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0011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板,还包括夹持装置和定位装置,夹持装置和定位装置均固定安装于基座板;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定位杆竖向固定于基座板;夹持装置包括气缸、锥头拉杆和弹性夹套,气缸固定安装于基座板上表面,弹性夹套固定安装于基座板下表面,锥头拉杆套设于弹性夹套,锥头拉杆上端固定安装于气缸的工作端;锥头拉杆的锥头位于底部,锥头拉杆底端为锥底,弹性夹套的底部是张紧部。该装置能够可靠的对自行车前叉铸件进行夹持,在前叉铸件固定之后,前叉铸件受力不会产生位移。

A clamping devic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clamping device, including a base plate, which also includes a clamping device and a positioning device. The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positioning device are fixed on the base plate,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ncludes a positioning rod and the positioning rod is vertically fixed to the base plate, and the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a cylinder, a cone head pull rod and an elastic clamp sleeve. The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and the elastic jacket is fix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The cone head pull rod is set on the elastic jacket. The top end of the cone head rod is fixed to the working end of the cylinder. The cone head of the cone head rod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the bottom of the cone head rod is a cone bottom, and the bottom of the elastic jacket is the tensioning part. The device can reliably clamp the forks of the bicycle forks. After the forks are fixed, the force of the forks will not be shif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夹持装置,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前叉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前叉的型号较多,有的前叉是通过铸造生产的,铸件完成之后,要进行打磨,目前多数是由人工固定在固定上,之后由工作人员打磨;目前,已经开始使用数控机械设备对自行车前叉进行打磨,通过数控设备打磨,在保证打磨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夹持装置,该装置能够可靠的对自行车前叉铸件进行夹持,在前叉铸件固定之后,前叉铸件受力不会产生位移。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板,还包括夹持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定位装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竖向固定于所述基座板;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气缸、锥头拉杆和弹性夹套,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所述弹性夹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下表面,所述锥头拉杆套设于所述弹性夹套,所述锥头拉杆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的工作端;所述锥头拉杆的锥头位于底部,所述锥头拉杆底端为锥底,所述弹性夹套的底部是张紧部。较佳地,还包括弹性夹套座,所述弹性夹套座呈圆台状,所述弹性夹套座上端设有安装法兰,所述弹性夹套座下端安装所述弹性夹套;所述弹性夹套座通过安装法兰固定于所述基座板;所述弹性夹套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弹性夹套座;所述弹性夹套座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容纳所述气缸的工作杆和锥头拉杆的通孔。较佳地,还包括定位头,所述定位头安装于所述定位杆下端;所述定位杆下端轴向开设有定位头套装位和螺孔,所述螺孔自定位杆贯通至定位头套装位;所述定位头包括对接段和定位段,所述定位头内部开设有螺栓容腔,所述螺栓容腔贯穿所述定位头,所述对接段容纳于所述定位头套装位,所述定位头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定位杆;所述对接段和所述定位段均呈筒状。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工作头下端轴向开设有对接螺孔,所述锥头拉杆上端设有丝杆段,所述锥头拉杆和所述气缸的工作头通过对接螺孔和丝杆段固定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夹套上端设有限位凸缘和套装部,所述套装部呈圆筒状,所述限位凸缘设于所述套装部的下部,所述套装部套设于所述弹性夹套下端开口中;所述限位凸缘开设有螺孔,所述安装法兰上端面和所述弹性夹套座下端面相互接触,所述安装法兰通过所述螺钉固定于所述弹性夹套座。较佳地,所述弹性夹套外侧围绕设有多个限位凸块,多个所述限位突块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定位头外壁环绕设有限位环。较佳地,还包括机械臂固定座,所述机械臂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所述机械臂固定座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机械臂固定座上端的固定板用于和机械臂进行安装,所述机械臂固定座下端的固定板用于和所述基座板进行固定安装。进一步地,还包括受力座,所述受力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所述机械臂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受力座,所述机械臂固定座下端的固定板和所述受力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所述受力座包括底安装板、方管和加强筋,所述方管竖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于所述方管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有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板上表面开设有凹陷位,所述受力座的底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凹陷位内;所述凹陷位位于所述基座板中心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上端开设有螺孔,所述基座板开设有螺孔,所述定位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的夹持装置,主要夹持的工件为自行车的前叉,自行车的前叉上有较多的圆筒,本方案采用弹性夹套,套入工件的圆筒,通过弹性夹套的张紧,将工件抓住,由于工件在堆放的时候,处于便于抓取的姿势,当弹性夹套深入工件的圆筒中时,定位装置的定位杆伸入另一个圆筒中,即可快速的将工件抓取,由于有定位杆的约束,工件在夹取之后,不会产生位移动,即可实用机械手配合打磨设备进行多角度的打磨;本方案的夹持装置,实用弹性夹套配合锥头拉杆,锥头拉杆上下滑动,锥头与弹性夹套接触和分开,实现弹性夹套对工件的夹持和松开;本方案的夹持装置,对自行车前叉夹持和松开的动作少,因此夹持和松开的反应快,夹持可靠,不易产生位移;2、弹性夹套座起到便于更换弹性夹套的作用,弹性夹套由于要反复的夹持和松开,因此弹性夹套在使用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不能继续使用了,由于基座板上安装的部件较多,在反复的进行更换后,难免会收到影响,而在基座板上安装弹性夹套座之后,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弹性夹套,并且好的换装结构有利于弹性夹套安装,使装置整体的可靠性更好;再者,由于自行车也有较多的型号,自行车前叉上圆筒的口径也会不同,通过设置一个弹性夹套座后,也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弹性夹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基座板100、夹持装置200、气缸210、对接螺孔211、锥头拉杆220、丝杆段221、弹性夹套230、限位凸块231、弹性夹套座240、限位凸缘241、套装部242、定位装置300、定位杆310、定位头套装位311、定位头320、对接段321、定位段322、机械臂固定座400、固定板410、受力座500、底安装板510、方管520、加强筋5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板100,还包括夹持装置200和定位装置300,所述夹持装置200和所述定位装置300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100;所述定位装置300包括定位杆310,所述定位杆310竖向固定于所述基座板100;所述夹持装置200包括气缸210、锥头拉杆220和弹性夹套230,所述气缸21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100上表面,所述弹性夹套23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100下表面,所述锥头拉杆220套设于所述弹性夹套230,所述锥头拉杆220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210的工作端;所述锥头拉杆220的锥头位于底部,所述锥头拉杆220底端为锥底,所述弹性夹套230的底部是张紧部。本方案中的夹持装置,主要夹持的工件为自行车的前叉,自行车的前叉上有较多的圆筒,本方案采用弹性夹套230,套入工件的圆筒,通过弹性夹套230的张紧,将工件抓住,由于工件在堆放的时候,处于便于抓取的姿势,当弹性夹套230深入工件的圆筒中时,定位装置300的定位杆310伸入另一个圆筒中,即可快速的将工件抓取,由于有定位杆310的约束,工件在夹取之后,不会产生位移动,即可实用机械手配合打磨设备进行多角度的打磨;本方案的夹持装置,实用弹性夹套230配合锥头拉杆220,锥头拉杆220上下滑动,锥头与弹性夹套230接触和分开,实现弹性夹套对工件的夹持和松开;本方案的夹持装置,对自行车前叉夹持和松开的动作少,因此夹持和松开的反应快,夹持可靠,不易产生位移。其中,还包括弹性夹套座240,所述弹性夹套座240呈圆台状,所述弹性夹套座240上端设有安装法兰241,所述弹性夹套座240下端安装所述弹性夹套230;所述弹性夹套座240通过安装法兰241固定于所述基座板100;所述弹性夹套230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弹性夹套座240;所述弹性夹套座240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容纳所述气缸210的工作杆和锥头拉杆220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定位装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竖向固定于所述基座板;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气缸、锥头拉杆和弹性夹套,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所述弹性夹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下表面,所述锥头拉杆套设于所述弹性夹套,所述锥头拉杆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的工作端;所述锥头拉杆的锥头位于底部,所述锥头拉杆底端为锥底,所述弹性夹套的底部是张紧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定位装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竖向固定于所述基座板;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气缸、锥头拉杆和弹性夹套,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所述弹性夹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下表面,所述锥头拉杆套设于所述弹性夹套,所述锥头拉杆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的工作端;所述锥头拉杆的锥头位于底部,所述锥头拉杆底端为锥底,所述弹性夹套的底部是张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夹套座,所述弹性夹套座呈圆台状,所述弹性夹套座上端设有安装法兰,所述弹性夹套座下端安装所述弹性夹套;所述弹性夹套座通过安装法兰固定于所述基座板;所述弹性夹套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弹性夹套座;所述弹性夹套座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容纳所述气缸的工作杆和锥头拉杆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头,所述定位头安装于所述定位杆下端;所述定位杆下端轴向开设有定位头套装位和螺孔,所述螺孔自定位杆贯通至定位头套装位;所述定位头包括对接段和定位段,所述定位头内部开设有螺栓容腔,所述螺栓容腔贯穿所述定位头,所述对接段容纳于所述定位头套装位,所述定位头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定位杆;所述对接段和所述定位段均呈筒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工作头下端轴向开设有对接螺孔,所述锥头拉杆上端设有丝杆段,所述锥头拉杆和所述气缸的工作头通过对接螺孔和丝杆段固定安装。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筑波胡尕磊蒋小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