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白烟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8154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包括:换热装置和换热介质控制设备,换热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换热介质提升净烟气的温度,从而增加所述净烟气的不饱和度,使所述净烟气在离开排烟装置进入大气时仍处于不饱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消白烟系统还结合除尘除雾装置。其中换热装置内通换热介质,通过在原烟气段吸热,净烟气段放热,使净烟气升温,消除烟囱排放时产生的“白烟”现象。且成本低、运行能耗低、可靠性高,可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厂、造纸厂、玻璃厂、化工厂等烟气净化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白烟一体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可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厂、造纸厂、玻璃厂、化工厂等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燃煤发电厂尾气排放时,由于排放的烟气为饱和或者趋于饱和湿烟气,从烟囱排出时,遇冷会析出大量冷凝水,产生大量水蒸气,视觉上感觉是排出了大量的“白烟”,属于一种视觉污染,且烟囱周围会降落水滴,形成“烟囱雨”。给生产现场带来诸多不便条件。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基本上是将原烟气引致净烟气区域,用高温烟气加热低温烟气,提高净烟气温度,降低其饱和度,使净烟气升温,从烟囱排出时可以飘散更高更远,且不会在烟囱周围和短时间内遇冷析出水汽。但此种方法存在许多弊端:1、泄露问题,原烟气和净烟气换热时,会有泄露现象,原烟气泄露至净烟道,使净烟气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超标排出。2、腐蚀问题,上述换热方式基本上使用金属壳体等容器进行烟气换热,在烟气降温至酸露点时,会使换热器本体发生腐蚀现象。3、造价高,此方式要制作体积庞大的换热装置及基础,以300MW机组为例,总造价超过2000万人民币甚至更高。4、设备能耗高,鉴于其体积庞大,需要的风机及其他动力设备较多,运行能耗很大。设备运行不稳定,堵塞结垢问题大。其结构和实施方式,不利于冲洗或者清理,运行一段时间后,除了会遭遇腐蚀问题,设备本体也会产生堵塞结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能耗小、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包括:换热装置和换热介质控制设备,换热介质控制设备用于向换热装置输送换热介质;其中,换热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换热介质提升净烟气的温度,从而增加净烟气的不饱和度使净烟气在离开排烟装置(比如烟囱)进入大气时仍处于不饱和状态。这样使得烟气在离开排烟装置后的飘散过程中降温,从而更慢地析出水,达到消除白烟的目的。进一步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第一换热装置设置在原烟气烟道内,用于使原烟气烟道内的原烟气降温同时将第一换热装置内的换热介质升温,升温后的换热介质被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和/或净烟气烟道内,用于将脱硫吸收塔和/或净烟气烟道内的净烟气升温同时将从第一换热装置输送来的换热介质降温,降温后的换热介质被输送到第一换热装置,如此形成循环。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之间的输送通过所述换热介质控制设备来控制。进一步地,第一换热装置设置在电除尘前方或后方原烟气段,较优地,设置在电除尘后方原烟气段。较优地,第二换热装置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和净烟气烟道内。进一步地,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装置中与原烟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原烟气降温,同时使换热介质升温。进一步地,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装置中与净烟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净烟气升温,同时使换热介质降温。本技术中,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和换热介质控制设备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其好处是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原烟气自带的高温,将原烟气的能量通过循环系统传递至净烟气,使净烟气升温,而不需要额外地设置使净烟气升温的装置,节约了能源和成本。另一方面,使原烟气降温还可以为燃煤电厂带来大量的水,进一步实现了节能减排。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换热装置包括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烟气流动通道和用于换热介质流动通道和烟气流动通道并用于换热介质流动通道和烟气流动通道之间交换热量的间隔部件,间隔部件具有用于收集烟气中尘和/或雾的烟气接触面。进一步地,换热介质被设置为能够在换热介质流动通道内流动。进一步地,间隔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并组成多个重复的间隔部件组,间隔部件组包括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由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限定而成,烟气流动通道由相邻的两个间隔部件组限定而成。进一步地,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为一体成型,或者间隔部件组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的连接件,或者间隔部件组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的焊接材料。进一步地,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为板状。优选地,间隔部件组为中空板,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由中空板的中空结构限定而成。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中空板的间距为5~100mm。进一步地,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进一步地,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折线、曲线或圆弧形状延伸。进一步地,正弦波形为包括半个或以上波长的正弦波形状。优选地,正弦波形为包括1.0~2.5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进一步地,中空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钩部,钩部位于正弦波形的波峰和/或波谷处。优选地,钩部为1~5个。进一步地,钩部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进一步地,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进一步地,延伸部为实心结构。进一步地,换热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板组件,每个中空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中空板。每个中空板组件中中空板的数量优选为4~60个。进一步地,多个中空板组件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中空板具有弯折形截面。优选地,弯折形包括1~10折。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弯折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折线、曲线或圆弧形状延伸。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的数量为多个,间隔部件为中空管,烟气流动通道由多个间隔部件的外壁限定而成,冷却介质流动通道由间隔部件的内壁限定而成。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中空管之间的距离为3~100mm。进一步地,换热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管组件,每个中空管组件包括多个中空管。每个中空管组件中中空管的数量优选为4~200个。进一步地,多个中空管组件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换热装置设置有一级或多级。进一步地,多级第一换热装置中,换热介质从第一级流动至最后一级,第一级的第一换热装置设置在烟气下游,最后一级的第一换热装置设置在烟气上游。这样使得最热的换热介质在相对于温度高的烟气处,而稍冷的换热介质在温度相对低的烟气处,以保证热量的充分利用。进一步地,第一换热装置两端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对于同一级的第一换热装置,换热介质入口的标高低于换热介质出口的标高。这样使得换热介质从低的出口进入从高的出口出来,可以保证换热介质充满第一换热装置。进一步地,换热介质控制设备通过换热介质入口向第一换热装置提供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出口排出的换热介质被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进一步地,第二换热装置设置有一级或多级。进一步地,多级第二换热装置中,换热介质从第一级流动至最后一级,第一级的第二换热装置设置在烟气下游,最后一级的第二换热装置设置在烟气上游。这样使得最热的换热介质在相对于温度高的烟气处,而稍冷的换热介质在温度相对低的烟气处,以保证热量的充分利用。进一步地,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对于同一级的第二换热装置,换热介质入口的标高低于换热介质出口的标高。这样使得换热介质从低的出口进入从高的出口出来,可以保证换热介质充满第二换热装置。进一步地,从第一换热装置输送来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介质入口进入第二换热装置,从换热介质出口排出的换热介质被输送回到换热介质控制设备。进一步地,换热介质为水或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白烟一体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装置和换热介质控制设备,所述换热介质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换热介质;其中,所述换热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换热介质提升净烟气的温度,从而增加所述净烟气的不饱和度,使所述净烟气在离开排烟装置进入大气时仍处于不饱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装置和换热介质控制设备,所述换热介质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换热介质;其中,所述换热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换热介质提升净烟气的温度,从而增加所述净烟气的不饱和度,使所述净烟气在离开排烟装置进入大气时仍处于不饱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设置在原烟气烟道内,用于使原烟气烟道内的原烟气降温同时将第一换热装置内的换热介质升温,升温后的换热介质被输送到所述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和/或净烟气烟道内,用于将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或净烟气烟道内的净烟气升温同时将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输送来的换热介质降温,降温后的换热介质被输送到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如此形成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之间的输送通过所述换热介质控制设备来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中与原烟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原烟气降温,同时使所述换热介质升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中与所述净烟气进行热量交换,使所述净烟气升温,同时使所述换热介质降温。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烟气流动通道和用于所述换热介质流动通道和所述烟气流动通道并用于所述换热介质流动通道和所述烟气流动通道之间交换热量的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具有用于收集烟气中尘和/或雾的烟气接触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换热介质流动通道内流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并组成多个重复的间隔部件组,所述间隔部件组包括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所述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由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限定而成,所述烟气流动通道由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部件组限定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为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间隔部件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的连接件,或者所述间隔部件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的焊接材料。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为板状。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组为中空板,所述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由所述中空板的中空结构限定而成。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中空板的间距为5~100mm。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所述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折线、曲线或圆弧形状延伸。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波形为包括半个或以上波长的正弦波形状。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钩部,所述钩部位于所述正弦波形的波峰和/或波谷处。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为实心结构。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板组件,每个所述中空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所述中空板。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中空板组件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间隔部件为中空管,所述烟气流动通道由多个所述间隔部件的外壁限定而成,所述换热介质流动通道由所述间隔部件的内壁限定而成。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消白烟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之间的距离为3~100mm。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消白烟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亮张红彬龚磊赵一帆韦海波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