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包式空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849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包式空冷器,包括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其中板式换热器A、B均包括前管箱、后管箱和管束,并在前管箱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板式换热器A、B中管束的左、右两侧均设为敞开式结构;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从左往右依次并排安装于背包箱中,在背包箱左、右侧的箱壁上对应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通过将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均集成在同一个背包箱中,大大缩小了空冷器的体积,不仅便于安装维护,也确保了空冷器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包式空冷器
本技术涉及空冷器,尤其是一种背包式空冷器。
技术介绍
当前,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一般将多台换热器组合为一体来使用,以此来提高换热效率,并尽可能地减小热量在热交换过程中的损耗。参见图1,图1提供了空冷器由板式换热器A1、丝网分离器2和板式换热器B3从左往右依次组装为一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板式换热器A1、板式换热器B3均包括前管箱4、后管箱5和管束6,并在前管箱4上设有进液口7和出液口8,在板式换热器A1中管束的左侧配装有进风罩9,进风罩9上设有进风口10,在板式换热器B3中管束的右侧配装有出风罩11,出风罩11上设有出风口12。这种了空冷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板式换热器A通过通入的混合气体对其管束内流经的液态介质进行加热,混合气体经过初次热交换而降温后,又通入至板式换热器B,对板式换热器B中管束内流经的液态介质进行降温,最后经过二次热交换而升温的混合气体从出风口输出。由上可知,在现有的空冷器中,通过两个换热器实现了一种气态介质依次与两种液态介质的热交换。然而,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发现,上述空冷器结构不够紧凑、体积大,安装繁琐,并且难以确保板式换热器A与丝网分离器之间及丝网分离器与板式换热器B之间的气密性,这也对后期维护带来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的由一种气态介质与两种液态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空冷器存在体积大、安装繁琐、气密性差,并且后期维护不方便的问题,为此提供一种背包式空冷器。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背包式空冷器,包括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其中板式换热器A、B均包括前管箱、后管箱和管束,并在前管箱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是:所述板式换热器A、B中管束的左、右两侧均设为敞开式结构;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从左往右依次并排安装于背包箱中,在背包箱左、右侧的箱壁上对应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本技术中所述背包箱前侧的箱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及板式换热器B相对布置的三个装配口;在板式换热器A和板式换热器B中管束的前端及丝网分离器的前端均设有沿边,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及板式换热器B对应通过装配口装配至背包箱中,并分别通过螺栓将其沿边与背包箱紧固为一体;所述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及板式换热器B上的沿边与背包箱之间设有密封垫。本技术中所述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的下侧均设有滚轮。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通过将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均集成在同一个背包箱中,大大缩小了空冷器的体积,不仅便于安装维护,也确保了空冷器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空冷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背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式换热器A,2—丝网分离器,3—板式换热器B,4—前管箱,5—后管箱,6—管束,7—进液口,8—出液口,9—进风罩,10—进风口,11—出风罩,12—出风口,13—背包箱,14—装配口,15—沿边,16—密封垫,1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5,一种背包式空冷器,包括板式换热器A1、丝网分离器2和板式换热器B3,其中板式换热器A1、板式换热器B3均包括前管箱4、后管箱5和管束6,并在前管箱4上设有进液口7和出液口8;所述板式换热器A1、板式换热器B3中管束的左、右两侧均设为敞开式结构;板式换热器A1、丝网分离器2和板式换热器B3从左往右依次并排安装于背包箱13中,在背包箱13左、右侧的箱壁上对应设有进风口10和出风口12。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包箱13前侧的箱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板式换热器A1、丝网分离器2及板式换热器B3相对布置的三个装配口14;在板式换热器A1和板式换热器B3中管束的前端及丝网分离器2的前端均设有沿边15,板式换热器A1、丝网分离器2及板式换热器B3对应通过装配口14装配至背包箱13中,并分别通过螺栓将其沿边15与背包箱13紧固为一体;所述板式换热器A1、丝网分离器2及板式换热器B3上的沿边15与背包箱13之间设有确保气密性的密封垫16。本实施例中所述板式换热器A1、丝网分离器2和板式换热器B3的下侧均设有滚轮17,滚轮17作为支撑,也便于板式换热器A1、丝网分离器2和板式换热器B3在背包箱13中的安装。本技术在使用时,从板式换热器A1的进液口向其管束内通入水作为热交换介质,从板式换热器B3的进液口向其管束内通入乙二醇作为热交换介质,从背包箱13左侧的进风口10通入高温混合气体。高温混合气体先经过板式换热器A1的管束,并对其管束内的循环水进行加热,高温混合气体经过初次热交换而降温,经过丝网分离器2后,又通入至板式换热器B3的管束,并与其管束内循环的乙二醇进行热交换,最后经过二次热交换而升温的混合气体从出风口12输出,从而混合气体在整体流程中完成了与两种液态介质的热交换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包式空冷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包式空冷器,包括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其中板式换热器A、B均包括前管箱、后管箱和管束,并在前管箱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是:所述板式换热器A、B中管束的左、右两侧均设为敞开式结构;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从左往右依次并排安装于背包箱中,在背包箱左、右侧的箱壁上对应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包式空冷器,包括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其中板式换热器A、B均包括前管箱、后管箱和管束,并在前管箱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是:所述板式换热器A、B中管束的左、右两侧均设为敞开式结构;板式换热器A、丝网分离器和板式换热器B从左往右依次并排安装于背包箱中,在背包箱左、右侧的箱壁上对应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式空冷器,其特征是:所述背包箱前侧的箱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板式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成邱杰
申请(专利权)人:润壤科技黄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