柱和右侧基板连接固定,所述的下轧辊的两侧设有下轧辊轴承座,所述的下轧辊通过的两侧设有下轧辊轴承座分别与左侧基柱和右侧基板连接固定,所述的上轧辊与上轧辊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下轧辊与下轧辊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上轧辊驱动电机、下轧辊驱动电机、动力传动系统与控制机构相连,所述的移动机械手机构与控制机构,且移动机械手机构与横轧机构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基柱和右侧基板之间设有横向安装板,所述的横向安装板的两端通过第一安装螺母分别与左侧基柱和右侧基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定位组件通过第二安装螺母安装固定在横向安装板上,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之间形成横轧工作区,所述的横轧工作区位于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横轧机构还包括接料板和废料冷却液,所述的废料冷却液安装固定在基座底座上,所述的废料冷却液设置在下轧辊的下方,所述的接料板安装固定在基座底座上,所述的接料板位于废料冷却液的前方并且接料板与上轧辊、下轧辊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机械手机构包括移动底座、驱动电机、固定轴、伸缩轴、转动轴和抓举手,所述的固定轴安装固定在移动底座上,所述的伸缩轴可伸缩的安装固定在固定轴上,所述的转动轴可水平方向转动的与伸缩轴相连,所述的转动轴包括伸缩段和抓举手连接端,所述的抓举手连接端通过转动铰链与伸缩段相连,所述的抓举手与抓举手连接端相连,所述的移动底座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伸缩轴、转动轴和抓举手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控制机构相连,所述的移动底座的下端还设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上设有刹车板。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传输机构包括传送板和传送电机,所述的传送板与传送电机相连,所述的传送板在传送电机的驱动下将物料传送至横轧机构,所述的传送电机与控制机构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安装固定在左侧基柱上,所述的上轧辊驱动电机、下轧辊驱动电机安装固定在右侧基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的两条第一楔模之间相交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30°~45°。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楔模的数量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相互配合,一根初始棒料从传送板进入横轧工作区进行辊压,上楔模与下楔模相互配合,将初始棒料一分为二并进行辊压,一次可完成两个棒料的加工,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10%~20%;通过定位组件与上轧辊、下轧辊相互配合,防止棒料产生径向变形和跑偏,且使棒料受力均匀,保证加工质量;通过横轧机构与移动机械手机构相互配合,将辊压完毕落入接料板的棒料抓起并运输到下一加工工位,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劳动力,伸缩轴、转动轴、抓举手三者相互配合,通过控制机构驱动驱动电机来调整抓取的位置且移动底座下端的万向轮设有刹车板,保证抓取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废料冷却液与上轧辊、下轧辊相互配合,在辊压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碎屑落入到废料冷却液中,集中处理,避免四处飞溅带来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的定位组件、上轧辊、下轧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的移动机械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传输机构、2-横轧机构、3-基座、4-控制机构、5-移动机械手机构、11-传送板、12-传送电机、20-定位组件、21-上轧辊、22-下轧辊、23-上轧辊驱动电机、24-下轧辊驱动电机、25-动力传动系统、26-接料板、27-废料冷却液、201-第一定位组件、202-第二定位组件、203-第二安装螺母、204-横轧工作区、211-上轧辊轴承座、212-上楔模、2121-第一楔模、2122-第二楔模、221-下轧辊轴承座、222-下楔模、31-基座底座、32-左侧基柱、33-右侧基板、34-横向安装板、341-第一安装螺母、51-移动底座、52-驱动电机、53-固定轴、54-伸缩轴、55-转动轴、56-抓举手、511-万向轮、5111-刹车板、551-伸缩段、552-抓举手连接端、553-转动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包括进料传输机构1、横轧机构2、基座3、控制机构4和移动机械手机构5,所述的进料传输机构1与横轧机构2相互配合,所述的横轧机构2安装固定在基座3上,所述的基座3包括基座底座31、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所述的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与基座底座31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传输机构(1)、横轧机构(2)、基座(3)、控制机构(4)和移动机械手机构(5),所述的进料传输机构(1)与横轧机构(2)相互配合,所述的横轧机构(2)安装固定在基座(3)上,所述的基座(3)包括基座底座(31)、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所述的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与基座底座(31)相互垂直,所述的左侧基柱(32)、右侧基板(33)、基座底座(3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分别位于横轧机构(2)的两侧,所述的横轧机构(2)包括定位组件(20)、上轧辊(21)、下轧辊(22)、上轧辊驱动电机(23)、下轧辊驱动电机(24)和用于带动上轧辊(21)和下轧辊(22)同向同速度转动的动力传动系统(25),所述的上轧辊(21)位于下轧辊(22)的上方,所述的上轧辊(21)与下轧辊(22)之间设有定位组件(20),且上轧辊(21)、下轧辊(22)与定位组件(20)相互配合,所述的上轧辊(21)上设有上楔模(212),所述的上楔模(212)包括两条第一楔模(2121)和若干条第二楔模(2122),所述的两条第一楔模(2121)的一端相交且两条第一楔模(2121)成一锐角,所述的两条第一楔模(2121)的另一端与第二楔模(2122)相交,所述的第二楔模(2122)平行于水平方向,所述的下轧辊(22)上设有下楔模(222),所述的下楔模(222)与上楔模(212)的结构相同且下楔模(222)与上楔模(212)相互配合,所述的上轧辊(21)的两侧设有上轧辊轴承座(211),所述的上轧辊(21)通过两侧的上轧辊轴承座(211)分别与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连接固定,所述的下轧辊(22)的两侧设有下轧辊轴承座(221),所述的下轧辊(22)通过的两侧设有下轧辊轴承座(221)分别与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连接固定,所述的上轧辊(21)与上轧辊驱动电机(23)相连,所述的下轧辊(22)与下轧辊驱动电机(24)相连,所述的上轧辊驱动电机(23)、下轧辊驱动电机(24)、动力传动系统(25)与控制机构(4)相连,所述的移动机械手机构(5)与控制机构(4),且移动机械手机构(5)与横轧机构(2)相互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传输机构(1)、横轧机构(2)、基座(3)、控制机构(4)和移动机械手机构(5),所述的进料传输机构(1)与横轧机构(2)相互配合,所述的横轧机构(2)安装固定在基座(3)上,所述的基座(3)包括基座底座(31)、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所述的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与基座底座(31)相互垂直,所述的左侧基柱(32)、右侧基板(33)、基座底座(3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分别位于横轧机构(2)的两侧,所述的横轧机构(2)包括定位组件(20)、上轧辊(21)、下轧辊(22)、上轧辊驱动电机(23)、下轧辊驱动电机(24)和用于带动上轧辊(21)和下轧辊(22)同向同速度转动的动力传动系统(25),所述的上轧辊(21)位于下轧辊(22)的上方,所述的上轧辊(21)与下轧辊(22)之间设有定位组件(20),且上轧辊(21)、下轧辊(22)与定位组件(20)相互配合,所述的上轧辊(21)上设有上楔模(212),所述的上楔模(212)包括两条第一楔模(2121)和若干条第二楔模(2122),所述的两条第一楔模(2121)的一端相交且两条第一楔模(2121)成一锐角,所述的两条第一楔模(2121)的另一端与第二楔模(2122)相交,所述的第二楔模(2122)平行于水平方向,所述的下轧辊(22)上设有下楔模(222),所述的下楔模(222)与上楔模(212)的结构相同且下楔模(222)与上楔模(212)相互配合,所述的上轧辊(21)的两侧设有上轧辊轴承座(211),所述的上轧辊(21)通过两侧的上轧辊轴承座(211)分别与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连接固定,所述的下轧辊(22)的两侧设有下轧辊轴承座(221),所述的下轧辊(22)通过的两侧设有下轧辊轴承座(221)分别与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连接固定,所述的上轧辊(21)与上轧辊驱动电机(23)相连,所述的下轧辊(22)与下轧辊驱动电机(24)相连,所述的上轧辊驱动电机(23)、下轧辊驱动电机(24)、动力传动系统(25)与控制机构(4)相连,所述的移动机械手机构(5)与控制机构(4),且移动机械手机构(5)与横轧机构(2)相互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之间设有横向安装板(34),所述的横向安装板(34)的两端通过第一安装螺母(341)分别与左侧基柱(32)和右侧基板(33)连接固定,所述的定位组件(20)通过第二安装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星辰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