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冷阶梯抛光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88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刀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冷阶梯抛光钻;工作模式多样,可有效应用于多种不同大小需求的操作,操作者更换操作时,不需频繁更换多种类型的内冷阶梯抛光钻,工作效率较高,实用性较高;并且,其位置稳定,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不易因自身因素造成手柄抖动,加工的精准度较高,工作效果较强,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包括手柄、电机、过渡盘、第一刀体和第一刀头,手柄内设置有工作腔,电机安装在工作腔中;还包括固定杆、连接架、三组转轴、第二刀体、第三刀体、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还包括两组圆形套板、四组螺栓、两组螺纹杆、两组螺纹管和两组支撑板,两组圆形套板分别套设在手柄外侧的左侧和右侧。

Internal cooling staircase polished dri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d cutting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rnal cooling staircase polishing drill; the working mode is varied, and the operation can be used for various kind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needs. When the operator is changing the operation, many types of internal cooling staircase polishing drill is not needed frequently,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practicality is high. And, the position is stable, the operator is not easy to cause the handle jitter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the precision of the processing is high, the working effect is strong, thu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peration is improved, including the handle, the motor, the transition plate, the first knife body and the first knife, the working chamber is set in the handle, the motor is installed in the work. It also includes a fixed rod, a connecting frame, three sets of rotating shafts, second knives, third knives, second knives and third knives, and two groups of circular plates, four bolts, two threaded rods, two thread tubes and two groups of support plates, and the two sets of circular sleeves are set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of the outside of the handle resp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冷阶梯抛光钻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刀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冷阶梯抛光钻。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内冷阶梯抛光钻是一种利用机械或化学的加工方法对相关机械使工件表面进行加工,以降低其表面粗糙程度,从而使其加工的相关机械工件获得表面光亮、平整等使用特点的装置,在相关机械工件的表面加工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内冷阶梯抛光钻包括手柄、电机、过渡盘、刀体和刀头,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工作腔,电机安装在所述工作腔中,所述电机的左侧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过渡盘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左端,所述刀体的右端与过渡盘的左侧壁连接,所述刀头安装在刀体的左侧工作端,刀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抛光槽,并且所述抛光槽为螺旋横向延伸的结构;这种内冷阶梯抛光钻在使用时,将电机与市电电连接,操作者手动移动手柄带动电机同时带动传动轴和过渡盘移动至适宜位置,打开电机带动传动轴同时带动过渡盘旋转,以带动刀头和刀体旋转,从而对相关机械进行抛光或打孔;然而,这种内冷阶梯抛光钻在使用中发现,其工作模式单一,无法应用于多种不同大小需求的操作,操作者更换操作时,需频繁更换多种类型的内冷阶梯抛光钻,工作效率较低,实用性较低;并且,其位置不稳定,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易因自身因素造成手柄抖动,加工的精准度较低,工作效果较差,致使其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模式多样,可有效应用于多种不同大小需求的操作,操作者更换操作时,不需频繁更换多种类型的内冷阶梯抛光钻,工作效率较高,实用性较高;并且,其位置稳定,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不易因自身因素造成手柄抖动,加工的精准度较高,工作效果较强,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的内冷阶梯抛光钻。本技术的内冷阶梯抛光钻,包括手柄、电机、过渡盘、第一刀体和第一刀头,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工作腔,电机安装在所述工作腔中,所述电机的左侧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过渡盘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左端,所述第一刀头安装在第一刀体的左侧工作端,刀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抛光槽,并且所述抛光槽为螺旋横向延伸的结构;还包括固定杆、连接架、三组转轴、第二刀体、第三刀体、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固定杆安装在过渡盘的左侧壁上,连接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杆的左端,所述连接架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三组调节架,并在三组调节架上分别设置有三组通孔,所述三组转轴分别安装在三组通孔处,所述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上分别设置有三组套孔,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分别套设在三组转轴上,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的工作端均设置有刀刃;还包括两组圆形套板、四组螺栓、两组螺纹杆、两组螺纹管和两组支撑板,所述两组圆形套板分别套设在手柄外侧的左侧和右侧,两组圆形套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四组螺纹孔,四组螺栓中的两组螺栓的后端分别由两组圆形套板前侧壁上两组螺纹孔的前侧螺装至两组螺纹孔的后侧,四组螺栓中的另两组螺栓的前端分别由两组圆形套板后侧壁上两组螺纹孔的后侧螺装至两组螺纹孔的前侧,两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两组圆形套板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螺纹杆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两组螺纹管的顶端内部,所述两组支撑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放置槽,并在两组放置槽内分别设置有两组滚珠轴承,所述两组螺纹管的底端分别插入至两组滚珠轴承内。本技术的内冷阶梯抛光钻,还包括两组旋轴和两组限位板,两组旋轴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两组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旋转孔,两组限位板分别套设在所述两组旋轴上。本技术的内冷阶梯抛光钻,所述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的刀刃上均设置有输液孔,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内均设置有容屑槽,并且所述容屑槽与输液孔相通,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的底端均设置有导流孔,并且导流孔与所述容屑槽相通,在导流孔处设置有堵塞,并在堵塞上套设有密封胶套。本技术的内冷阶梯抛光钻,所述四组螺纹孔的内部和四组螺栓的工作端外侧壁均为螺纹结构,并且四组螺纹孔和四组螺栓的螺纹结构相同。本技术的内冷阶梯抛光钻,还包括连接杆和推杆,所述连接杆的前侧底端和后侧底端分别安装在手柄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所述推杆安装在连接杆的右侧壁上。本技术的内冷阶梯抛光钻,所述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的左侧工作端均设置有钻头,并且钻头上设置有顶角。本技术的内冷阶梯抛光钻,手柄的顶端设置有取放口,并且取放口与所述工作腔相通,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端铰接于取放口的右侧壁,挡板的顶壁上设置有拉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围绕三组转轴的其中一组转轴旋转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中的其中一组需要使用的刀体,围绕两组旋轴分别旋转两组限位板只是一位置,以对需要使用的刀体位置进行限位,工作模式多样,可有效应用于多种不同大小需求的操作,操作者更换操作时,不需频繁更换多种类型的内冷阶梯抛光钻,工作效率较高,实用性较高;并且,通过支撑板支撑,同时旋转两组螺纹管,以调节手柄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其位置稳定,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不易因自身因素造成手柄抖动,加工的精准度较高,工作效果较强,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刀体及其配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手柄;2、电机;3、过渡盘;4、第一刀体;5、第一刀头;6、传动轴;7、连接杆;8、连接架;9、转轴;10、圆形套板;11、螺栓;12、螺纹杆;13、螺纹管;14、支撑板;15、滚珠轴承;16、旋轴;17、限位板;18、容屑槽;19、堵塞;20、密封胶套;21、连接杆;22、推杆;23、钻头;24、挡板;25、;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内冷阶梯抛光钻,包括手柄1、电机2、过渡盘3、第一刀体4和第一刀头5,手柄内设置有工作腔,电机安装在工作腔中,电机的左侧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6,过渡盘安装在传动轴的左端,第一刀头安装在第一刀体的左侧工作端,刀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抛光槽,并且抛光槽为螺旋横向延伸的结构;还包括固定杆7、连接架8、三组转轴9、第二刀体、第三刀体、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固定杆安装在过渡盘的左侧壁上,连接架安装在固定杆的左端,连接架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三组调节架,并在三组调节架上分别设置有三组通孔,三组转轴分别安装在三组通孔处,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上分别设置有三组套孔,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分别套设在三组转轴上,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的工作端均设置有刀刃;还包括两组圆形套板10、四组螺栓11、两组螺纹杆12、两组螺纹管13和两组支撑板14,两组圆形套板分别套设在手柄外侧的左侧和右侧,两组圆形套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四组螺纹孔,四组螺栓中的两组螺栓的后端分别由两组圆形套板前侧壁上两组螺纹孔的前侧螺装至两组螺纹孔的后侧,四组螺栓中的另两组螺栓的前端分别由两组圆形套板后侧壁上两组螺纹孔的后侧螺装至两组螺纹孔的前侧,两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圆形套板的底端连接,两组螺纹杆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两组螺纹管的顶端内部,两组支撑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放置槽,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冷阶梯抛光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冷阶梯抛光钻,包括手柄(1)、电机(2)、过渡盘(3)、第一刀体(4)和第一刀头(5),所述手柄(1)内设置有工作腔,电机(2)安装在所述工作腔中,所述电机(2)的左侧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6),过渡盘(3)安装在所述传动轴(6)的左端,所述第一刀头(5)安装在第一刀体(4)的左侧工作端,刀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抛光槽,并且所述抛光槽为螺旋横向延伸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7)、连接架(8)、三组转轴(9)、第二刀体、第三刀体、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固定杆(7)安装在过渡盘(3)的左侧壁上,连接架(8)安装在所述固定杆(7)的左端,所述连接架(8)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三组调节架,并在三组调节架上分别设置有三组通孔,所述三组转轴(9)分别安装在三组通孔处,所述第一刀体(4)、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上分别设置有三组套孔,第一刀体(4)、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分别套设在三组转轴(9)上,第一刀头(5)、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的工作端均设置有刀刃;还包括两组圆形套板(10)、四组螺栓(11)、两组螺纹杆(12)、两组螺纹管(13)和两组支撑板(14),所述两组圆形套板(10)分别套设在手柄(1)外侧的左侧和右侧,两组圆形套板(1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四组螺纹孔,四组螺栓(11)中的两组螺栓(11)的后端分别由两组圆形套板(10)前侧壁上两组螺纹孔的前侧螺装至两组螺纹孔的后侧,四组螺栓(11)中的另两组螺栓(11)的前端分别由两组圆形套板(10)后侧壁上两组螺纹孔的后侧螺装至两组螺纹孔的前侧,两组螺纹杆(12)的顶端分别与所述两组圆形套板(10)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螺纹杆(12)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两组螺纹管(13)的顶端内部,所述两组支撑板(14)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放置槽,并在两组放置槽内分别设置有两组滚珠轴承(15),所述两组螺纹管(13)的底端分别插入至两组滚珠轴承(1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冷阶梯抛光钻,包括手柄(1)、电机(2)、过渡盘(3)、第一刀体(4)和第一刀头(5),所述手柄(1)内设置有工作腔,电机(2)安装在所述工作腔中,所述电机(2)的左侧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6),过渡盘(3)安装在所述传动轴(6)的左端,所述第一刀头(5)安装在第一刀体(4)的左侧工作端,刀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抛光槽,并且所述抛光槽为螺旋横向延伸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7)、连接架(8)、三组转轴(9)、第二刀体、第三刀体、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固定杆(7)安装在过渡盘(3)的左侧壁上,连接架(8)安装在所述固定杆(7)的左端,所述连接架(8)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三组调节架,并在三组调节架上分别设置有三组通孔,所述三组转轴(9)分别安装在三组通孔处,所述第一刀体(4)、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上分别设置有三组套孔,第一刀体(4)、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分别套设在三组转轴(9)上,第一刀头(5)、第二刀头和第三刀头的工作端均设置有刀刃;还包括两组圆形套板(10)、四组螺栓(11)、两组螺纹杆(12)、两组螺纹管(13)和两组支撑板(14),所述两组圆形套板(10)分别套设在手柄(1)外侧的左侧和右侧,两组圆形套板(1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四组螺纹孔,四组螺栓(11)中的两组螺栓(11)的后端分别由两组圆形套板(10)前侧壁上两组螺纹孔的前侧螺装至两组螺纹孔的后侧,四组螺栓(11)中的另两组螺栓(11)的前端分别由两组圆形套板(10)后侧壁上两组螺纹孔的后侧螺装至两组螺纹孔的前侧,两组螺纹杆(12)的顶端分别与所述两组圆形套板(10)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螺纹杆(12)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两组螺纹管(13)的顶端内部,所述两组支撑板(14)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