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拌砂浆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784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干拌砂浆以及其制备方法。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渣、电解锰渣以及再生砂分别进行筛分处理。将混合防结剂中的激发剂与30‑50%的树脂渣、45‑65%的电解锰渣、70‑85%的再生砂、石灰粉以及20‑30%的水泥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成膜助剂、剩余水泥、混合防结剂中的磷渣以及保水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剩余电解锰渣、剩余再生砂以及剩余树脂渣混合。该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保证制备得到的干拌砂浆具有较长的存放时间,不易变质,且二次加水混合后各个物料混合均匀。

Dry mixed morta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dry mixed morta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dry mixed morta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creening resin residue, electrolytic manganese residue and reclaimed sand separately. The first mixture was obtained by mixing the activator in the mixed anti knot agent with the 30 resin slag, the 45 electrolytic manganese slag, the 70 recycled sand, the lime powder and the 20 cement 30%. The second mixture was obtained by mixing the film builder, residual cement, phosphorus slag and water retaining agent in the mixed binder. The first mixture, the second mixture, the remaining electrolytic manganese residue, the residual regenerated sand and the remaining resin residue are mixed. The method is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guarantee the prepared dry mixed mortar with long storage time, not easy to be metamorphosed, and the mixture of each material is evenly mixed after two water m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拌砂浆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干拌砂浆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干拌砂浆是指经干燥筛分处理的集料与水泥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各种组分,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混合而成,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或配套液体拌合使用的干混拌合物。由于干拌砂浆需要在施工地重新加入水或者配套液体进行混合,因此,二次混合后得到的水泥砂浆质量不稳定,常存在混合不均匀等情况,影响水泥砂浆的强度,同时导致水泥砂浆容易干结脱落以及返卤,同时在存放过程中各个物质之间容易发生反应,影响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保证制备得到的干拌砂浆具有较长的存放时间,不易变质,且二次加水混合后各个物料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拌砂浆,该干拌砂浆存放时间长,存放过程中不易发生干结,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不易干结脱落,也不易发生返潮和返卤。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渣、电解锰渣以及再生砂分别进行筛分处理;将混合防结剂中的激发剂与30-50%的树脂渣、45-65%的电解锰渣、70-85%的再生砂、石灰粉以及20-30%的水泥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成膜助剂、剩余水泥、混合防结剂中的磷渣以及保水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剩余电解锰渣、剩余再生砂以及剩余树脂渣混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干拌砂浆,其通过上述的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干拌砂浆以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能够将激发剂、磷渣进行有效的隔绝,使得二者在二次加水前能够有效隔离,防止干拌砂浆在存放过程中变质,且通过分别进行混合使得各个物质混合更均匀,保证二次加水后各个原料充分混合均匀,继而保证二次加水后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且防止水泥砂浆干结脱落,防止其返潮和返卤。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干拌砂浆以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拌砂浆,以重量份计,其包括50-80份树脂渣、200-600份水泥、100-200份再生砂、50-80份电解锰渣、20-40份混合防结剂、20-30份石灰粉、10-40份保水剂以及10-40份成膜助剂;电解锰渣的粒径为10-20微米。干拌砂浆包括55-75份树脂渣、300-500份水泥、120-180份再生砂、60-70份电解锰渣、25-35份混合防结剂、22-28份石灰粉、20-30份保水剂以及15-35份成膜助剂。干拌砂浆包括60-70份树脂渣、400-450份水泥、150-160份再生砂、65-68份电解锰渣、28-30份混合防结剂、25-27份石灰粉、23-25份保水剂以及20-25份成膜助剂。采用上述各个物质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干拌砂浆与水混合得到的水泥砂浆混合更均匀,同时通过上述各个物质之间的比例的协同能够防止水泥砂浆干结脱落,防止其返潮和返卤,并能够为水泥砂浆提供良好的机械强度。具体地,干拌砂浆与水混合得到的水泥砂浆中树脂渣能够提升水泥砂浆的保水性能和抗渗性能,同时为水泥砂浆提供良好的粘合能力。水泥、再生砂、电解锰渣以及石灰粉等为水泥砂浆提供机械强度的基础,且通过混合防结剂不仅能够在干拌砂浆与水混合过程中有效防止其干结更能够增强水泥砂浆的机械强度,进一步通过保水剂和成膜助剂相互协同作用,提升水泥砂浆的保水性能、柔韧性能和粘接性能。且通过上述物质不同比例的协同作用,使得水泥砂浆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保水性能、防返潮、防返卤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树脂渣可以是在干拌砂浆于水混合过程中,能够在基层或块材吸收水泥砂浆内的水分的同时,及时向水泥砂浆内补充水分,且带动水泥砂浆内的其他物质与基层连接,继而保证水泥砂浆内水和干拌砂浆依旧混合均匀,防止泌水分离,且保证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而在涂抹水泥砂浆后,水泥砂浆内水分含量增加时,树脂渣可以吸附部分水,防止水泥砂浆渗水,进一步提升水泥砂浆的抗渗性能。使用电解锰渣不仅仅能够提升水泥砂浆的机械强度同时,锰渣具有较高的内部孔隙度,同时也具有较佳的化学稳定性,专利技术人发现将其作为保温材料进行改进将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将电解锰渣、保水剂、成膜助剂以及水泥等物质混合制备得到的水泥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且能达到废物回收利用的目的。具体地,电解锰渣的粒径为10-20微米,此条件也为得到干拌砂浆保温性能和机械强度的关键条件,如果粒径过大一方面影响干拌砂浆中其他添加剂使用,更为重要的是保温性能和机械强度也受到影响。进一步地,使用再生砂和水泥混用既能够减少干拌砂浆的生产成本,同时保证水泥砂浆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石灰粉的加入不仅增加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还增加其耐水性能。混合防结剂包括磷渣和激发剂。磷渣与激发剂发生水化反应,继而生成胶凝性水化产物,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干拌砂浆在存放过程中发生干结,延长其保质期限。同时,磷渣与激发剂发生反应能够防止水泥砂浆快速凝结,且反应结束后水化产物能够使得水泥砂浆内水泥石结构更加紧密,内部孔隙率下降,气孔直径变小,因而对水泥砂浆后期强度发展有利,从而使水泥砂浆后期强度提高。此外,磷渣具有较高的活性,其二次水化反应会提高水泥石强度改善界面结构和孔径分布,使水泥砂浆后期强度提高。且通过与电解锰渣、石灰粉、保水剂和成膜助剂的相互作用,提升水泥砂浆内各个物质的分散和填充效果,进一步使得水泥砂浆结构更致密,强度增加。激发剂为现有技术中的激发剂,例如氢氧化钙碱性激发剂或者其他碱性激发剂或者碱性盐激发剂。进一步地,磷渣的粒径为10-50微米,优选为20-30微米。磷渣的粒径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干拌砂浆容易与水混合均匀,继而保证水泥砂浆的质量,同时,保证其能够快速发生水化反应,且提升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地,保水剂为纤维素类保水剂,有选为甲基纤维素醚类保水剂,更优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醚类保水剂本身具有溶解性和去水化作用,且其具有大量水化性很强的OH基,在水中只溶胀不溶解,但当分子链中引入取代基时,纤维素醚成为水溶性,形成高粘度溶液。当温度升高时,高分子水化作用减弱,而链间的水被逐出。当去水作用充分时,分子开始聚集,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凝胶折出。因此,能够作为保水剂,有助于水泥水化产物伴随基层吸收水份的过程,渗透到基层中,形成与基层之间的有效“锁匙联接”,增加水泥砂浆的粘接力。成膜助剂包括聚合物类化合物,优选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更优选为聚乙烯醇。PVA是细小的颗粒聚合物,易在冷水中分散,在水中能迅速的弥散,其水溶液的粘度安定性良好,这样可提高沪宁图的诸多特性,同时还有毛细管的功能,具有吸附作用。聚乙烯醇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改善水泥砂浆的柔韧性、保水性、提高砂浆粘结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干拌砂浆还包括多晶莫来石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渣、电解锰渣以及再生砂分别进行筛分处理;将混合防结剂中的激发剂与30‑50%的树脂渣、45‑65%的电解锰渣、70‑85%的再生砂、石灰粉以及20‑30%的水泥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成膜助剂、剩余水泥、混合防结剂中的磷渣以及保水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剩余电解锰渣、剩余再生砂以及剩余树脂渣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渣、电解锰渣以及再生砂分别进行筛分处理;将混合防结剂中的激发剂与30-50%的树脂渣、45-65%的电解锰渣、70-85%的再生砂、石灰粉以及20-30%的水泥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成膜助剂、剩余水泥、混合防结剂中的磷渣以及保水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剩余电解锰渣、剩余再生砂以及剩余树脂渣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30-50%的树脂渣是树脂渣进行筛分后粒径处于120-200微米的树脂渣的质量占树脂渣质量的30-50%,所述剩余树脂渣是树脂渣进行筛分后粒径为300-400微米的剩余的树脂渣;所述45-65%的电解锰渣是电解锰渣进行筛分后粒径处于10-15微米的电解锰渣的质量占所述电解锰渣质量的45-65%,所述剩余电解锰渣是电解锰渣进行筛分后粒径为15-20微米的剩余的电解锰渣;所述70-85%的再生砂是再生砂进行筛分后粒径处于50-100微米的再生砂的质量占再生砂质量的70-85%,所述剩余再生砂是再生砂进行筛分粒径为200-300微米的剩余的再生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拌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物是将所述激发剂与水按照150-200: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再与粒径处于120-200微米的树脂渣、粒径处于50-100微米的再生砂和粒径处于10-15微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利林永刚汤春林王杜槟刘承周晓龙陈启超曹立荣游义才王元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源钢建装配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