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绿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123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绿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种植红背山麻杆、次生林中植株、狗牙根和五节芒。其中,次生林中植株优选可以为檵木、圆叶乌桕和菜豆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上草、灌、乔三类植物的引入,除了可以绿化石山,有效地提高绿化率,加速促进该类生境的正向演替,还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

Greening method of rocky habitats in southwest Karst area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greening in a rocky habitat in the southwest Karst area.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lanting red back mountain flax in the rocky habitats of the southwest Karst area, plants in secondary forests, root of dog teeth and mans. Among them, plants in secondary forests can be selected as tall trees, Sapium rosea and Phaseolus vulgaris.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ree kinds of plants, such as grass, irrigation and Joe, in addition to afforestation of stone mountain, the greening rate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the positive succession of this kind of habitat can be accelerated, and the local residents can also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绿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科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绿化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约55万km2)是世界上岩溶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类型最多区域。西南喀斯特地区处于珠江中上游,其石漠化问题将直接影响着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而石漠化治理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重建。石漠化加剧导致的土壤几乎完全流失,植被极度退化,最终导致基岩出露,形成石生生境。该类生境基本无可见土覆盖,其下垫面主要分布着无规则的裂隙、裂缝,故而其蓄水、保肥性极差,且这类生境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分布。生长在这类生境植物仅通过利用少部分被储存在底部密封或横向裂隙中的雨水维持生存,而能适应这类生境水分环境特征的植物少之又少,因此也导致石生生境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大大降低。虽然近年来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大,但已被破坏的植被难以快速恢复,着生在石生生境上的植被更甚。此外,由于石生生境植被覆盖率普遍低下,若不采取适当的植被防护措施,将导致裸露的石灰岩和白云岩被雨水侵蚀程度加剧,届时石生生境将寸草难生。已有研究表明,在受干扰相对较小的、无可见土分布的某些石生生境的植被恢复较好,且大多维持着类似于次生林的群落结构。基于这种情况,对石生生境采取绿化防护措施,也可以帮助筛选合适的树种在土石混合生境推广栽种,以最大限度避免浅薄的土层被雨水冲刷的情况发生,阻止土石混合生境向石生生境恶化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绿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种植红背山麻杆、次生林中植株、狗牙根和五节芒。本专利技术的石生生境优选为石灰岩生境或白云岩生境。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上述植物组合移植、播种引入到基本没有植物生长的“石头山”,达到绿化石生生境的目的,与其它植物组合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提高绿化效果。其中,红背山麻杆Alchorneatrewioides(Benth.)Muell.Arg.,落叶灌木,高1-2米,花期3-5月,果期6-8月,主要生于海拔15-400(-1000)米沿海平原或内陆山地矮灌丛中或疏林下或石灰岩山灌丛中,耐旱,耐贫瘠。狗牙根Cynodonddactylon(L.)Pers.,多年生低矮草本,直立部分仅高10-30厘米,花果期5-10月,多生长于村庄附近、道旁河岸、荒地山坡,其根茎蔓延力很强,广铺地面,为良好的固堤保土植物,耐热抗旱。五节芒Miscanthusfloridulus(Lab.)Warb.exSchum.etLaut.,多年生草本,高2-4米,果期5-10月,生于低海拔撂荒地与丘陵潮湿谷地和山坡或草地,耐干旱。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红背山麻杆高度优选为60~80cm。红背山麻杆生长速度快,结出的种子掉落至生境裂隙、孔洞中便可以自然生根发芽。从其它地方移植过来的菜豆树、圆叶乌桕和檵木分别为西南喀斯特区域广布种、石生生境特有种和先锋树种(以广西环江县为例)。菜豆树和圆叶乌桕的根系均能贯穿裂隙扎入深层并吸收利用深层水分,以维持其正常生长,檵木则在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能够稳定发挥其建群种的作用。狗牙根营养繁殖能力强大,具很强的生命力,五节芒能适应各种土壤,地下茎发达,地上部被铲除或火烧后,地下茎照样能长出新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种植所述红背山麻杆的方法具体为:将红背山麻杆的种子在26℃常温浸泡5个小时,取出种子,以50g/m2的密度播种于整理好的苗床上,播完覆土1cm,常温培养;当所述红背山麻杆的苗高8-10cm时移植到营养钵中继续培养,营养钵中的养分为客土3kg、泥炭土1.5kg和腐熟的有机肥0.5kg;当所述红背山麻杆的苗高至60-80cm,将其移至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上。其中客土优选为加入了质量比为1:1的火山渣与硫酸亚铁的熟土。其中,有机复合肥优选为氮磷钾复合肥。本专利技术移植和播种的植物种组合能在石生生境生存,有特殊的水分利用方式以供其正常生长,故而绿化的石生生境也不需要后续的维护。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绿化方法包括: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上适合直立生长的区域种植所述红背山麻杆和所述次生林中植株,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坡壁的弯曲裂隙或是孔洞中种植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其中,优选将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种植在不低于5cm厚的客土上。即,所述绿化方法可以为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坡壁的弯曲裂隙或是孔洞中先人工回填至少5cm厚的客土后再种植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其中,为了提高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混播狗牙根和五节芒的存活率,客土优选为加入了含有火山渣与硫酸亚铁的熟土。其中,火山渣与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1:(0.6-5),优选为1:1。也可以向上述客土中加入常用的保水剂和粘合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红背山麻杆与所述次生林中植株的种植密度优选为(2-4):(0.5-2),进一步优选为3:1。其中,所述红背山麻杆的种植密度优选为20株/10m2~40株/10m2。所述次生林中植株的种植密度优选为5株/10m2~20株/10m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以阵列的方式来混播红背山麻杆和次生林中植株,在种植红背山麻杆的每行之间插播一行次生林中植株。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的种植密度为(8-15):(5-7),进一步优选为10: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次生林中植株为檵木、圆叶乌桕、菜豆树中的一种或多种。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2米,花期3-4月,常用做绿化苗木,多生于山野及丘陵灌丛中,耐干旱贫瘠环境。圆叶乌桕SapiumrotundifoliumHemsl.,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12米,花期5-9月,果期7-11月,喜生于阳光充足的石灰岩山地,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耐干旱胁迫。菜豆树Radermacherasinica,半落叶小乔木,高达10米,花期5-9月,果期10-12月,多生于山谷或平地疏林中,耐干旱。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使用檵木、圆叶乌桕和菜豆树与红背山麻杆、狗牙根和五节芒一起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进行绿化。其中,檵木、圆叶乌桕和菜豆树的插播比例优选为4:3:3。上述次生林中植株的高度优选为40-60cm。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保证绿化率,优选以阵列的方式来混播红背山麻杆和次生林中植株,在种植红背山麻杆的每行之间插播一行次生林中植株,在每行次生林中植株中,依次按檵木、圆叶乌桕和菜豆树的顺序来插播。其中,菜豆树、圆叶乌桕和檵木分别为西南喀斯特区域广布种、石生生境特有种和先锋树种。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种植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的方法具体优选为:将所述狗牙根种子和所述五节芒种子播种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上,人工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至种子发芽至直立高度5c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绿化方法包括: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上适合直立生长的区域种植所述红背山麻杆和所述次生林中植株,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坡壁的弯曲裂隙或是孔洞中以在不低于5cm厚的客土上撒播狗牙根种子和五节芒种子的方式实现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的种植,所述客土为加入了含有火山渣与硫酸亚铁的熟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绿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种植红背山麻杆、次生林中植株、狗牙根和五节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绿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种植红背山麻杆、次生林中植株、狗牙根和五节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上适合直立生长的区域种植所述红背山麻杆和所述次生林中植株,在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生生境的坡壁的弯曲裂隙或是孔洞中种植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种植在不低于5cm厚的客土上;所述客土为加入了含有火山渣与硫酸亚铁的熟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渣与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1:(0.6-5),优选为1: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背山麻杆与所述次生林中植株的种植密度为(2-4):(0.5-2),和/或,所述狗牙根和所述五节芒的种植密度为(8-15):(5-7),优选为10:7。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生林中植株为檵木、圆叶乌桕、菜豆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波张慧玲杨隽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玖恪土壤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