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生产的可调节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0476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生产的可调节支承装置,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方的调节轴丝杆、通过Y向调节轴与调节轴丝杆连接的活动连接的立柱轴套、与立柱轴套活动连接的X向调节轴、套装在X向调节轴上的托辊调节轴套以及与托辊调节轴套连接的托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X向调节轴、Y向调节轴、立柱轴套等部件,增加Y轴及Z轴两个方向及各自轴向的调节方向,使之能够沿XYZ轴三个方向及旋向调节,调节方式简单,比原先升降托辊的调解方式增加了多个自由度,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满足生产需求,降低设备投入。

Adjustable supporting device for production of multiple reinforced steel plastic composite pressure pipe stri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support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multiple reinforced steel plastic composite pressure pipe, which includes a base, an adjusting shaft wire above the base, a vertical shaft sleeve connected by a Y to a adjusting shaft and a adjusting shaft wire rod, a X direction adjusting shaft connected with a column shaft sleeve, and a suit in X. Adjusting the axle sleeve on the adjusting shaft and supporting roller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sleeve of the idler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sets the X direction adjustment axis, the Y direction adjusting axis, the column shaft sleeve and the like, increases the two directions of the Y axis and the Z axis and the adjusting direction of each axis, so that it can be adjusted along the three directions of the XYZ axis and the rotation direction, and the adjustment mode is simple, and more freedom degrees are added than the former mediation mode of the lifting roller, saving time and labor, greatly lift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quipment is high, production demand is satisfied, and equipment investmen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生产的可调节支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缠绕生产的万向可调节支承装置,属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加工

技术介绍
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材成型过程中,由于用于缠绕成型的复合带材进入缠绕生产设备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螺旋角度进行喂料,不同的规格管材,口径不同,所需要的螺旋角度也不一样,同时即使是同一种规格的管材生产,在前后工序的带材张紧力不同的情况下,螺旋角度也是不同的。现有的带材托辊不能满足多种方向下的支撑需求,只能完成沿Z轴方向的上下调节。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同时在减少设备投入的前提下,对原有的装置进行改造升级,以适应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缠绕成型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现有升降托辊调节单一的问题、省时省力的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缠绕生产的可调节支承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生产的可调节支承装置,其关键技术在于: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方的调节轴丝杆、通过Y向调节轴与调节轴丝杆连接的活动连接的立柱轴套、与立柱轴套活动连接的X向调节轴、套装在X向调节轴上的托辊调节轴套以及与托辊调节轴套连接的托辊。所述托辊调节轴套套装在X向调节轴上、且托辊调节轴套与X向调节轴之间设有紧定螺钉,所述立柱轴套上端套装在X向调节轴上、且立柱轴套与X向调节轴之间设有紧定螺钉,所述立柱轴套下端套装在Y向调节轴上、且立柱轴套与Y向调节轴与间设有紧定螺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置了X向调节轴、Y向调节轴、立柱轴套等部件,增加Y轴及Z轴两个方向及各自轴向的调节方向,使之能够沿XYZ轴三个方向及旋向调节,调节方式简单,比原先升降托辊的调解方式增加了多个自由度,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满足生产需求,降低设备投入;2、本技术代替了原先升降托滚的支撑方式。生产时,由于带材牵引机与送带牵引机速度无法完美匹配,出现张紧力变化,造成两牵引机间带材松紧程度而变化,这就导致带材需要支撑的螺旋角度和位置变化,原支撑装置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本技术能通过调节X向调节轴及Y向调节轴位置及方向,不但支持角度实现了多样性,而且实现了从直线方向调节到空间性调节的拓展,通过支撑角度和距离的变化,适应了不同口径、规格的管材及不同带材张紧力下带材的支撑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支撑水平带材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竖直带材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倾斜45°带材的示意图;其中,1、托辊,2、X向调节轴,3、托辊调节轴套,4、紧定螺钉,5、立柱轴套,6、Y向调节轴,7、Z向调节轴丝杆,8、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本技术包括底座8、设于底座8上方的调节轴丝杆7、通过Y向调节轴6与调节轴丝杆7活动连接的立柱轴套5、与立柱轴套5活动连接的X向调节轴2、与X向调节轴2活动连接的托辊调节轴套3以及与托辊调节轴套3连接的托辊1。所述托辊调节轴套3套装在X向调节轴2上、且托辊调节轴套3与X向调节轴2之间设有紧定螺钉4,所述立柱轴套5上端套装在X向调节轴2上、且立柱轴套5与X向调节轴2之间设有紧定螺钉4,所述立柱轴套5下端套装在Y向调节轴6上、且立柱轴套5与Y向调节轴6与间设有紧定螺钉4。本技术是通过Z向调节轴丝杆7悬在底座8上,且可以自由调节Z向高度,托辊1通过托辊调节轴套3套装在X向调节轴2上,同时X向调节轴2与Y向调节轴6上面分别套装上相应的轴套与紧定螺钉4,使得各自的轴套均能在轴上旋转与轴向移动,这就使得托辊沿XYZ轴的三个方向技能轴向移动也能沿圆周转动调节,且在紧定螺钉的限制定位下,还能保证机构的稳定。图1所示为本技术支撑水平带材的示意图,通过Y向调节轴6及其立柱轴套5,可以将整个托辊改为侧支撑即竖直带材支撑,同时紧固紧定螺钉4即可保持装置稳定,即图2所示。同理,也可以支撑其他生产需求的带材,如图3所示,只需调节相应的轴及轴套即可。本技术该装置通过增加两根调节轴及轴套,增加Y轴及Z轴两个方向及各自轴向的调节方向,使之能够沿XYZ轴三个方向及旋向调节。其调节方向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克服现有升降托辊调节单一的问题,增强了生产使用中的多样性,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生产的可调节支承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生产的可调节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8)、设于底座(8)上方的调节轴丝杆(7)、通过Y向调节轴(6)与调节轴丝杆(7)活动连接的立柱轴套(5)、与立柱轴套(5)活动连接的X向调节轴(2)、套装在X向调节轴(2)上的托辊调节轴套(3)以及与托辊调节轴套(3)连接的托辊(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压力管带材生产的可调节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8)、设于底座(8)上方的调节轴丝杆(7)、通过Y向调节轴(6)与调节轴丝杆(7)活动连接的立柱轴套(5)、与立柱轴套(5)活动连接的X向调节轴(2)、套装在X向调节轴(2)上的托辊调节轴套(3)以及与托辊调节轴套(3)连接的托辊(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重增强钢塑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海郭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