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水菊专利>正文

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1229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18:53
一种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桂花树、茶树和银杏树进行套种,桂花树一年四季常青,银杏树秋冬落叶,夏季桂花树和银杏树能够为茶树遮阳,避免茶树叶受到太阳的强烈照射,可以提供来年茶叶的品质,主要是微量元素不易流失;而秋冬季节,银杏树落叶,一方面落掉的叶子可以作为肥料,另一方面,银杏树叶子落了,而桂花树仍然常青,使得茶树可以得到一部分阳光照射,满足生长需要。

The method of Interplanting ginkgo green tea in Osmanthus fragrans

A method for the interplanting of ginkgo green tea. The invention uses osmanthus tree, tea tree and ginkgo tree for interplanting. The sweet scented osmanthus trees are evergreen in the four seasons of the year, the leaves of ginkgo trees fall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 summer osmanthus trees and ginkgo trees can shading the tea trees for the tea trees and avoid the strong exposure of the tea leaves to the sun, which can provide the quality of the tea in the coming year, mainly micro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 leaves of ginkgo tree fall, on the one hand the leaves can be used as fertiliz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leaves of the ginkgo tree fall, and the sweet scented osmanthus trees are still evergreen, so that the tea trees can get a part of the sunlight to meet the needs of grow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
技术介绍
桂花是木犀属的代表种,其栽培历史已达千年以上。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它以花具有浓馥香气及常年绿色而为人们喜爱并享誉古今中外,因此桂花栽培有广阔的前景。由于市场广阔因而对桂花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栽培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业。但因桂花树间空隙大,特别是桂花初栽的几年树间空隙特大,这些空隙极易杂草丛生,每年都需化很大的人力进行中耕除草工作。为了充分利用桂花树林中间的空隙地,为了减少中耕除草的工作量,更为了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生更大的综合经济效益,特提出一种在高杆作物桂花树林中套种低杆作物茶叶树的立体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经济效益好,土地利用率高的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1)在海拔500-3000米的皖南山区地带,选择土质深厚腐殖质较多的地块进行开垦,以透水性好、微酸性腐殖红壤为佳;第一年7-8月间,在地面上先清除杂草后深翻晒垡,熟化土壤,第二年2月,在每隔1-1.5米的行距上起垄,在垄上挖浅沟栽种一年生无性系扦插繁植茶树实生苗,其株距为20-25厘米;2)第三年3月,在茶树垄之间开深沟,在深沟上挖坑,同一条深沟上坑间距雕为1.5-2米,在坑内间隔栽种桂花树实生苗和银杏树实生苗;3)第三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茶树和桂花、银杏之间挖10cm深的浅沟,将发酵后有机硒肥均匀条施于行间,施后覆土,不用浇水;通过施用发酵后有机硒肥能够为茶树、桂花树及银杏树提供硒元素及其它微量有机元素,使后续采摘的茶叶、桂花和银杏果及银杏叶富含硒元素;后续每年施肥一次即可;4)后续对桂花树、茶树和银杏树进行修剪管理即可。本专利技术采用桂花树、茶树和银杏树进行套种,桂花树一年四季常青,银杏树秋冬落叶,夏季桂花树和银杏树能够为茶树遮阳,避免茶树叶受到太阳的强烈照射,可以提供来年茶叶的品质,主要是微量元素不易流失;而秋冬季节,银杏树落叶,一方面落掉的叶子可以作为肥料,另一方面,银杏树叶子落了,而桂花树仍然常青,使得茶树可以得到一部分阳光照射,满足生长需要。上述有机硒肥的制备放入如下:(1)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农家肥50份、浮土15份、煅烧高岭土5份、亚硒酸钠5份、稻壳12份、锯沫5份、EM菌种2份、富硒酵母2份、糖蜜发酵液3份、海藻微粉2份、绿茶渣2份、糯米糠5份、山泉水20份;制备方法如下:(2)先将农家肥、富硒酵母、糖蜜发酵液、EM菌种及山泉水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亚硒酸钠、稻壳、锯沫、海藻微粉、绿茶渣和糯米糠,再充分搅拌;(3)将步骤(2)中搅拌好的原料放入发酵池,密封发酵,发酵周期100天;发酵周期分初期、中期和晚期,发酵初期为30天,发酵中期为40天,发酵晚期为30天;发酵初期以密封为主,保证28-25℃的发酵温度,因为密封是发酵的前提,若进了空气,就降低了发酵温度,物料容易腐败;发酵中期以密封搅拌为主,保持发酵温度28-32℃,注意发酵变化,按15天充分搅拌一次,使发酵更加彻底;发酵晚期,主要注意发酵颜色变化,发酵好的颜色呈亮,透,因为发酵好的有机肥,呈散状;(4)经过100天的发酵,再将原料搅拌和晾干,加上煅烧高岭土和浮土进行充分搅拌,使物料达到散,紧,再制粒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可实现充分利用茶树中间的空隙地,减少中耕除草的工作量,保持水土、减少茶园填方,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且用该栽培方法采摘的茶叶可直接制备桂花茶,不带入桂花中的有害物质,提高茶叶质量,节省制茶时间,提高市场竞争力,对茶叶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1)在海拔500-3000米的皖南山区地带,选择土质深厚腐殖质较多的地块进行开垦,以透水性好、微酸性腐殖红壤为佳;第一年7-8月间,在地面上先清除杂草后深翻晒垡,熟化土壤,第二年2月,在每隔1-1.5米的行距上起垄,在垄上挖浅沟栽种一年生无性系扦插繁植茶树实生苗,其株距为20-25厘米;2)第三年3月,在茶树垄之间开深沟,在深沟上挖坑,同一条深沟上坑间距雕为1.5-2米,在坑内间隔栽种桂花树实生苗和银杏树实生苗;3)第三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茶树和桂花、银杏之间挖10cm深的浅沟,将发酵后有机硒肥均匀条施于行间,施后覆土,不用浇水;通过施用发酵后有机硒肥能够为茶树、桂花树及银杏树提供硒元素及其它微量有机元素,使后续采摘的茶叶、桂花和银杏果及银杏叶富含硒元素;后续每年施肥一次即可;4)后续对桂花树、茶树和银杏树进行修剪管理即可。本专利技术采用桂花树、茶树和银杏树进行套种,桂花树一年四季常青,银杏树秋冬落叶,夏季桂花树和银杏树能够为茶树遮阳,避免茶树叶受到太阳的强烈照射,可以提供来年茶叶的品质,主要是微量元素不易流失;而秋冬季节,银杏树落叶,一方面落掉的叶子可以作为肥料,另一方面,银杏树叶子落了,而桂花树仍然常青,使得茶树可以得到一部分阳光照射,满足生长需要。上述有机硒肥的制备放入如下:(1)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农家肥50份、浮土15份、煅烧高岭土5份、亚硒酸钠5份、稻壳12份、锯沫5份、EM菌种2份、富硒酵母2份、糖蜜发酵液3份、海藻微粉2份、绿茶渣2份、糯米糠5份、山泉水20份;制备方法如下:(2)先将农家肥、富硒酵母、糖蜜发酵液、EM菌种及山泉水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亚硒酸钠、稻壳、锯沫、海藻微粉、绿茶渣和糯米糠,再充分搅拌;(3)将步骤(2)中搅拌好的原料放入发酵池,密封发酵,发酵周期100天;发酵周期分初期、中期和晚期,发酵初期为30天,发酵中期为40天,发酵晚期为30天;发酵初期以密封为主,保证28-25℃的发酵温度,因为密封是发酵的前提,若进了空气,就降低了发酵温度,物料容易腐败;发酵中期以密封搅拌为主,保持发酵温度28-32℃,注意发酵变化,按15天充分搅拌一次,使发酵更加彻底;发酵晚期,主要注意发酵颜色变化,发酵好的颜色呈亮,透,因为发酵好的有机肥,呈散状,(4)经过100天的发酵,再将原料搅拌和晾干,加上煅烧高岭土和浮土进行充分搅拌,使物料达到散,紧,再制粒即得。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1)在海拔500‑3000米的皖南山区地带,选择土质深厚腐殖质较多的地块进行开垦,以透水性好、微酸性腐殖红壤为佳;第一年7‑8月间,在地面上先清除杂草后深翻晒垡,熟化土壤,第二年2月,在每隔1‑1.5米的行距上起垄,在垄上挖浅沟栽种一年生无性系扦插繁植茶树实生苗,其株距为20‑25厘米;2)第三年3月,在茶树垄之间开深沟,在深沟上挖坑,同一条深沟上坑间距雕为1.5‑2米,在坑内间隔栽种桂花树实生苗和银杏树实生苗;3)第三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茶树和桂花、银杏之间挖10cm深的浅沟,将发酵后有机硒肥均匀条施于行间,施后覆土,不用浇水;后续每年施肥一次即可;4)后续对桂花树、茶树和银杏树进行修剪管理即可;上述有机硒肥的制备放入如下:(1)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农家肥50份、浮土15份、煅烧高岭土5份、亚硒酸钠5份、稻壳12份、锯沫5份、EM菌种2份、富硒酵母2份、糖蜜发酵液3份、海藻微粉2份、绿茶渣2份、糯米糠5份、山泉水20份;制备方法如下:(2)先将农家肥、富硒酵母、糖蜜发酵液、EM菌种及山泉水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亚硒酸钠、稻壳、锯沫、海藻微粉、绿茶渣和糯米糠,再充分搅拌;(3)将步骤(2)中搅拌好的原料放入发酵池,密封发酵,发酵周期100天;发酵周期分初期、中期和晚期,发酵初期为30天,发酵中期为40天,发酵晚期为30天;发酵初期以密封为主,保证28‑25℃的发酵温度,因为密封是发酵的前提,若进了空气,就降低了发酵温度,物料容易腐败;发酵中期以密封搅拌为主,保持发酵温度28‑32℃,注意发酵变化,按15天充分搅拌一次,使发酵更加彻底;发酵晚期,主要注意发酵颜色变化,发酵好的颜色呈亮,透,因为发酵好的有机肥,呈散状;(4)经过100天的发酵,再将原料搅拌和晾干,加上煅烧高岭土和浮土进行充分搅拌,使物料达到散,紧,再制粒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桂花银杏绿茶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1)在海拔500-3000米的皖南山区地带,选择土质深厚腐殖质较多的地块进行开垦,以透水性好、微酸性腐殖红壤为佳;第一年7-8月间,在地面上先清除杂草后深翻晒垡,熟化土壤,第二年2月,在每隔1-1.5米的行距上起垄,在垄上挖浅沟栽种一年生无性系扦插繁植茶树实生苗,其株距为20-25厘米;2)第三年3月,在茶树垄之间开深沟,在深沟上挖坑,同一条深沟上坑间距雕为1.5-2米,在坑内间隔栽种桂花树实生苗和银杏树实生苗;3)第三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茶树和桂花、银杏之间挖10cm深的浅沟,将发酵后有机硒肥均匀条施于行间,施后覆土,不用浇水;后续每年施肥一次即可;4)后续对桂花树、茶树和银杏树进行修剪管理即可;上述有机硒肥的制备放入如下:(1)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农家肥50份、浮土15份、煅烧高岭土5份、亚硒酸钠5份、稻壳12份、锯沫5份、E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水菊
申请(专利权)人:翁水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