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煮炼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06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苎麻煮炼锅,由直筒形锅体(1)及锅盖(2)组成,其特征是锅盖(4)呈上凸弧形,在锅盖(4)的上方设有一出气孔(5)、在出气孔(5)的下方盖内侧设有一防溅孔罩(6)。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是目前一种理想的苎麻脱胶煮炼锅。(*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苎麻脱胶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苎麻煮炼锅。煮炼是苎麻脱胶的必要工序,苎麻脱胶工艺中、煮炼就是将苎麻在煮炼锅中用碱液蒸煮,现有煮炼锅很简单,其结构就是在一筒形锅体上盖放一平锅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操作不安全,很难控制温度及锅盖的稳定,揭起锅盖很费力,而且常常出现锅盖被蒸汽冲掉的情况,蒸汽从锅盖与锅体间喷出,容易烫伤操作者。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锅上述缺点的苎麻脱胶煮炼锅。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在锅体〔1〕外设有一支承〔2〕,在支承〔2〕上铰接一揭盖支杆〔3〕,锅盖〔4〕为上凸弧形,在锅盖〔4〕的上方设有一出汽孔〔5〕,其出汽孔〔5〕下方的盖内侧设有一防溅孔罩〔6〕,锅盖〔4〕与锅体〔1〕用螺栓〔9〕紧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完美地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是目前一种理想的苎麻脱胶煮炼锅。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锅盖〔4〕的俯视示意图。实施例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参见附图本技术由锅体〔1〕与锅盖〔4〕组成,在锅体〔1〕外设有一支承〔2〕,在支承〔2〕上铰接一揭盖支杆〔3〕,支杆〔3〕与锅盖〔4〕通过螺栓〔13〕固连、其左端设有一便于压下揭盖的小滚轮〔10〕;锅盖〔4〕为上弧形,在其上方设有一出汽孔〔5〕,其出出汽孔〔5〕下方的盖内侧设有一防溅孔罩〔6〕,防溅孔罩〔6〕呈一圆周与底部设有小孔的杯状,锅体〔1〕与锅盖〔4〕盖合处向外各设有一凸缘〔7〕、〔8〕、凸缘〔7〕、〔8〕上分别设有螺栓槽(本实施例为对应4组),锅盖〔4〕与锅体〔1〕用螺栓〔9〕紧固,在锅体〔1〕底部、底侧部分别设有一进气管〔12〕和一排液管〔11〕,锅体〔1〕与锅盖〔4〕凸缘〔7〕、〔8〕间设有一窑封圈〔14〕。使用时,将苎麻放入锅中即可蒸煮,蒸煮完了后,松开螺栓〔9〕螺母、将螺栓〔9〕螺杆向外转下,压下小滚轮〔10〕即可将锅盖〔4〕揭起。权利要求1.一种苎麻煮炼锅,由直筒形锅体及锅盖组成,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锅体外设有一支承,在支承上铰接一揭盖支杆,锅盖为上凸弧形,在锅盖的上方设有一出气孔,其出气孔下方的盖内侧设有一防溅孔罩,锅盖与锅体用螺栓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煮炼锅,其特征在于支杆〔3〕与锅〔4〕通过螺栓〔13〕固连,其左端设有一便于压下揭盖的小滚轮〔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苎麻煮炼锅,其特征在于锅体〔1〕与锅盖〔4〕盖合处向外各设一凸缘〔7〕、〔8〕、凸缘〔7〕、〔8〕上分别设有螺栓槽,锅盖〔4〕与锅体〔1〕用螺栓〔9〕紧固,在锅体〔1〕底部或底侧部分别设有一进气管〔12〕和一排液管〔11〕,锅体〔1〕与锅盖〔4〕凸缘〔7〕、〔8〕间设有一密封圈〔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苎麻煮炼锅、由直筒形锅体(1)及锅盖(2)组成,其特征是锅盖(4)呈上凸弧形,在锅盖(4)的上方设有一出气孔(5)、在出气孔(5)的下方盖内侧设有一防溅孔罩(6)。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是目前一种理想的苎麻脱胶煮炼锅。文档编号D01C1/00GK2111293SQ9122117公开日1992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易华明 申请人:湖南省沅江二苎麻纺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苎麻煮炼锅,由直筒形锅体[1]及锅盖[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锅体[1]外设有一支承[2],在支承[2]上铰接一揭盖支杆[3],锅盖[4]为上凸弧形,在锅盖[4]的上方设有一出气孔[5],其出气孔[5]下方的盖内侧设有一防溅孔罩[6],锅盖[4]与锅体[1]用螺栓[9]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沅江二苎麻纺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