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0418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减振部,第一减振部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气囊,气囊上方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方固定有弹性件,弹性件上方固定有顶板,顶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减振部,各第一减振部均布在箱体内部;箱体内还设有第二减振部,包括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推块,推块开设有减振孔,减振孔内设有水平杆,减振孔与水平杆间隙配合,水平杆铰接有气缸,气缸固定在箱体底部;气缸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顶板上开设有风孔,出气单向阀与风孔之间连接有波纹管。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对电机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的减缓同时对电机进行散热处理。

A kind of vibration absorbing and dissipat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an automobile motor shock absorp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is disclosed. A plurality of first vibration damping parts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box, the first damping part includes an air bag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a support block is attached above the air bag, a elastic part is fixed above the support block, and a roof is fixed above the elastic part. An elastic pa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plate and the box body, and the first damping parts are covered with the first vibration damping parts. The second vibration damping parts are also arranged in the box, including a push block fix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op plate, the push block has a vibration damping hole, a horizontal bar in the vibration damping hole, the reduction hole and the horizontal rod clearance, and the horizontal bar. The cylinder is articulated with a cylinder, and the cylinder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The ai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one-way valve and an outgassing one-way valve. A wind hole is opened on the roof. The air v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llows between the air valve and the air hole.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the vibration generated by the motor can be effectively slowed down and the motor can be heat tre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者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主要的作用是输出驱动转矩,同时电机还会产生振动,振动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电机内部磁路不对称,转速过高引起转轴弯曲而产生振动,以及工艺、装配和制造误差而引起定转子不同心等因素引起的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不仅对电机自身运行时的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引起较大的噪声以及引起与电机连接的其他设备的振动,有较大的危害。另外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机电设备也朝着大型化、重量化发展,因此这些机电设备中所要使用到的电机往往体积也是比较大的,引起的振动及噪声以及产生的热量往往也是较大的,而大多情况下,这些大型设备都是直接摆放在地面上,没有减震设施使得电机的振动强烈,或者在地面与电机之间简单的敷设一层减震垫,但是仅仅是敷设减震垫,电机在工作的时候产生强烈的振动,得不到有效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产生的振动得不到有效吸收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减振部,各第一减振部均布在箱体内部,所述第一减振部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气囊,所述气囊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方固定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方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与箱体侧壁之间也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第二减振部,所述第二减振部包括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推块,所述推块开设有减振孔,所述减振孔内设有水平杆,所述减振孔与水平杆间隙配合,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水平杆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水平杆铰接有气缸,所述支架和推块的距离与支架和气缸的距离之比小于1%;气缸活塞杆与气缸活塞铰接,所述气缸固定在箱体底部并与水平杆垂直设置;所述气缸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风孔,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出气单向阀与风孔之间连接有波纹管。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电机安装在顶板上后,多个第一减振部对顶板与电机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电机工作时,电机产生的振动使顶板在箱体上振动,其中水平方向上产生的振动波通过设置在顶板与箱体之间的弹性件吸收,起到缓冲的作用,而竖直方向上产生的振动波通过顶板传递给箱体内部的第一减振部和第二减振部。其中振动波在第一减振部内被吸收的过程为:电机产生的竖直方向的振动波通过顶板传递给与顶板固定连接的弹性件,弹性件对部分振动波进行吸收,未经吸收的振动波继续传递给与弹性件连接的支撑块,此时支撑块主要是起支撑顶板的作用,因此吸收的振动波较少,此后未被吸收的振动波传递给气囊,通过气囊对振动波进一步的吸收,最后传递到箱体底部的振动波已经非常弱了,因此对箱体底部造成的冲击较小。另外振动波在第二减振部中的传递过程为:电机产生的竖直方向的振动波通过顶板传递给与顶板固定连接的推块,当振动波的波动方向向下时,顶板使推块向下移动,由于水平杆铰接在支架上,在推块向下移动过程中会带动水平杆与推块连接的一端向下倾斜,同时水平杆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带动气缸活塞杆向上移动,同时气缸活塞也向上滑动,气体从设置在气缸侧壁上的进气单向阀进入到气缸内部,当振动波的波动方向向上时,顶板带动推块向上移动,在推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水平杆与推块连接的一端向上倾斜,同时水平杆的另一端向下倾斜,使气缸中的活塞杆与活塞向下移动,同时挤压吸入气缸内的气体从出气单向阀排出,而排出的气体经过波纹管,从风口进入顶板的上方,从而对电机进行散热处理。由于水平杆与支架的铰接点靠近推块,因此当推块推动水平杆一端移动一个较小的位移时,基于杠杆定理,水平杆另一端的位移会成倍增加,通过这样设置水平杆带动气缸活塞杆移动的位移也会成倍的增加,这样进入和排出气缸的气体也会增加,从而使得从风口进入顶板上方的气体增多,对电机的散热处理效果更好。本基础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方案通过第一减振部与第二减振部对电机产生的振动进行了有效的吸收,大大的缓冲了电机对箱体底部造成的冲击,从而减轻了电机的振动,降低了噪音,另外箱体的设置对箱体内未被完全吸收的振动波产生的噪音进行了隔离,进一步降低了外界的噪音。2、本方案中第一减振部不仅起到支撑顶板的作用,而且通过弹性件与气囊的设置对电机振动波逐步吸收,使最后到达箱体底部的振动波减弱,从而缓冲了电机对箱体底部的冲击,减少振动。3、本方案中的第二减振部不仅起到吸收电机产生的振动波,还通过将振动的机械能扩大转化为气缸活塞运动的机械能,使之最后转换为风能,并最后对电机进行了散热处理。进一步,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二减振部。设置多个第二减振部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吸收更多电机产生的振动波,另一方面产生更多的气体,这样对电机的散热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支撑块与箱体侧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在支撑块与箱体侧壁之间设置弹性件可吸收电机产生的水平方向的振动波。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部设置有弹簧。在橡胶垫中设置弹簧的目的在于使橡胶垫被压缩后恢复的能力增强,使得弹性件缓冲的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减震垫。可通过在底座的安装孔中固定螺栓的方式使箱体与地面固定,另外减震垫可以进一步对电机的振动进行吸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00、底座101、安装孔102、减震垫103、气囊201、支撑块202、弹性件203、橡胶垫204、弹簧205、顶板206、推块301、减振孔302、水平杆303、支架304、气缸305、进气单向阀306、出气单向阀307、风孔308、波纹管309、进风口310。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布了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00,在箱体100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1,底座101上设置有安装孔102,通过向安装孔102中装入螺栓的方式将底座101固定在地面上,另外底座101的底部还设置有减震垫103。在箱体100内设置有第一减振部,第一减振部包括固定在箱体100底部充满气体的气囊201,在气囊201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02,支撑块202的上方以及支撑块202与箱体100侧壁之间均固定有弹性件203,弹性件203的具体设置为:包括橡胶垫204以及设置在橡胶垫204内部的弹簧205,在支撑块202顶部的弹性件203上方固定有顶板206,顶板206用于放置电机,顶板206与箱体100侧壁之间也设置有弹性件203,为了使第一减振部对顶板206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在箱体100四个角落处均设置有第一减振部。另外在箱体100内还设置有第二减振部,第二减振部包括固定在顶板206下表面的推块301,在推块301下方开设有减振孔302,在减振孔302内设置有水平杆303,减振孔302与水平杆303间隙配合,另外在箱体100内还设置有支架304,水平杆303铰接在支架304上,另外在水平杆303远离减振孔302的一端连接有气缸305,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水平杆303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为了最大限度的将电机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减振部,各第一减振部均布在箱体内部,所述第一减振部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气囊,所述气囊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方固定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方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与箱体侧壁之间也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第二减振部,所述第二减振部包括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推块,所述推块开设有减振孔,所述减振孔内设有水平杆,所述减振孔与水平杆间隙配合,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水平杆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水平杆铰接有气缸,所述支架和推块的距离与支架和气缸的距离之比小于1:100;气缸活塞杆与气缸活塞铰接,所述气缸固定在箱体底部并与水平杆垂直设置;所述气缸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风孔,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出气单向阀与风孔之间连接有波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机减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减振部,各第一减振部均布在箱体内部,所述第一减振部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气囊,所述气囊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方固定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方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与箱体侧壁之间也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第二减振部,所述第二减振部包括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推块,所述推块开设有减振孔,所述减振孔内设有水平杆,所述减振孔与水平杆间隙配合,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水平杆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水平杆铰接有气缸,所述支架和推块的距离与支架和气缸的距离之比小于1:100;气缸活塞杆与气缸活塞铰接,所述气缸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勇略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