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肽的药物应用、葫芦素口服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1825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胶原蛋白肽的药物应用、葫芦素口服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胶原蛋白肽作为药物穿膜工具在制备口服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所述胶原蛋白肽带正电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口服胶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葫芦素8~15份、卵磷脂30~70份、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0~75份、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25~50份和带正电荷的胶原蛋白肽80~1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胶原蛋白肽,协同其余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的膜渗透性,并降低了药物的外排作用,可作为药物穿膜工具使用,针对葫芦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胶原蛋白肽包覆纳米胶束的技术,利用胶原蛋白肽的特性,以改善药物,如葫芦素口服存在的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 of collagen peptide, cucurbit oral micell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medical technology field, in particular to the application of collagen peptide, cucurbit oral micelle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n which collagen peptide is used as a drug penetration tool in preparation of oral drug preparation, the collagen peptide is positive charge, an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ourd containing collagen peptide. Oral micelle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weight components: cucurbit 8~15, lecithin 30~70, octanoic acid decanoic acid polyethylene glycol glyceride 50~75, polyethylene glycol 15 hydroxyl stearate 25~50 and positive charge collagen peptide 80~100; the preparation of gluin protein peptide, synergistic with the rest of the carrier material,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the drug is higher and the efflux of the drug is reduced. It can be used as a drug permeation tool. In view of th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cucurbit, the collagen peptide coated with the nano micelle is used to improve the drug, such as cucurbit's oral existence. The problem of low degree of ut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原蛋白肽的药物应用、葫芦素口服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特别涉及胶原蛋白肽的药物应用、葫芦素口服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药物临床应用多以口服给药为主,药效的发挥主要依赖于药效组分在肠道的吸收。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膜通透性和首过作用等生物药剂学性质是影响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的主要因素。不少活性成分溶解性低、渗透性差,并由于转运蛋白外排、肠道代谢等原因,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大大制约了临床药效的发挥。采用制剂新技术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报道最多,主要包括微粉化、环糊精包合、固体分散、生物粘附、磷脂复合物、新型载体技术等。消化道上皮细胞是药物吸收的屏障,药物的跨膜转运能力即药物的膜通透性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载体跨膜转运促进技术是当前药剂学界研究的热点。当前促进载体跨膜转运的方法主要包括植物凝集素、膜融合蛋白、多聚乙烯亚胺、穿膜肽修饰等,其中穿膜肽由于其高效性和安全性,最具发展前景。穿膜肽(cell-permeablepeptides,CPPs)是一类具有较强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多肽,它们具有高效穿过细胞膜而不损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将细胞穿膜肽用于携带各种物质,如小分子、纳米粒,特别是生物药如核酸、抗体等进入细胞。穿膜肽在口服吸收方面的应用报道很少,目前仅有学者采用穿膜肽R8修饰固态脂质纳米粒,显著增加了胰岛素和紫杉醇的吸收。穿膜肽目前都是通过固相合成或原核表达制备,成本很高,限制了其在口服给药中的应用。因此,找到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的穿膜肽对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效非常必要;此外,大多数药物纳米胶束都带有电负性,与带正电荷的胶原蛋白肽易形成稳定药物组合物,胶原蛋白肽对纳米胶束的包覆度较好,此组合物更有利于透过肠系膜而吸收。葫芦素为一类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可用于湿热毒盛所致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而有研究表明,市售葫芦素片中葫芦素类成分水溶性差,溶出慢,且该类成分属生物药剂学分类中第四类低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限制了其口服药效的发挥与临床应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从3000Da的牛皮胶原蛋白肽中分离得到的正电性的牛皮胶原蛋白肽(CPs),并将其用于制备葫芦素纳米胶束,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葫芦素纳米胶束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抗肿瘤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胶原蛋白肽的药物应用、葫芦素口服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胶原蛋白肽制备方法繁杂、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能促进药物口服吸收的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将带正电性的胶原蛋白肽在口服给药中的应用,并且提供了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口服胶束,提高葫芦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胶原蛋白肽作为药物穿膜工具在制备口服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所述胶原胶原蛋白肽带正电荷。作为优选,所述带正电荷的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胶原蛋白肽水溶液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于摇床内40℃下震荡吸附3h,取出吸附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用0.2mol/L氯化钠水溶液洗脱2h,过滤,弃去洗脱液;(b)将步骤(a)过滤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用0.5mol/L氯化钠水溶液同样步骤重复洗脱3次,收集洗脱液;所得洗脱液合并,得总液;其中,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氯化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单位为g∶mL;(c)将步骤(b)所得总液,浓缩除盐,透析袋透析,冻干,即得带正电荷的胶原蛋白肽。作为优选,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型号为D152、732、D072、D61或D001,所述胶原蛋白肽分子量为1000~5000Da,所述胶原蛋白肽水溶液的浓度为(10~100)mg/mL。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胶原蛋白肽水溶液、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氯化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1∶2,其单位为mL∶g∶mL。一种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口服胶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葫芦素8~15份、卵磷脂30~70份、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0~75份、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25~50份和带正电荷的胶原蛋白肽80~100份。作为优选,所述葫芦素为葫芦素B或含有葫芦素B含量大于60%的总葫芦素。作为优选,所述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口服胶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1)称取所述重量份的葫芦素溶于一定量的甲醇中,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卵磷脂,30~50℃下搅拌40~50min;其中,葫芦素与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4~6)∶1,单位为mg/mL;(2)称取所述重量份的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加入到步骤(1)所得混合液中,相同温度下继续搅拌40~50min;(3)将步骤(2)所得溶液,蒸发除去甲醇,氮吹完全除去有机溶剂,得均匀分布透明的含药脂膜;(4)称取一定量的纯水,溶解步骤(3)所得的脂膜,超声水化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加入所述重量份的改性胶原蛋白肽,室温溶解后,于35~40℃下孵育30min,过0.22μm滤膜,滤液即为含改性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纳米胶束。其中,所述步骤(4)中,葫芦素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3),单位为mg/mL,超声水化时间为:0.5~2h,离心分离条件为:温度35~40℃,转速10000rpm,离心20min。其中本专利技术中,带正电荷的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的原理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胶原蛋白肽中的碱性胶原蛋白肽,再利用氯化钠水溶液洗脱吸附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吸附的碱性胶原蛋白肽洗脱至水溶液中,浓缩、透析、冻干,得到碱性胶原蛋白肽产品,其带正电荷,最终达到从胶原蛋白肽中分离出碱性胶原蛋白肽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胶原蛋白肽,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协同其余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的膜渗透性,并降低了药物的外排作用,可作为药物穿膜工具使用。2.本专利技术的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纳米胶束,通过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解决了葫芦素在水溶液中溶解度低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的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纳米胶束,显著的提高了葫芦素的生物利用度。4.本专利技术的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纳米胶束,对HepG-2细胞有较好的抑制率。5.本专利技术的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纳米胶束,用于治疗荷瘤小鼠,给药两周后即有治疗效果,有效的抑制了肿瘤的生长。6.本专利技术的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纳米胶束,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而应用,其具有提高口服葫芦素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功能,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显著。7.针对葫芦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胶原蛋白肽包覆纳米胶束的技术,利用胶原蛋白肽的特性,以改善葫芦素口服存在的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另本专利技术选用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与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作为葫芦素纳米胶束的主要载体,构建新型的抗肿瘤纳米胶束,其中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能改善细胞膜通透性,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具有P-糖蛋白抑制作用,两者作为药物载体,不仅能提高葫芦素的溶解性,还能改善葫芦素的穿膜效率及摄取率。8.本专利技术所开发的胶原蛋白肽-葫芦素纳米胶束,利用载体两亲性与带电性自组装成纳米胶束,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胶原蛋白肽-总葫芦素混合纳米胶束粒径分布;图2胶原蛋白肽-总葫芦素混合纳米胶束SEM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胶原蛋白肽的药物应用、葫芦素口服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1.胶原蛋白肽作为药物穿膜工具在制备口服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所述胶原蛋白肽带正电荷。

【技术特征摘要】
1.胶原蛋白肽作为药物穿膜工具在制备口服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所述胶原蛋白肽带正电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肽作为药物穿膜工具在制备口服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正电荷的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胶原蛋白肽水溶液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于摇床内40℃下震荡吸附3h,取出吸附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用0.2mol/L氯化钠水溶液洗脱2h,过滤,弃去洗脱液;(b)将步骤(a)过滤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用0.5mol/L氯化钠水溶液同样步骤重复洗脱3次,收集洗脱液;所得洗脱液合并,得总液;其中,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氯化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单位为g:mL;(c)将步骤(b)所得总液,浓缩除盐,透析袋透析,冻干,即得带正电荷的胶原蛋白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原蛋白肽在制备口服给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型号为D152、732、D072、D61或D001,所述胶原蛋白肽分子量为1000~5000Da,所述胶原蛋白肽水溶液的浓度为(10~100)mg/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原蛋白肽在制备口服给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胶原蛋白肽水溶液、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氯化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1∶2,其单位为mL:g:mL。5.一种含胶原蛋白肽的葫芦素口服胶束,起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葫芦素8~15份、卵磷脂30~70份、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0~75份、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岚傅璐璐王建张振海杨燕单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