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785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色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是以石墨为原料、以FeNi或NiMnCo合金作触媒,石墨与合金触媒的质量配比为:石墨∶FeNi或NiMnCo=1∶0.3~1,其特点是在石墨中添加有Mg↓[3]N↓[2]添加剂,石墨与Mg↓[3]N↓[2]的质量配比为:石墨∶Mg↓[3]N↓[2]=1∶0.003~0.02,其制备工艺过程是:将上述质量配比的粉体石墨、Mg↓[3]N↓[2]、合金触媒进行混合均匀后预压成柱状棒料装入叶蜡石合成块中,将该组装合成块放入六面顶金刚石压机的高温高压室中,在0.5~5分钟内把温度升到1550~2000K,在此同时加压,在压强为4.0~4.8GPa条件下保温保压0.5~3分钟,然后继续提高压强到5.2~6.0GPa,再保温保压10~20分钟,停热卸压后经除杂即获得绿色金刚石晶体。本方法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绿色人造金刚石的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刚石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元素,而这些杂质元素直接影响着金刚石的 性质。某些杂质元素能够改善金刚石的某些性能,例如磷元素或硼元素能 改善金刚石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电学性能以及热学性能等等,从而影响 到金刚石在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中的潜在用途。氮是金刚石中最主要的杂质元素,金刚石的力学,光学、热学以及电学 等物理性质都会因为氮杂质的存在而发生改变。根据金刚石中硼、氮杂质以及杂质本身在晶格中的存在形式,通常把金刚石分成四种类型Ia、 Ib、 IIa、 IIb型。在Ia型(IaA、 IaB)金刚石中氮杂质以聚集态形式存在,IaA型金刚 石中氮元素以原子对形式聚集,而IaB型金刚石中氮元素以四个氮原子与一 个空位形成四面体形式聚集,Ia型金刚石大多显现为无色。在Ib型金刚石中 氮元素主要以单一替代原子形式存在,根据金刚石中的氮元素由少到多的顺 序,金刚石依次显现为无色_浅黄色一黄色一深黄色_浅绿色_绿色一深绿 色一墨绿色。在II型金刚石中氮元素含量很低, 一般在lppm以下,很难通 过红外光谱测试准确检测到。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金刚石大多属于Ia型金刚石, 含氮量一般在2xl(fppm左右,为无色。在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绿色金刚石极其 稀少,而价格比无色的金刚石更为昂贵,并且绿色金刚石比翡翠有更高的观 赏价值,因此人们一直在试图人工合成这种绿色金刚石。然而,普通的人工合成金刚石多采用金属触媒和石墨体系合成,金刚石中氮的浓度仅在300ppm 左右,金刚石颜色显现为浅黄色或者黄色。迄今为止,国外有文献报导过的 使用传统的金属触媒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人工合成的金刚石中氮的浓度最高仅 能达到800ppm,这样的金刚石显现为深黄色;而国外主要以非金属触媒 (Na2S04、 Na2C03、氢氧化物等)在7.7GPa、 2300K的苛刻条件下合成富氮 含量金刚石,合成的金刚石粒度小(约50|im),并且无完整晶体形状,由于 粒度小及有聚集态形式氮存在等原因,金刚石显现为无色。天然金刚石中大量存在的氮元素在金刚石晶格中对晶体缺陷起到了钉扎 作用,使得天然金刚石的机械性质优于普通的人工合成的黄色金刚石。因此, 合成具有富氮含量的绿色金刚石对于如何提高金刚石的机械性能是一个有益 的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工艺过程简捷、生产成本较低的绿色人造金刚 石的制备方法,,以实现绿色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是以石墨为原料、以FeNi或NiMnCo 合金作触媒,石墨与合金触媒的质量配比为石墨FeNi或NiMnCo = 1 : 0.3-1,其特点是在所述原料石墨中添加有氮化镁(Mg3N2)添加剂,石墨与 Mg3N2的质量配比为石墨Mg3N2= 1 : 0.003~0.02,其制备工艺过程是 将上述质量配比的粉体石墨、Mg3N2、合金触媒进行混合均匀后预压成柱状 棒料装入叶蜡石合成块中,将该组装合成块放入六面顶金刚石压机的高温高 压室中,通电流,在0.5 5分钟内把温度升到1550 2000K,在此同时加压, 在压强为4.0 4.8GPa条件下保温保压0.5 3分钟,然后继续提高压强到 5.2 6.0GPa,再保温保压10 20分钟,停热卸压后经除杂即获得绿色金刚石 晶体。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过程还可按以下方式进行,即将上述质量配比的粉体石墨和Mg3N2进行均匀混合后预压成1 3mm厚的片,与上述质量配比的合金触媒片交替叠加装入叶蜡石合成块中,将该组装合成块放入六面顶金刚石压机的高温高压室中,通电流,在0.5 5分钟 内把温度升到1550 2000K,同时加压,在压强为4.0 4.8GPa条件下保温保 压0.5 3分钟,然后继续提高压强到5.2 6.0GPa,再保温保压10 20分钟, 停热卸压后经除杂即获得绿色金刚石晶体。本专利技术中Mg3N2占原料的比例大小,是能否合成晶体形状规则的绿色金 刚石晶体的关键。本专利技术由于用FeNi或NiMnCo合金作触媒、氮化镁(Mg3N2)为添加剂, 其合成金刚石所有原料常温常压下稳定、安全,易于操作和保存,有益于绿 色金刚石的合成,克服了使用其他非金属触媒和添加剂合成富氮金刚石的复 杂性、苛刻合成条件及无完好晶体形状等缺点,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了生 产成本,便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金属触媒中添加了恰当比例的氮化镁 (Mg3N2),合成的产品为具有完整晶体形状的绿色富氮金刚石,打破了合成 富氮金刚石不能使用金属触媒的技术偏见,使人们对天然金刚石的形成机制 和人工合成金刚石形成机制的统一性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一种,是以石墨为原料、氮化镁(Mg3N2) 为添加剂、FeNi或NiMnCo合金作触媒,具体工艺过程是将粉体石墨、FeNi 或NiMnCo合金触媒、Mg3N2添加剂按石墨FeNi或NiMnCo : Mg3N2 =1 : (0.3~1) : ( 0.003 0.0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预压成柱状棒料装入叶蜡石合成 块中,将该组装合成块放入六面顶金刚石压机的高温高压室中,通电流,在 0.5 5分钟内把温度升到1550 2000K,同时加压,在压强为4.0 4.8GPa条件下保温保压0.5 3分钟,然后继续提高压强到5.2 6.0GPa,再保温保压 10 20分钟,停热后卸压,经酸处理除杂后得到粒度均匀的富氮含量金刚石 晶体,晶体颜色为绿色,晶体生长良好,结构完整。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谱 分析表明金刚石晶体中氮含量达到了 1000 2000ppm。在分别加入不同配比量的Mg3N2添加剂,石墨FeNi或NiMnCo-l : 1, 其它工艺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所获得的绿色金刚石中氮含量实验结果如 下金刚石晶体中氮含量1000 ppm 1250 ppm 1600 ppm 1850 ppm 2000 ppm。在分别加入不同配比量的FeNi或NiMnCo合金触媒,石墨Mg3N2 =1 :0.01,其它工艺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的实验结果如下FeNi或NiMnCo触媒量 金刚石晶体中氮含量 石墨(FeNi或NiMnCo) = 1 : 0.3 1250 ppm石墨(FeNi或NiMnCo) = 1 : 0.5 1350 ppm石墨(FeNi或NiMnCo) = 1 : 0.7 1500 ppm石墨(FeNi或NiMnCo) = 1:1 1600 ppm。实施例2另一种,是以石墨为原料、以FeNi或NiMnCo 合金作触媒,石墨与合金触媒的质量配比为石墨FeNi或NiMnCo = 1 : 0.3~1,其特点是,在所述原料石墨中添加有Mg3N2添加齐U,石墨与Mg3N2 的质量配比为石墨Mg3N2= 1 : 0.003-0.02,其制备工艺过程是将上述Mg3N2添加量石墨Mg3N2 =1:O扁石墨Mg3N2 =1:0.005石墨Mg3N2 =1:0.01石墨Mg3N2 =1 ::0.015石墨Mg3N2 =1 ::0.02质量配比的粉体石墨和Mg3N2混合均匀后预压成1 3mm厚的片,与上述质 量配比的合金触媒片交替叠加装入叶蜡石合成块中,将该组装合成块放入六 面顶金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色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是以石墨为原料、以FeNi或NiMnCo合金作触媒,石墨与合金触媒的质量配比为:石墨∶FeNi或NiMnCo=1∶0.3~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料石墨中添加有Mg↓[3]N↓[2]添加剂,石墨与Mg↓[3]N↓[2]的质量配比为:石墨∶Mg↓[3]N↓[2]=1∶0.003~0.02,其制备工艺过程是:将上述质量配比的粉体石墨、Mg↓[3]N↓[2]、合金触媒进行混合均匀后预压成柱状棒料装入叶蜡石合成块中,将该组装合成块放入六面顶金刚石压机的高温高压室中,通电流,在0.5~5分钟内把温度升到1550~2000K,在此同时加压,在压强为4.0~4.8GPa条件下保温保压0.5~3分钟,然后继续提高压强到5.2~6.0GPa,再保温保压10~20分钟,停热卸压后经除杂即获得绿色金刚石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中翥贾晓鹏梁静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