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805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属于树脂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间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苯三酚、对苯二酚、环烷酸钴、苯乙烯、过氧化甲乙酮、磷酸酯三聚氰胺、乙二醇、有机硅、氢氧化铝、纳米碳管、N,N‑二甲基苯胺、纳米锌粉、高岭土、硫酸钙晶须、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所述的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经过制备基料、准备改性料,并将基料、改性料等物料混合等步骤制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Antibacterial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bacterial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sin preparation, and the antibacterial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phthalic anhydride, phthalic anhydride, phenylene three, hydroquinone, styrene, ethyl acetone, phosphate ester, phosphate ester, phosphate ester, phosphate, peroxide methyl ethyl ketone, phosphate ester, phosphate ester and phosphate ester. Melamine, ethylene glycol, organosilicon, aluminum hydroxide, nano carbon tube, N, N two methyl aniline, nano zinc powder, kaolin, calcium sulfate whisker, nano montmorillonite, nano titanium dioxide, silane coupling agent KH 560, antibacterial modifier, the antibiosis unsaturated polyester is prepared and prepared. And the material such as base material, modified material and so on are mixed. The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proper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制备工艺的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不饱和聚酯是一类发展成熟、工业化的热固性树脂,相应的制品在层压板、建筑材料、粘胶剂、涂料、建筑业和电力工业得到广泛应用。不饱和聚酯原材料来源广、成本低廉;可常温固化成型,固化时间可控,成型工艺简单;固化后制品表面光亮丰满、硬度高、耐磨性好,电性能和耐气候性优异。尽管不饱和聚酯拥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传统不饱和聚酯材料通常都较脆,韧性差,易燃且不耐酸、碱腐蚀。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2532424A)”公开了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组分质量百分比为,苯乙烯为10-35%,阻聚剂0.001-0.01%,助剂为0.01-0.05%,聚酯为余量:由二元醇与二元酸经210-220℃高温反应,酯化脱水,生成的聚酯再与苯乙烯混合,再加入助剂和阻聚剂,即得不饱和聚酯树脂,该不饱和聚酯树脂可以提供树脂表面的光亮度,磨损以及抗冲击强度,可应用于多种化工领域中。但是该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抗菌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2532424A)”公开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抗菌性能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间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苯三酚、对苯二酚、环烷酸钴、苯乙烯、过氧化甲乙酮、磷酸酯三聚氰胺、乙二醇、有机硅、氢氧化铝、纳米碳管、N,N-二甲基苯胺、纳米锌粉、高岭土、硫酸钙晶须、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所述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4-8):(6-9):(1-3):(15-25)。进一步的,所述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6:7.5:2:20。进一步的,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80-120份、间苯二甲酸酐15-25份、邻苯二甲酸酐4-9份、苯三酚3-6份、对苯二酚2-5份、环烷酸钴1-4份、苯乙烯3-5份、过氧化甲乙酮2-6份、磷酸酯三聚氰胺4-8份、乙二醇2-6份、有机硅1-5份、氢氧化铝3-9份、纳米碳管2-5份、N,N-二甲基苯胺1-4份、纳米锌粉2-5份、高岭土3-6份、硫酸钙晶须2-8份、纳米蒙脱土4-8份、纳米二氧化钛6-9份、硅烷偶联剂KH-5601-3份、抗菌改性助剂15-25份。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改性助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硅藻土15-25份、钛白粉4-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9份、尿素4-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8份、去离子水10-20份、氯化钠4-8份、硝酸铝3-6份、壳聚糖2-5份、三聚磷酸钠1-4份、过硫酸钾3-5份、天然沸石2-5份、硫酸锆1-4份、磷酸氢二钠3-6份。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硅藻土、钛白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于650-850r/min转速搅拌20-40min,然后调节pH至0.5-1.5,静置沉淀,去除上清液,洗涤后于50-70℃烘箱中干燥20-30h,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将尿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氯化钠搅拌10-30min,然后加入硝酸铝、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过硫酸钾、天然沸石和硫酸锆混合均匀,然后水浴加热至70-90℃,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磷酸氢二钠混合均匀,于650-850r/min转速搅拌10-30min,接着陈化,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抗菌改性助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间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苯三酚混合均匀,升温至70-80℃,保温20-30min,接着加入对苯二酚、环烷酸钴、苯乙烯、过氧化甲乙酮、磷酸酯三聚氰胺、乙二醇、有机硅、氢氧化铝、纳米碳管、N,N-二甲基苯胺、纳米锌粉、高岭土、硫酸钙晶须混合均匀,继续升温至70-80℃,保温30-50min,接着于350-450r/min转速搅拌10-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S2、将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保温20-40min,接着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5-15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S3、将基料升温至60-80℃,保温15-35min,接着加入改性料混合均匀,于1200-1400r/min转速搅拌2-4h,冷却至室温得到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6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抗菌性能显著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5的数据可见,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同时添加在制备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抗菌性能,这可能是: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作为改性体系运用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中,利用了硅烷偶联剂KH-560的接枝改性作用,实现了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和抗菌改性助剂表面的羟基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基料实现接枝,赋予了不饱和聚酯树脂优异的抗菌性能,同时利用了抗菌改性助剂的抗菌增强作用,其中抗菌改性助剂通过将硅藻土、钛白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搅拌,然后调节pH,静置沉淀,去除上清液,洗涤后于烘箱中干燥,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将尿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氯化钠搅拌,然后加入硝酸铝、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过硫酸钾、天然沸石和硫酸锆混合均匀,然后水浴加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磷酸氢二钠混合均匀,搅拌,接着陈化,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抗菌改性助剂,运用到本专利技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中,在硅烷偶联剂KH-560的作用下,实现了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主料进行接枝结合,有效提高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抗菌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应当了解,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任何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实施例中,所述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80-120份、间苯二甲酸酐15-25份、邻苯二甲酸酐4-9份、苯三酚3-6份、对苯二酚2-5份、环烷酸钴1-4份、苯乙烯3-5份、过氧化甲乙酮2-6份、磷酸酯三聚氰胺4-8份、乙二醇2-6份、有机硅1-5份、氢氧化铝3-9份、纳米碳管2-5份、N,N-二甲基苯胺1-4份、纳米锌粉2-5份、高岭土3-6份、硫酸钙晶须2-8份、纳米蒙脱土4-8份、纳米二氧化钛6-9份、硅烷偶联剂KH-5601-3份、抗菌改性助剂15-25份。所述抗菌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5-25份硅藻土、4-8份钛白粉和3-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于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间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苯三酚、对苯二酚、环烷酸钴、苯乙烯、过氧化甲乙酮、磷酸酯三聚氰胺、乙二醇、有机硅、氢氧化铝、纳米碳管、N,N‑二甲基苯胺、纳米锌粉、高岭土、硫酸钙晶须、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所述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4‑8):(6‑9):(1‑3):(15‑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间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苯三酚、对苯二酚、环烷酸钴、苯乙烯、过氧化甲乙酮、磷酸酯三聚氰胺、乙二醇、有机硅、氢氧化铝、纳米碳管、N,N-二甲基苯胺、纳米锌粉、高岭土、硫酸钙晶须、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所述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4-8):(6-9):(1-3):(15-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KH-560、抗菌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6:7.5:2: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80-120份、间苯二甲酸酐15-25份、邻苯二甲酸酐4-9份、苯三酚3-6份、对苯二酚2-5份、环烷酸钴1-4份、苯乙烯3-5份、过氧化甲乙酮2-6份、磷酸酯三聚氰胺4-8份、乙二醇2-6份、有机硅1-5份、氢氧化铝3-9份、纳米碳管2-5份、N,N-二甲基苯胺1-4份、纳米锌粉2-5份、高岭土3-6份、硫酸钙晶须2-8份、纳米蒙脱土4-8份、纳米二氧化钛6-9份、硅烷偶联剂KH-5601-3份、抗菌改性助剂15-25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改性助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硅藻土15-25份、钛白粉4-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9份、尿素4-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8份、去离子水10-20份、氯化钠4-8份、硝酸铝3-6份、壳聚糖2-5份、三聚磷酸钠1-4份、过硫酸钾3-5份、天然沸石2-5份、硫酸锆1-4份、磷酸氢二钠3-6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志芹
申请(专利权)人:定远汇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